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山東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齊魯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孔子以後,山東文化名人燦若星河,戲曲、舞蹈(齊魯禮樂)、民間美術、雜技藝術,歷史悠久。 晚清時期,山東文化打上了反帝反封建的烙印。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傳播新文化的學術團體和報刊出現。 王盡美、 鄧恩銘等創辦的《勵新》《山東勞動周刊》《晨鐘報》等是倡導新文化和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陣地。
1932年初,青島成立“左聯”小組,對山東新文化運動起到推動作用。 抗戰後爆發後,許多文藝界人士來到山東抗日前線。他們奔赴戰場,創作出一批小說、詩歌、報告文學、戲劇、音樂、曲藝、美術等影響廣泛的作品。相繼建立起幾十支文工團隊,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領導骨幹和藝術骨幹。而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統治的一些城市及地區,文化事業十分凋零。 新中國成立後, 山東省對全省各項文化事業進行了恢復、改造和建設。1950年10月,山東省政府教育廳改為文教廳。1952年8月,成立山東省人民政府文化事業管理局,後更名為山東省文化局、山東省文化廳,統管全省文化事業,興辦各種文化設施和文化事業。 1951年4月成立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後陸續建立文學、戲劇、音樂、美術工作者等協會,協助黨委和政府組織全省的文藝創作,推動全省文藝創作的發展。 1957年,反右派鬥爭中,部分文藝工作者被錯劃為右派,挫傷了積極性。1958年,民眾性創作演出活動活躍,但提出“人人寫詩,人人作畫”的口號,違背了文藝發展規律。1962年,全省文化事業特別是新劇目的創作和演出取得可喜成就。“文化大革命”期間,各文化機構被撤銷,許多作家、藝術家和文藝工作者遭到迫害。全省文化事業遭到嚴重破壞。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山東文化事業進入新階段。山東省文化廳及各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山東省文聯、省作家協會和其他藝術家協會得到恢復。
成績
1990年,全省文化事業經費為1978年的4.8倍。 在體制上實行了國家、集體、個體一起辦文化的新體制。文學創作方面,形成一支以中青年為骨幹的創作隊伍,各種文體的創作取得豐收。新創辦文學期刊10餘種。藝術創作演出方面,通過多種形式的文藝調演、會演、比賽活動,湧現出一批優秀作品和人才。全省繪畫、書法、篆刻、攝影等藝術有了很大發展。藝術教育事業上,到1990年專業藝術教育機構12所,文化科技研究有多項文化科技成果獲國家文化部獎勵、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際發明金獎。至1990年底,全省民眾藝術館發展到17個,縣(市) 文化館142個,鄉(鎮)文化站2482個,各類文化俱樂部(室) 26195個,業餘演出團(隊)6519個,農村文化專業戶1.78萬個。同時把文化活動與城鄉建設、對外貿易、旅遊事業結合起來,如舉辦濰坊國際風箏會、曲阜孔子文化節、泰安國際登山節等,既弘揚山東文化,又促進了經貿和旅遊事業的發展。圖書館事業,1949年僅有3個公共圖書館,至1990年底公共圖書館達115個,藏書1485萬冊。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分赴五大洲和港澳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訪問演出或舉辦藝術展覽,同時接待外國文藝團組來訪。1990年制定《關於開展創建山東省社會文化先進縣活動的意見》,省人大會常委會通過《山東省文化市場管理條例》,山東省文化產業走上正規化、法制化軌道。 該志獲2005年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