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約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地楚國丹陽,湖北省宜昌市,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志,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屈原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與《詩經》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1953年,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際,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qū zǐ ㄑㄩ ㄗㄧˇ
![屈原](/img/b/239/nBnauM3XxITN1QDNzIDOyATN5QTM2QzN4QjM0QTNwAzMxAzLyg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屈子
指
屈原 。 唐
戴叔倫 《
過三閭廟》詩:“ 沅 湘 流不盡, 屈子 怨何深。” 明
劉基 《梅頌序》:“乃效 屈子 頌橘之體而作頌。”
郭沫若 《再出夔門游西陵峽》詩:“ 屈子 衣冠猶有冢, 明妃 脂粉尚流香。”
歌曲《屈子》—HITA
原曲:《
源氏物語》OST-高雅
塞詞:雨霽天青
原唱:千樹流生 雨霽天青
送美人兮春極浦
芳芷
皋蘭滋百畝
後皇惠兮生嘉樹 受命不遷
南國之土
東 十日烈疊代出 南虺(hui)九首 千里走封狐
(雄黃辟毒 蒲艾燒清苦 粽葉軟糯細煮)
北飛雪 增冰嚴霜酷 西流沙 求無水曠宇不生五穀
(盡尚饗 魚龍無傷我兄
三閭大夫)
皆不若 舊居綺席布 傷春心 魂兮歸來
江南暮
餐菊英兮飲墜露 予帶長鋏好奇服
豈折節兮從時俗 人莫知我 何懷故都
援
玉枹(fu)兮擊鳴鼓 身棄原野威靈怒
日月行兮出
湯谷 驂龍遠遊 千載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