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含義
因村背東方,有靈山南麓突起一塊白石,晶瑩潔白魚鱗片狀似白玉兔,故稱“白兔山”。因村周山脈蜿蜒環繞其間,北有後山片地突起,前臨鰲溪,川流不息若護城村故稱“城山”。自明嘉靖年間起祠廟、墓誌、碑記、譜牒、學校皆沿戴城山,而山前只用於口頭 。
歷史沿革
1997年前,山前村轄2個自然村,即許家弄和現在的山前村。1997年時,許家弄獨自成立為一個行政村,即現在的梨星村。
地理氣候
山前村地處低緯度,東臨台灣海峽,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受季風影響大,夏季盛行偏南風,氣溫高,濕潤多雨。冬季盛行偏北風,氣溫低,乾燥少雨。年平均氣溫為20.6℃,年降水量為1068.5毫米,年日照時數為2064.1小時,全年基本無霜。
村落與居民
山前村是晉江老革命根據地之一,區域面積1113畝,耕地面積792畝,下有13個村民小組。截至2008年,全村人口2359人,563戶,外來人口3000多人,旅居海外僑親有1000多人,多分衍於香港、澳門、新加坡、菲律賓、加拿大、美國等地。
村容村貌
2006年山前村被晉江市定為“百村示範、村村整治”工程示範村之一,先後又被評為“基本寬裕型小康村”、“文明村”和“先進黨支部”等。2008年2月被永和鎮評為“徵兵工作先進單位”,2008年12月被永和鎮評為“一流村計生協會”。
經濟發展狀況
改革開放後,村民勇立潮頭、紛紛創業,民營企業迅速發展,全村有企業23家,外來職工3000餘人,企業主要為橡膠鞋底、服裝織造等行業。其中,湧現出盛輝鞋材、永信達織帶、凱利達織帶、新達紙箱、偉達電腦織嘜、永順達電腦織嘜、菲華織造、南方信億織布、達億網布等多家規模式企業。企業總年產值55500餘萬元,村總農業產值226餘萬元,人均純收入8950餘元。
紀念地遺址
山前村分別有祖祠公、觀音殿、地藏王等多出廟宇,有吳厝、蔡厝、許家弄等8個祠堂。
主要事跡
山前村城山國小創辦於1931年,創辦初期學校設於村中的蔡氏祠堂,條件雖簡陋,但培養出了一大批的人才。早在上世紀40年代,學校就有許多師生投身於革命的洪流中,湧現了許多優秀的共產黨人。新中國成立後,學校的規模不斷擴大,先後在1957年、1963年、1983年、1987年由海外僑親、廣大鄉賢不遺餘力地捐資和支持下修建新校舍,規模不斷擴充。1998年秋,在旅菲僑親蔡修振、蔡建省和兩屆校董會董事長蔡天偉、蔡修泰等海內外鄉親的捐資和支持下,多方集資,一座嶄新的多功能教學樓矗立於新校園中。
早在1989年,山前港胞蔡慎勝先生、蔡修虔先生、蔡修盾先生和蔡招悌先生就各捐資兩萬五百元建立了火電站,給山前村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光明。同時,僑親蔡清泉和蔡修振兩位先生也各捐三萬多元牽電架纜,照亮了家家戶戶。
1997年,山前村旅港同胞蔡愛國、吳淑英伉儷捐人民幣六萬五千元建燈光球場,另外還於同年捐建了鴻圖路。1998年,為方便村民,改變村貌,盛輝公司吳清勇昆仲大量捐資,市鎮兩委撥款支持,共耗資70餘萬,建成入村“盛輝水泥大道”。1999年,永信達服裝織造有限公司蔡金鎖先生捐資建成“永信達水泥道路”。2000年,世泉宮籌委會發動企業家捐建世泉路。2006年,在老人會長王瑞卜的牽頭下通過多種形式籌資建立了老人活動中心……
2002年,山前村企業家們成立了“山前企業聯誼會”,會長蔡長謀與蔡連僑、吳清海、吳清勇、蔡愛國、蔡連星、蔡金鎖、蔡江聲、蔡天偉、蔡天冷、蔡天滿等一同捐資為學校捐建了“教師宿舍樓”。城山學校75、76、77、78、79等多屆同學會也捐資母校建“育英路”、“籃球場”、“排球場”等教學設施、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