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建設
礦物資源工程專業有五十多年的辦學歷史,是山東省唯一的非煤礦專業,也是學校第一批八個品牌專業之一;環境工程是一個新興的學科,與校內許多理工科專業結合,被列入我校重點學科。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是新興專業,主要是套用現代地理信息及遙感技術開展城市區域的資源環境管理,就業前景廣闊。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48人,其中,專任教師4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7人,高級實驗師1人,高級工程師1人,博士14人,在讀博士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金翔龍教授擔任學院名譽院長;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姚德教授,校長助理、學科建設處處長、博士生導師呂傳毅教授,為學院學科帶頭人。
教學工作
教學工作以“四個堅持”為辦學指導思想。學院鼓勵教師參與教研和課程建設,三年來共獲教研項目立項十三項,並有十餘門課程建設為院級精品課程。廣大教師積極參加教案展評、講課比賽、教學觀摩等活動。2006年我院教學優秀獎獲得突破,並有5人獲得教學質量獎。
學院堅持開放辦學,不斷加強與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已與山東鋁業公司、招遠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梁鄒礦業集團、金嶺鐵礦、山東黃金礦業(青島)有限公司、山東黃金礦業(沂南)有限公司、臨沂興盛集團公司、日照寶鑫集團等10餘家企業建立友好合作關係,達成交流合作協定。近年來,我院已為省內多家礦業公司培養、培訓各類技術人才400餘人,在多家公司設有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社會實踐基地。
科學研究
學院近年來先後承擔國家“863”計畫、“十五”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大洋計畫專題項目等科研項目以及廠礦企業委託的橫向課題100餘項;獲省部級以上科學技術進步獎勵十餘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其中多篇被SCI、EI、ISTP檢索;獲中國授權發明專利5項。近年來學院累計科技經費800餘萬元,在研項目32項,其中省部級及以上課題10項。學院具有國家環保總局頒發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乙級資格證書,2006年9月以來獨立完成環境影響評價項目220餘項。
實驗室建設
學院有裝備齊全的專業實驗室,教學儀器、設備總值近600萬元,為教學科研創造了良好條件。2006年“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中心”,被列為山東省高等學校骨幹學科教學實驗中心。
學生工作
學院學生工作結合專業特色,緊密圍繞學生工作處和校團委工作的重心,深入踐行我校“以愛為源、以生為本”的學生工作理念,積極探索具有學院特色的學生工作新思路,狠抓學風建設,穩步推行公寓社區化管理新模式,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科技、文體和社會實踐活動,“保護母親河”水質調查活動、“科技-環保”知識PK賽等環保系列活動已成為學院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潔宇環保社是我校創建最早的公益環保類社團,2009年獲淄博市首屆綠色環保十大傑出人物提名,也是唯一獲提名的團體。學院團總支連年被評為“社會實踐特色團總支”、“社團工作特色團總支”和“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2005年我院組建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被評為全國優秀服務團隊;2006年張洪雷同學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一等獎;2007年我院獲得“第二課堂創新活動優秀組織獎”。近年來畢業生考取國家公務員及省選調生數量居全校前列,2005屆畢業生考研率38%,學院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不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畢業生就業數量和質量逐年穩步提升,歷屆畢業生均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社會服務
學院具有國家環保總局頒發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乙級資格證書,2006年9月以來獨立完成環境影響評價項目160餘項。
面對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和新機遇,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將緊緊圍繞人才培養這一根本任務,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科研工作為重點,以隊伍建設為關鍵,全面實施質量立院、科研強院、人才興院、特色名院、開放活院戰略,著力提升內涵,著力打造特色,解放思想,開放辦學,創新體制,科學發展,為早日建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具有可持續發展空間的強院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