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台灣勾兒茶種拉丁名:Berchemia formosana Schneid.
種別名 :台灣黃藤(台灣植物志)
科中文名:鼠李科
科拉丁名:Rhamnaceae
屬中文名:勾兒茶屬
屬拉丁名:Berchemia
命名來源:[Sarg. Pl. Wils. 2: 220. 1914]
中國植物志:48(1):112
形狀特徵
藤狀灌木,全株無毛;小枝紫黑色,無毛。葉紙質,卵形或寬卵狀矩圓形,長2-3厘米,寬1-1.5厘米,頂端近圓形或稍尖,具小尖頭,基部圓形,兩面無毛,上面乾時變黑色,下面變白色,被粉,側脈每邊6-8條,葉脈在兩面稍凸起;葉柄長4-8毫米,無毛。花黃綠色,通常2-3個簇生,在側枝頂端排成聚傘總狀花序,花序長2-5厘米;花芽球形,短於花梗,頂端略尖;萼片卵形,頂端急狹成短尖;花瓣倒卵形,短於萼片;花梗長2-3毫米。核果長圓柱形,長7-10毫米,直徑約2.5毫米,基部宿存的花盤盤狀;果梗長2-4毫米。花期秋季,果期翌年4-5月。產地分布
產中國台灣。生於山坡灌叢,海拔900米。模式標本采自台灣。也分布於日本琉球。特殊比較
台灣勾兒茶以葉較小,側脈每邊6-8條;萼片頂端有急狹的短尖,與枯嶺勾兒茶相區別。後者僅見於華東、中南和西南各省區。Mercalf將本種並於光枝勾兒茶B. polyphylla var. leioclada Hand.-Mazz.顯然是錯誤的。後者的葉形及花序與本種有明顯的不同。鼠李科植物
鼠李科,雙子葉植物,約58屬,900種,廣布於全球,中國有15屬,約135種,南北均產之,喬木或灌木,直立或攀援狀,稀為草本,常有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