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源村簡介
更樓街道岩源村村民委員會,村黨委於2007年7月10日經建德市行政村統一調整後掛牌成立,新的岩源村由原五里源、石馬、過浴山三個村合併,村委會和黨委辦公地點設在原五里源村委會,岩源村位於更樓街道西部,更石公路貫穿其中,自東向西延伸,東於新市村,黃岙村接鄰,南與於合、桐子源相連,西壽昌鎮,北新安江林場,村級道路深達過浴山,交通方便。岩源村地區山區,人多地少,全村總戶數602戶,常住人口1946,戶籍人口1938人,全村擁有勞動力1210人,全村有村地面積約18000餘畝,其中生態公益林8337畝,耕地102.6畝,水田976畝。
風景怡人
岩源村地處山區,大小溪流順山谷曲折奔流不息,村落依山勢而建,灑落在山頂或半山腰中,有的民居建在懸崖峭壁之上,外地人稱岩源人為山里人,這裡常年雲霧飄繞,自然會讓人想到白雲深處、山里人家的景象;這裡壑壁幽深,荗林修竹,萬畝茶園,高山流水,景色十分優美。老屋基自然村,在岩源北端,緊鄰旌德、太平(今黃山市黃山區)兩縣,在海拔600多米的半山腰,其北坡天頂山是這一帶山脈的最高山,海拔1074米,在黃山風景區東則,距景區主峰不足40公里,是新安江上游歙縣境內河流厚資河的源頭,天頂山沿線山脈屬黃山山脈,是新安江與青弋江的重要的分水嶺,通往涇縣方向的千年古道在天頂山穿行而過,國家一級珍稀保護植物金錢松只在這一帶有分布,老屋基距千年古道不足3公里。美女潭瀑布,源自天頂山,就在老屋基的西側,飛流直下,終年流水不斷,即使在冬季枯水期,瀑布寬度也有4、5米;美女潭是瀑布終年沖涮的結果,雖然不大,卻有巧奪天工之美,潭水碧綠,清澈見底,四周岩石上,零星生長著蕨類、藻類植物,在石縫中還長著幾棵棕櫚,四季常青;在冬季,總是能見到一簇簇長長的冰柱倒掛在兩側的岩石上,讓人真真切切地感覺到什麼是冰青玉潔,什麼是沉魚落雁。每年的夏季,回家的遊子總是要到美女潭洗澡,他們認為這樣會保持皮膚的健康,身上再也不會長疙瘩。盛產茶葉
岩源人世世代代以種茶為生,以生產黃山毛峰、黃芽、炒青為主,年產茶葉約200萬斤,年產上等黃芽、毛峰約6萬斤,茶葉幾乎成為岩源人唯一的生活來源,全村沒有半畝稻田。據當地人介紹,這裡四季分明,冬季有積雪厚冰,春夏有山花爛漫,常年有雲霧繚繞。獨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對茶葉的生長、採摘、加工十分有利。這裡“晴時早晚遍地霧,陰雨成天滿山雲”,茶樹常年在雲霧滋潤之中,不受寒風烈日侵蝕,採茶季節正是山花爛漫之時,山間到處飄著蘭花的幽香,所以岩源的茶自然是品位高雅、茗香四溢,色澤翠綠、香氣持久、毛羽多、葉片厚、茶質濃成為岩源茶的主要特點。由於土地肥沃,這裡的茶樹不需人工施肥,冬季氣溫比山外約低6至7度,又常常有厚厚的積雪,因此,極少有病蟲害,幾乎不用噴灑農藥,這裡所產的茶葉是真正無公害綠色產品。革命歷史
這裡是一片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紅土地,早在1942年原中共涇旌太中心縣委就在此成立了道溪中心支部,開展革命活動,傳播革命真理,並於同年5月成立了歙縣西北游擊隊。岩源人民當時積極參加革命隊伍,英勇開展武裝鬥爭,為當地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是皖南山區中心縣委領導下的革命根據地。在黨的領導下,岩源人民與游擊隊同生死,共患難,同敵人浴血奮戰到全國解放,為革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歙縣人民政府於1979年正式確定岩源村為革命老區根據地。1941年1月7日,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倖存的劉奎和他的戰友們,象一顆革命火種又重新點燃了皖南革命鬥爭的熊熊烈火,他們來到歙縣北鄉岩源地區的老屋基、道溪、黃柏山等地開闢根據地。他們在山民中宣傳革命道理,動員參軍參戰,發展地下黨員、籌建黨支部1942年2月成立了“中共道溪中心黨支部”。