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素以“齊魯之邦”著稱,地上地下文物十分豐富。這些文物,是山東古代文明和悠久歷史的見證,也是歷代人民智慧和創造力的結晶。山東地區古代就有收藏寶物、典籍與維修先代勝跡的傳統。地方官紳和文人雅士收藏金石古物,競相仿效,蔚成風氣。
鴉片戰爭後,由於列強的劫掠盜買,山東地區的不少金石古物流散國外,愛國人士無不痛心疾首。為此,地方政府開始注重運用法律並採取行政措施進行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1916年,山東地方當局兩次奉命調查全省各州縣古蹟古物,並登記造冊。清宣統元年(1909),山東巡撫奉旨設立山東省圖書館並附設金石保存所。在近半個世紀裡,金石保存所歷盡艱辛,徵集、購藏了大批金石、古籍和名人墨跡。 1916~1930年, 北洋政府、南京國民政府頒布了一些文物保護法規政令,其中1930年頒布的《文物保存法》 首次規定:“埋藏地下及由地下暴露地面之古物概歸國有”。山東地方政府及社會團體依法將已知的各地出土文物收歸金石保存所,同時查辦了一批向外國人私售文物和外國人企圖偷運文物出境的案件。 抗日戰爭開始後,淪陷區的文物遭到日本侵略者的掠奪。 中國共產黨山東地方組織和人民政府,在戰爭年代就開始對文物進行徵集、保護工作。1943年10月,膠東區行政公署成立膠東圖書館,著手收集根據地內的古籍和金石古物。解放戰爭時期,為妥善保存文物,中共中央華東局和膠東區行政公署分別下達了《關於在複查中收集保存古物古書古蹟古畫的指示》《關於收交土改複查中發掘文物的命令》 。中共中央華東局暨山東省政府於1948年8月成立山東古代文物管理委員會,並以山東省政府的名義發布《通行徵集保存古代文物令》。 新中國建立40多年來,山東的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重視,逐步形成了以文物(文化)部門為主,公安、司法、工商管理、海關、城鄉建設、外事、旅遊、宗教等部門密切配合的局面。保護管理的範圍,除傳統的古物古蹟,又增加了近現代遺蹟、遺物及古生物化石等。 隨著文物事業的發展, 文物管理機構由1956年的6個發展到1990年的56個,幹部職工1500餘人。文物重點市縣均建立起文物局、文物管理委員會或文物管理所。未建立文物機構的縣(市) 也都在圖書館或文化館內配備了專職文物幹部。1989年1月,恢復山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由分管副省長兼任主任委員。山東省文物事業管理局作為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的辦事機構,行使省政府職能部門的權力。 1956~1989年間,兩次開展全省文物普查。據普查資料統計,全省共有不可移動的文物15965處。 經國務院和各級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404處,其中國家級27處, 省級145處。對這些文物保護單位,採取劃定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樹立永久性的保護標誌,建立科學保護檔案資料,建立專門保護機構的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該志獲1998年山東省第十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相關詞條
-
山東省志
《山東省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山東省官方編纂出版的山東省級地方志書,由山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負責,20世紀80年代以來共編修過兩輪。第一輪《山東省...
編纂歷程 志目列表 -
山東省志·財政志
山東省志·財政志,由山東人民出版社於2010年11月1日出版。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山東省志·序例目錄
《山東省志·序例目錄》是整部《山東省志》的綜括與目錄彙編。 凡例詳細說明了編纂《山東省志》的統一要求。 由於各分志成書時間不一,部分分志的下限適當下延。
-
山東省志·少數民族志·宗教志
20世紀40年代末,山東省宗教信徒約60萬人。 1990年全省道教活動場所4處,乾、坤道78人。 1957年和1981年先後成立了山東省天主教愛國會和山...
-
山東省志·孔子故里志
;下限因事而異,大事記、文物管理、孔子研究和故里建設止於1992年,其餘諸篇止於1992年以前。 孔子逝世後,起初以宅為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 隨著...
-
山東省志·泰山志
《山東省志·泰山志》 的編修始於1982年,1990年完成初稿。1993年7月出版,本志除概述、大事記、附錄和編後記外,正文設自然地理、風景名勝、文物、...
-
寶雞市志
“《寶雞市志》是寶雞市社會主義時期第一部大型綜合性市志,是寶雞歷史上部頭最大、質量較高的一部地方志書,是寶雞市地方志和社會科學領域一項重大成果。它填補了...
寶雞地情網介紹 全書構成 閱讀途徑 -
於志學
於志學,筆名問津、干城,1935年出生於黑龍江肇東市。系冰雪山水畫創始人,現任黑龍江省畫院名譽院長、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創作院創作研究...
個人履歷 現任職務 著作出版 代表作品 藝術成就 -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是1996年濟南齊魯書社出版的圖書,由泰安市泰山區、郊區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寫。該書多角度、多層次地反映了泰安一地的歷史與現狀。
1996版 20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