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志·醫藥志

1957年,中藥材生產列入山東省國民經濟計畫,中藥、化學藥品、醫療器材工業初具規模。 1964年,又重新成立省醫藥、藥材公司並改屬省商業廳。 截止1987年底,全省醫藥行業有職工57984人,

《山東省志·醫藥志》的編修工作始於1985年,1995年正式出版。志書以篇章節劃分層次,全書共分8篇29章。首篇中藥材,依次為:中藥工業篇、化學藥品工業篇、醫療器材工業篇、 配套維修工業篇、 醫藥商業篇、科技教育篇、管理篇。本志上限1840年,下限1987年,個別資料有上溯。
山東醫藥事業源遠流長。5000年前,境內先民已將砭石、骨針用於祛痛醫病。秦漢時期,已有阿膠的記載。東漢已有以廟會為依託的藥市會。明清以來,中藥業興盛。據資料統計,1840年全省有中藥店97個,中藥及阿膠作坊9個。1860年西藥傳入山東。1887年始有國人創辦的西藥店。 1911年,全省私營藥店發展到919個(其中,西藥店8個) 、製藥作坊30多個。1928年後, 醫藥工商業發展受挫,處境艱難。七七事變後,中藥業由盛轉衰,濟南15個阿膠作坊停產,濟南、濰縣兩個規模較大的製藥廠先後夭折。抗日戰爭勝利後,醫藥工商業稍有轉機,但並不景氣。至1949年,全省有中西藥店8641年、中藥作坊70個、化學藥廠僅存四個(含解放區公營藥廠1個)。 1953年始,國營醫藥商業實行高度集中統一的管理體制,對私營醫藥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國營醫藥工業開始實行計畫管理。1956年初,全省私營醫藥工商業全行業實行公私合營,對私營醫藥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勝利完成。1957年,中藥材生產列入山東省國民經濟計畫,中藥、化學藥品、醫療器材工業初具規模。 1958年,山東對醫藥管理體制進行首次改革嘗試,撤銷醫藥、藥材兩個省公司,成立省衛生廳藥政管理局。1963年,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對醫藥工商業進行整頓。1964年,又重新成立省醫藥、藥材公司並改屬省商業廳。這一時期,醫藥工商業有所發展。至1965年,中藥材種植面積達0.16萬公頃;較之1957年,化學藥品工業總產值增長4.3倍, 原料藥產量增長1.46倍, 醫藥商業純銷售額增長63.8%。 在1966年至1976年期間,醫藥行業因受“文化大革命”衝擊,為此後恢復正常生產和工作秩序、整頓企業留下嚴重困難。 1979年,山東省醫藥管理局成立,統一領導醫藥工商企業和醫藥科技、教育事業,改變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醫藥行業長期實行的多頭領導分散管理體制,山東醫藥事業開始發生深刻變化。198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正式施行,醫藥行業步入法制管理軌道。通過改革和整頓,醫藥工業產品結構漸趨合理,產品質量和科研水平普遍提高,一批骨幹企業不同程度地實行了現代化管理。山東新華製藥廠成為全省和全國醫藥行業第一個被批准的國家二級企業。 1980年始,山東醫藥行業轉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醫藥工業企業由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轉變,競爭機制被引入生產和流通領域。1983年,進一步深化管理體制改革,下放許可權於企業,轉變管理機構職能,精簡地市一級醫藥機構。翌年,山東省醫藥管理局撤銷,山東省醫藥總公司組建成立。之後,圍繞增強企業活力這一中心環節,逐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行廠長、經理負責制和以承包為主要內容的經濟承包責任制。1979~1987年是醫藥行業建國以來經濟效益最好的時期。截止1987年底,全省醫藥行業有職工57984人, 固定資產原值62365.39萬元,山東醫藥工業已發展為技術密集型行業,基本形成門類較全、品種較多的生產經營型工業體系。1987年工業總產值9.94億元, 比1949年增長384.4倍;利稅額1.58億元,比1980年增長1.12倍;產品品種近2000種,其中化學藥品生產品種達1023個,原料藥產量達1.68萬噸,居全國第三位,並成為國內解熱鎮痛藥生產基地。化學製藥工業在深化改革中擴大橫向聯合,已組成跨區跨省的2個製藥企業集團。 醫藥商業購銷額成倍增長,1987年純購進值7.49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比1952年增長225.84倍;其他各項經濟指標與1979年相比,總銷售值增長1.42倍, 全員平均勞動效率提高1.04倍,全部流動資金周轉加快2.2 2次, 商品流通費用率下降4.4個百分點; 實現利稅11443萬元,創歷史最高水平,比1979年增長11.13倍。整個醫藥行業生機盎然蓬勃發展。 該志獲1997年山東省第十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