1942年5月中心縣委機關從績溪的金坑移至上豐岩源的蘭蔭灘。蘭蔭灘四周疊嶂懸崖,峰灤重疊,中部為溝壑莫測的開闊地帶,間有莽莽森林和石塌洞,具有易守難攻之勢。中心縣委以蘭蔭灘為中心,以“恢復地區,深根立足,積蓄力量,開展游擊鬥爭”為指導方針,開闢了老屋基、道溪、黃柏山、吳家坦、吳家山、白蛇坑、王進坑等一大片游擊根據地。1943年農曆臘月二十六至第二年正月十三,胡民、劉奎帶領游擊隊200多人駐紮在老屋基進行休整。1947年9月下旬,皖南遊擊隊500多人遵照中共華北局給皖南地委的《三八指示》和中共皖南地委太平龍門會議精神,決定由過去“分散隱蔽的鬥爭”轉為“大膽放手的游擊鬥爭”並加速擴大游擊根據地,以鞏固老區擴大新區,密切配合解放區戰場粉碎敵人的“清剿”,而進駐岩源游擊區。這500多名指戰員主體在老屋基休整,作好參戰準備,為期六天,處決了一名破壞游擊隊造成傷亡的外地偽保長。由於特務告密,皖南“清剿”指揮部立即調集四縣兵力向岩源地區進攻,對老屋基進行了七天七夜的燒殺掠奪,湧現出了潘濟濱等革命鄉儒。岩源老革命區歷史概況
一九四一年,“皖南事變”爆發後,中共抗日力量新四軍遭到重創。在中共涇、旌、太中心縣委的領導下,大隊長劉奎、指導員李健春帶領餘部來到岩源地區,建立了游擊隊,開展地下活動,開闢革命根據地。他們在這一帶傳播革命真理,發動民眾參軍參戰,發展地下黨員,壯大革命力量,在我縣成立了跨地區領導的中共中心支部,從此,岩源一帶就成了游擊隊活動的大舞台,拉開了岩源革命史的帷幕。一九四二年二月在道溪水碓山成立了以王保實為書記的中共道溪中心支部。5月間,中共涇、旌、太中心縣委機關移駐岩源的蘭蔭灘,以此為總部成立了歙縣西北游擊隊,召開了著名的“道溪會議”和“八月會議”。根據地也迅速擴大到老屋基、道溪、黃柏山、吳家山、吳家坦、白蛇坑、王進坑等地,革命形勢迅猛發展,革命隊伍進一步壯大,由原來的十數人的皖南遊擊隊成長為後來建立的沿江支隊,近3000人。
這支革命力量積極投身抗日戰爭,狠狠打擊日本侵略者;密切配合解放區戰場粉碎敵人的“清剿”;參加大軍渡江戰役,為解放全中國做出了歷史性貢獻。岩源人民無論是在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都積極配合游擊隊開展武裝鬥爭,打擊國民黨反動派、地主惡霸和其他武裝,他們抗租抗息、減租減息,積極參軍參戰,成立地方民兵組織,組織擔架隊、運輸隊、為游擊隊送情報、送糧食,廣大婦女也主動組織起來為游擊隊做鞋補衣帶孩子、救傷員,成了游擊隊堅強的後方力量。湧現了潘錦和、芮銀時、潘觀寶、許小青、許芳之、汪利永、潘有祿、潘金義、潘進春、潘來明、程永松、陳永生等許多革命戰士;許多農家子弟參加了抗日游擊隊和解放軍,並為全國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譜寫了“嚴刑不變節、打死不投降”、“機智勇敢送軍情”、“慷慨解囊獻軍糧”等許多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
新中國成立以來,岩源老區人民在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下,發揚革命時期的光榮傳統和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努力建設自己的家園,老區的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高,經濟社會實現了長足的發展。但是由於時間已過了60餘年,當年新四軍游擊隊戰鬥和生活過的地方改變非常的大,一是新四軍游擊隊住過的房屋絕大部分都已經倒塌、拆除或重建,房屋內的一些物件也同時被銷毀了;二是新四軍皖南遊擊縱隊司令部所在地的所有的房屋、草棚和軍事訓練場等都已荒蕪或被作為生產用地;三是新四軍游擊隊遺留下來和當地老百姓共同使用的物品,相當一部分在解放初期就按照政府要求已經上繳,留下來的少數物件絕大部分已遺失。
岩源革命老區的紅色文物迫切需要得到保護和恢復,開發和保護岩源革命老區的紅色旅遊資源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