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廣勝寺

山西廣勝寺

山西廣勝寺位於距洪洞縣城13千米的霍山南麓。早稱為俱舍盧寺。到唐代大曆四年(769年)擴建後改名廣勝寺,意為:“廣大於天,名勝於世”。

廣勝寺 位於距洪洞縣城13千米的霍山南麓。早在東漢建和元年(147年),就已創建了這座佛教寺廟,當時稱俱舍盧寺。到唐代大曆四年(769年)擴建後改名廣勝寺,意為:“廣大於天,名勝於世”。
位於洪洞縣霍泉之濱,始建於唐。所謂“廣勝”。就是“廣大於天,名勝於世”的意思。廣勝寺分上下兩寺和水神廟3處。上寺在霍山之巔,下寺在霍山之麓,水神廟位於下寺西側,和下寺僅一牆之隔。著名的國寶——元代戲劇壁畫,就繪製在這裡。
進入廣勝寺寺門,奇偉精緻的琉璃塔,巍然屹立,高聳入雲。這座塔始建於漢,屢經重修,塔身用青磚砌成,共13層,每層均為八角形。從底到頂,各層高度逐漸遞減,而寬度也逐層收縮,構成一個漂亮的圓錐體。
琉璃塔的外表,鑲嵌著形式多樣的構件,其藝術形象,相當豐富,窮極工巧,絕不雷同。有威武雄壯的力士,有雲煙縈繞的樓閣,有慈眉善目的佛祖。有肅穆端莊的菩薩。這些構件,有的是浮雕,有的是懸塑,一款一式都精雕細樓,毫絲不苟,裝飾在琉璃塔的周身,美輪美奐。專家們把它稱為我國琉璃塔的代表作品,實力當之無愧。
琉璃塔表面的釉彩,由黃、綠、藍三色組成。但由於色調深淺不同,濃淡迥異,竟變得五光十色,異彩紛呈。
廣勝下寺,在霍泉之濱,與山巔的上寺遙遙相對。由上寺俯瞰下寺,仿佛是煙波浩淼之中,飄浮著一段五彩的錦緞;由下寺仰望上寺,卻又像雲霞之中,矗立著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如果說上寺以雕塑見長的話,那么下寺卻是以色彩富麗的壁畫,獨擅勝場。明應王殿,可以說是一座展覽元代繪畫藝術的殿堂。據考證,繪製時期,當在元朝延祐六年(1319年),到泰定元年(1324年)之間,前後花了5年時間。在這裡,無名的繪畫大師們,用自己的彩筆,把元代的社會生活、人情風物,生動地描繪下來,竟是那樣地真實、動人!
目前的下寺還包括有毗鄰的水神廟,是傳說中霍泉水神的祀祠,每年農曆三月十八也是水神誕日,霍泉有悠久的歷史,早在萬年以前,這一地下水從山腳磐石中噴發而出,泉水清轍見底,在此匯集成潭,為水神廟一勝跡。水神廟是祭祀霍泉神的風俗性祭祀廟宇,包括山門(元代戲台)、儀門、明應王殿等建築。在水神明應王殿內四壁繪有近二百平米的元代壁畫,尤以南壁東一幅戲劇壁畫著稱於世,被人們譽為廣勝寺文物的第三絕,它是目前全國唯一保存的大型元代戲劇壁畫。1998年,該畫與古壁的打球圖同時被編入《中國歷史》教科書。
明應王殿中的元代壁畫,堪稱是廣勝寺下寺中的藝術王冠,而王冠上的明珠,就非南壁東側牆上的戲劇畫莫屬了。
廣勝寺院內;還有挺拔聳立的飛虹塔等景觀。置身其中,俯仰大觀之餘,使人頓生“海闊天空之意,先憂後樂之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