基本資料
![峨眉勾兒茶](/img/c/2bc/nBnauM3X2YTM3EjNygzNxUDO5ITM1QjM3gjMwADMwAzMxAzL4c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種中文名:峨眉勾兒茶
種拉丁名:BerchemiaomeiensisFangexY.L.Chen
科中文名:鼠李科
科拉丁名:Rhamnaceae
屬中文名:勾兒茶屬
屬拉丁名:Berchemia
命名來源:(東北林學院植物研究室彙刊)[Bull.Bot.Lab.North-East.Forest.Inst.5:16.pl.3:3-4.1979]
中國植物志:48(1):122
形態特徵:落葉樊援灌木
最低海拔:1000
最高海拔:1600
生境:山坡林下,路旁灌叢中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宣恩
形態特徵
藤狀或攀援灌木;幼枝無毛,小枝黃褐色,平滑。葉革質或近革質,卵狀橢圓形或卵狀矩圓形,通常2-5個簇生於縮短的側枝上,長6-12厘米,寬3-6厘米,頂端短漸尖或銳尖,常具細尖頭,基部心形或圓形,稍偏斜,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淺綠色,乾後淺灰色或帶淺紅色,僅脈腋具髯毛,側脈每邊7-13條,通常9-10條,葉脈在兩面凸起;葉柄長2-4厘米;托葉寬卵狀披針形,基部合生。花黃色或淡綠色,無毛,通常2-6個簇生排成具短總花梗的頂生寬聚傘圓錐花序,花序長達16厘米,分枝可達8厘米,無毛,花梗長3毫米;花芽卵球形,項端鈍,長寬近相等;萼片三角形;花瓣匙形。核果圓柱狀橢圓形,長1-1.3厘米,直徑約4毫米,基部有皿狀的宿存花盤,成熟時紅色,後變紫黑色;果梗長3-4毫米。花期7-8月,果期翌年5-6月。
![峨眉勾兒茶](/img/e/174/nBnauM3X1MjNzMDNwYDO5YDO3QTM0EzNzITNzQTNwAzMxAzL2g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產地分布
產四川(峨邊、天全、峨眉山、奉節、城口、南川)、湖北西部(宣恩、建始)和貴州北部(桐梓)。生於山地林中,海拔450-17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峨眉山。
本種提示
本種具頂生寬聚傘圓錐花序與多花勾兒茶B.floribunda(Wall.)Brongn.接近,但葉革質或近革質,乾時下面淡灰色或帶粉色,脈腋具髯毛,葉柄長達4厘米,核果長1-1.3厘米,與後者易於識別。
鼠李科植物
鼠李科,雙子葉植物,約58屬,900種,廣布於全球,中國有15屬,約135種,南北均產之,喬木或灌木,直立或攀援狀,稀為草本,常有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