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中文學名:山紅樹
拉丁學名:pellacalyxyunnanensisHu
界:植物界
門:裸子植物門
亞門:被子植物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
山紅樹 |
目:桃金孃目
亞目:桃金孃亞目
科:紅樹科
屬:山紅樹屬
分布區域:僅雲南勵臘有零星分布
現狀
稀有種。僅雲南勵臘有零星分布,植株稀少;結實雖多,但種子細小,天然繁殖極差。海拔下限(米) 600
海拔上限(米) 850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達30米,胸徑25一35厘米。葉對生,堅紙質或膜質,倒卵狀披針形至橢圓形,長13一24厘米,寬4一8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兩面無毛,側脈79對;葉柄長12厘米。花單生或2一5(一6)叢生葉腋,花萼裂片6(一7),宿存;花瓣6(一7),與花萼互生,白色,橢圓形,邊緣撕裂狀;雄蕊12(一14);於房球形,被毛,12室,每室有胚珠多數,柱狀盤狀,12裂。果陀螺狀,通常著生於落葉的老枝上,成熟時暗黃色,長3一3.5厘米,直徑1一1.5厘米,果柄長2.5一3厘米;種子小,長圓形,成熟時褐黑色,外面有窩孔,長22.5毫米,有胚乳。特性分布區屬北熱帶濕潤季節性雨林,為熱帶乾濕交替的季風氣候地區。
![]() |
果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