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底村
岩底村位於貴州省德江縣荊角鄉政府南面,全村地理分布沿326國道盤旋炮蜿蜒,轄14個村民組共3081人,山高坡陡,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鄉域內有11個自然村,均屬貧困山區村。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岩底村
- 所屬國:中國
- 所屬鄉鎮:荊角鄉
- 地理位置:貴州省德江縣荊角鄉
- 人口:3081人
- 其他:該村共有927多戶農戶
岩底村
岩底村位於貴州省德江縣荊角鄉政府南面,全村地理分布沿326國道盤旋炮蜿蜒,轄14個村民組共3081人,山高坡陡,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鄉域內有11個自然村,均屬貧困山區村。該村黨支部抓住開展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契機,採取“傳、帶、幫、扶、促”五大措施,有力推動了三農發展,使全村多項工作摘掉後進帽子,躍居全鄉的前列。傳,即向農民傳授致富的知識和技術。該村共有927多戶農戶,有一半以上農戶種有杏、李和柑桔等水果,全村水果總面積達400多畝,占了耕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是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由於缺乏種植技術,大多農戶所種植的水果低產劣質,沒有競爭力,有的果農稍為有點經驗,卻也不能解決穩產這一難題,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對此,該村黨支部57名黨員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多次商議解決技術難題。村黨支部班子積極爭取鄉政府幫助,解決經果技術培訓資金2500元,於3月17日,請來了鄉農技站技術人員,為果農傳授水果種植各個時期的管理技巧和要求,除了在課堂講述理論知識外,還到農戶果林進行技術指導,使果農學到了不少科學種果知識。目前,正是桃、李、杏等水果的成熟期,遠遠看去,到處枝頭攢動,而326國道邊更是到處臨時水果攤點,一片豐收景象。帶,就是建立高效農業示範基地,帶動農民致富。為了實現農民脫貧致富目標,該村黨支部班子成員聯合村委班子,積極利用當地土壤肥沃、氣侯溫和、雨量充沛的有利條件,帶頭髮展“三高”農業,創辦烤菸、果場、生態養羊等示範基地,充分利用基地的輻射作用,帶動了全村農民及至鄰村農民發展農業經濟的積極性。自2008年來,該村黨員兼村委會主任羅會橋瞄準市場前景,加大種植烤菸生產規模,為提高種煙效益,他還籌集資金修建新型密集型烤房,購置了2台煙用機械,自己種植了40畝烤菸;同時還利用家屬懂畜牧養殖技術的特點,建起了年出欄達40隻羊的生態養羊場。2008年他家烤菸豐收和養羊獲得豐厚利潤後,他考慮最多的是如何讓民眾都富起來。一方面,雇用了3名貧困返鄉農民工幫忙打理烤菸和養羊,每月500元,解決就業;另一方面,實施“菸草公司+基地+菸農”模式,從技術、資金、煙苗、土地、煙用肥、煙用煤以及煙用電等方面,爭取菸草公司給予菸農扶持優惠,2009年已帶領全村10多戶貧困戶種植烤菸150多畝,目前全村菸葉長勢喜人,部分菸農已經開始采葉烘烤,這些貧困戶可在今年內實現脫貧致富。幫,即多方聯動,積極爭取上級部門幫助支持。該村有岩底和燕子岩兩個自然村,近80戶農戶400多村民長期無井水飲,“飲水難”問題相對突出。每逢秋冬季節,村中水井幹枯,村民都要到村腳小水坑挑水,遇到大雨天,坑水就成了黃泥水,但村民為了生活,依然挑水回家,待其沉澱後飲用。另外,因水坑位於村腳,坑水污染較大。該村黨支部為了民眾健康安全著想,積極想方設法落實改水工程。今年初,村委會幹部和駐村幹部一道,一邊研究方案一邊跑有關部門,如實反映飲水困難和問題,爭取到水利部門的幫助支持。通過“四個一點”(縣水利局、縣扶貧辦、鄉政府、本村籍外出工作人員)的辦法,籌資6.8萬元,落實改水工程,順利完成立項、審批、探測和水質化驗工作,目前該飲水工程已基本完工,村民告別飲水難的歷史指日可待。同時,該村還爭取縣扶貧辦支持,籌資1.5萬元幫助岩底國小新修了學校廁所,同時爭取鄉政府解決水泥10噸,來平整硬化學校操場,改善了教學環境。扶,就是認真開展村民人居環境調查和民意統計,及時得到上級相關部門的政策扶持。該村因山高坡陡,自然村分布零散,農村貧窮落後,農民居住的房屋簡陋,超過七成房屋泥磚砌牆、屋頂蓋瓦,不少民房破爛不堪,遇颳風下雨,村民為“偏逢屋漏連夜雨”提心弔膽。針對農民“住房難”問題較突出,該村黨支部決心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大力實施“農村安居工程”,並落實分步實施方案。自2008年來,該村利用新農村建設為契機,積極調查摸底,徵求村民意見,並將情況及時向鄉黨委政府反映,得到縣扶貧辦和縣民政局的政策性扶持。首批4戶貧困戶已在自籌一定資金基礎上,得到了民政資金扶持每戶5000元,現已拆掉危房,並按一定標準進行了重建,使這些困難民眾實現了安居夢。今年,該村還計畫繼續爭取上級扶持4戶農戶拆舊屋建新房,分步解決貧困戶“住房難”問題。促,即以開展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提高村支兩委工作積極性,切實開展招商引資呀作,促進村域經濟的發展。過去,該村集體經濟較為薄弱,村幹部工作積極性也提不起來,自開展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活動以來,村黨支部在縣扶貧辦駐村工作組幫助支持下,積極採取行之有效的辦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去年以來,在駐村工作組的帶領下,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通過“走出去,請進來”、“以情引商”等方式,引進了德江一老闆到該村投資辦了一個瑩石礦,目前礦場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建設中,解決該村28名返鄉農民工的就業,有效促進了村域經濟發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