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草藥彙編》:山百足
【別名】小球子草、小葉球子草、入地蜈蚣、過界蜈蚣、石蜈蚣、過嶺蜈蚣、上山蜈蚣
【來源】百合科山百足Peliosanthes minor Yamamoto,以根狀莖及根入藥。
【生境分布】廣東、廣西。
【性味】甘、淡,平,微溫。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舒肝止痛。主治咳嗽痰稠,胸痛,跌打胸脅痛。
【用法用量】鮮品1~3錢(小兒酌減),水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華本草》:山百足
【拼音】 Shān Bǎi Zú
【別名】入地蜈蚣、過界蜈蚣、石蜈蚣、過嶺蜈蚣、上山蜈蚣
【來源】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簇花球子草的根莖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eliosanthestetaAndr.[P.minorYamamoto]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挖,洗淨,曬乾。
【原形態】簇花球於草 多年生草本,高30-50cm。莖短,匍匐狀。葉基生,4-8枚;葉柄長20-30c
![](/img/9/974/nBnauM3XxUjM3MjM0czNyQDN0MTMxcDN3cTMwADMwAjMxAzL3c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於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於海南和廣西。
【性味】辛;甘;平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解郁散瘀。主咳嗽痰多;胸脅疼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