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大廟飛來殿

峨嵋大廟飛來殿

峨嵋大廟飛來殿原是道教場所,始建年代無考。北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重修,取名天齊王行廟;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再建,取名東嶽廟,供奉東嶽大帝,即泰山神。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峨嵋大廟飛來殿

峨嵋大廟飛來殿原是道教場所,始建年代無考。北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重修,取名天齊王行廟;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再建,取名東嶽廟,供奉東嶽大帝,即泰山神,明代嘉州太守郭衛宸根據宋淳化四年和元泰定四年碑文記載:“廟之經莫能究,淳化、崇佑斷碣云:廟址神所自擇,當一夕有風雷之變,遲明小殿巍然,自是民無疾癘,年穀豐登”。信手書寫三個大字“飛來殿”。此名一直延續至今。明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峨眉山天台俺和尚借居此處,始供佛像,取名飛來寺。由於這裡佛、道共處,雜神群祀,香火鼎盛,清初俗稱“大廟”。

大廟飛來殿總占地面積19380平方米,現存有宋、元、明、清四個時期的木構建築群2119.6平方米,由山門、生活區、遊客中心、觀音殿、九蟒殿、香殿、飛來殿、靈霄殿等組成,由低到高,依山而建。坐西朝東,背倚峨眉仙山群峰;南、率雙溪環抱,縈青繚白,山巒環擁;東面曠野平疇,登高俯之,山川河流拱衛。這裡長年東風與西流雙溪相撞,造勢成陰陽互補的氣脈環流,仿若太極。在這太極的中心點上坐落著飛勢宏偉的飛來殿,它是單檐歇山式木結構,琉璃屋面,抬梁式梁架,八架椽屋前後乳柎牽用五柱,柱子平面布局為減柱造和移柱造,斗拱為六鋪作雙抄單下昂,重拱計心造,昂尖上捲成象鼻式。兩條金身泥胎蟠龍盤旋於前檐柱子上,塑造精緻,栩栩如生。在這裡我們可以領略到宋元以來,傳統建築造型上所表現出的巨大的出檐、柔和的屋頂曲線、雄大的斗拱、粗壯的柱身、檐柱的生起與側腳等特色逐漸退化,穩重、嚴謹的風格日趨消失,即不再追求建築的結構和構造美,而更著眼於建築組合、形體變化及細部裝飾等方面的美學形式的清代建築以及整個建築史的發展變化過程。整個建築,造形雄偉,風格獨特,是研究我國古代木構建築斷代與分期的珍貴實物資料。

其他信息

峨嵋大廟飛來殿峨嵋大廟飛來殿
在大廟飛來殿景區內還存放展出宋代鐵錢十六點三二噸,約一百六十多萬枚,號稱“中國第一錢山”。它是二零零二年八月五日,出土於我市羅目鎮陽光村十組。是目前我國出土鐵錢最多的一處。因整體堆積成山狀,故中國“中國第一錢山”。對散落的錢幣進行處理,發現有宋代十九個年號的錢幣,前後跨度近二百二十年。其中北宋的有:景德、祥符、元祜、紹聖、崇寧、大觀、政和等七個年號。南宋的有:紹興、隆興、乾道、淳熙、紹熙、慶元、嘉泰、開禧、嘉定、寶慶等十個年號。

這批鐵錢的鑄造地,主要在:“湖北蘄州蘄春監”、“安徽舒州同安監”、“利州(廣元)紹興監”等。它的出土,對研究我國兩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考古研究和參觀價值。

樂山全市屬中亞熱帶氣候帶,四季分明、氣候濕潤、雨量豐沛,年平均氣溫在16.5ºC-18.0ºC之間;樂山是雨熱同季,出行時要注意防潮和攜帶雨具;春秋兩季為去樂山旅遊的最佳時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