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志·冶金工業志

0世紀二三十年代,山東的民族冶金工業開始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三年生產恢復和第一個五年計畫,山東冶金工業生產建設順利發展。 1958~1965年,山東冶金工業開始了高爐煉鐵、轉爐煉鋼和鐵合金生產。

《山東省志·冶金工業志》的編纂工作始於1984年,正式出版於1998年。全書以篇、 章、節層次劃分,共分為8篇。依次為冶金地質篇、礦山開採篇、黑色金屬冶煉與加工篇、有色金屬生產篇、耐火材料篇、機械修造篇、科技與教育篇、企業管理篇。上限起自事物的發端,下限斷至1987年。
山東冶金歷史悠久,距今4000年前,山東就套用了黃銅冶煉技術。春秋末,齊國人編寫的《考工記》 ,記述了古代配製錫青銅的6條規則,第一次指出合金性能和合金成分之間的關係,是世界上最早對合金生產規律的認識。 山東的冶鐵業,早在春秋時期就開始發展。從春秋至明朝,山東的冶鐵業占有重要地位。 公元前119年,西漢王朝在產鐵地區設立鐵官49處,山東就有12處。明朝初年,山東冶鐵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六分之一。 1840年鴉片戰爭後, 伴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山東的冶金工業受到嚴重影響。1898年, 德帝國主義攫取膠濟鐵路修築權及鐵路沿線30華里以內的採礦權,先後在金嶺鎮鐵礦進行地質調查、鑽探和採礦生產建設。1914年日本接管德國在山東的權益後,對金嶺鎮鐵礦進行掠奪性開採, 1921年在青島四方工廠建起山東第一座熔鋼爐。2 0世紀二三十年代,山東的民族冶金工業開始發展。先後試製成功鐘錶用黃銅棒和黃銅絲、鋼磚(即標準耐火磚),建成山東省第一家軋鋼廠。 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侵略者加緊對山東礦產資源的掠奪。山東各抗日根據地和解放區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建立了兵工廠和鐵工廠,冶金生產成為兵工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三年生產恢復和第一個五年計畫,山東冶金工業生產建設順利發展。1958~1965年,山東冶金工業開始了高爐煉鐵、轉爐煉鋼和鐵合金生產。在“大躍進”的形勢下,全省掀起“全民大辦鋼鐵”的民眾運動,全黨全民總動員,各行各業齊上陣,用土法煉鐵煉鋼。原有和在建的冶金企業,也打破各種規章制度,大搞民眾運動,打亂了正常的生產秩序。經濟發展“以鋼為綱”片面發展重工業,冶金工業孤軍前進。1961年,貫徹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冶金工業是調整的重點。經過縮短基本建設戰線,降低發展速度和關停並轉企業、精簡職工,整頓企業秩序,山東冶金工業出現了逐步回升和穩定發展的局面。“文化大革命”開始的第一年全省冶金生產仍然取得較好成績,但1967年後,山東冶金工業企業管理遭到嚴重破壞,第三個五年計畫無法執行。 1970年,在“以戰備為綱”建立自成體系的經濟協作區和促進國民經濟“新飛躍”的思想指導下,全省冶金工業“大打礦山之仗”,抓緊進行三線建設,山東冶金工業繼1958~1960年第一次較大發展之後, 又開始了第二次較大發展。 但1974年開展的“批林批孔”運動,又使多數冶金企業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生產建設受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山東冶金工業在第三個和第四個五年計畫時期遭到的破壞是十分嚴重的,但由於全省冶金戰線廣大職工民眾的共同努力和鬥爭,使“文化大革命”對冶金工業的破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1979~1980年,山東冶金工業認真貫徹“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八字方針,有計畫有步驟地調整、整頓、清理在建工程項目,壓縮基建投資規模,調整企業布局和產品結構,關停並轉一批布局不合理的企業,致使建國後的第二次調整成效顯著。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山東冶金工業從改革領導管理體制開始。1981年7月,成立由32個直屬企事業單位組成的山東省冶金工業總公司,其生產規模占全省冶金工業80%以上, 是一個對“人財物產供銷”實行“六統一”的實體性公司,對上對下分別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經過改革,山東鋼鐵產品產量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和企業自我改造、自我發展的能力持續穩定增長。到1987年,全省已建成濟南、萊蕪、青島三個鋼鐵生產基地,淄博、萊蕪兩個鐵礦石生產基地和淄博地區的鋁及耐火原材料中心,基本上形成從地質、採礦到冶煉、軋材,從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到機焦、耐火、輔料生產,從設計、施工、設備制修到科研、教育等門類比較齊全的冶金工業體系,成為全省國民經濟中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