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合

居合

居合,日本劍術中一種瞬間拔刀斬殺敵人的技巧。熟悉劍道的人相信對居合道都略有所聞,但為什麼叫居合道則可能有些陌生,其實“居”、“合”二字是對峙雙方的互稱,是一種在瞬間拔刀不給敵人有隙可乘,進而克敵制勝的刀技,而這種刀技在日本古代依流派有“拔刀術”、“居相”、“拔合”、“坐合”、“拔劍”、“鞘內”、“利方”等等不同的稱呼

基本信息

名稱

居合

緣起

在日本古代奈良朝或平安時代初期,武士在戰場格鬥時,槍、矛和剃刀等武器被折斷或擊落時的瞬間,拔出腰佩的大刀、或短刀以應對敵人,而發展出來的一種刀技,後來與劍道合併研究發達後,各種派別紛立採用,沿襲至今。

現今日本公認居合道之始祖為林崎甚助重信。此人為古日本出羽之國人氏,生於林崎村(現日本山形縣村山市楯岡町),為報父仇,苦研刀術,後來成一流派而傳後。他所研究、編考的刀法,被一般武術家稱為“林崎流”、“神夢想流”、“重信流”,從其門下也另出了“田宮流”及“伯看流”等派別。遞經十代的延續,其間江戶中期享保年間的第七代嫡傳的長谷川英信(參閱日文維基百科),被視為至始祖甚助以來最傑出的高手,為因應時代,修改刀刃向上佩帶的姿勢以利拔刀,編出“長谷川英信流”並由江戶帶回“四國”土佐推廣,因此英信流至今在“四國”高知繼續流傳。

第九代門人林六太夫是劍術師,神陰流高手。大森六郎左衛門把劍形五式和小笠原流禮法正跪坐姿勢融合發展出拔擊居合,加入英信流而成“大森流”。

林崎流之正統自第十二代起分傳谷村派及下村派二派,下村派至第十六派後絕,谷村派則沿傳至今不斷。

興衰

自古以來劍道和居合道之間的區隔一直是曖眛難分的,日本武士以劍道高手而名留後世的大有人在,而居合道的名人達士卻大都埋名不揚的,但當文明開化後廢刀潮流來襲時,卻都雙雙不能悻免同遭衰退之厄運。直到西南戰爭再度將劍道風氣鼓起,居合道卻已由七十多個流派衰微的僅剩二十幾個流派殘存,甚至只能在大日本武德會所舉辦的大會中,與各種武術混合演武的境地。這段居合道的黑暗期中,將居合道發揚光大的是現代居合道的始祖中山博道先生。博道先生在明治中期潛心於居合道,受教於土佐的細川義昌、森本兔久身兩位名師,修得內外無雙的英信流,再加上自身的創研,從昭和八年起,成立“夢想神傳流”並推廣於世,從此居合道再度慢慢恢復舊觀。

原理

冷兵器時代一般來說面對敵人時要事先將刀從刀鞘中拔出,用來迎擊敵人,居合術恰恰與之相反,以刀不出鞘的姿態來應對敵人。居合術的原理,一般有以下幾種解釋:

1.一般認為,日本刀和刀鞘具有一定弧度,而拔刀術是利用拔刀的這個弧度與刀鞘產生的摩擦力製造一種瞬間的爆發力,以便力求一刀致命。

2.古代日本一般訪客時是跪坐的姿勢(和式房間,當然不會備置椅子了)。而在這種姿勢下:在不拔出刀的狀態下,對方很難精確估計刀的長短,因而無法確定對方能否對自己構成威脅;而自己卻完全清楚對方是否在自己的第一招的範圍之內,因此一旦開戰,我方可以提前把握戰局,使第一招處於有利地位。一般武士練習的刀法都是站立打鬥,而拔刀術(居合術)練習跪坐姿態,在與對方談話言語不和之時,可以在對方沒有防備(或沒有來得及防備)的狀態下瞬間以跪坐姿態直接出招,旨在出其不備。

綜合以上的各種情況可以看出居合術的特點就是強調一招致命。

修煉

應有的準備

居合是從坐姿靜態中,或立姿動態中,拔擊、斬切對方於瞬間獲勝之招術,不像劍道拔刀交劍後才爭取勝敗,而是交劍前已決勝負。

因此,刀的佩帶法,呼吸要領,目視,鯉口(鞘口)之切法左拇指向右前推刀鍔,斬切法、刺突法、受流法(架開法)、擺振法、足的踏法、刀柄握法、拔擊法、殘心、振血、掌內力、軀體運動、收刀法等等要充分反覆修練,鍛鍊強健身體,培養真正精神為目的。

◎服裝

服裝、沒有特別居合用之道衣和褲(劍裙)的關係,採用劍道衣、裙即可。但這是指謂練習和競賽的場面而已,在正式場面演武時,就應穿著紋付(衣)、褲出場。

◎居合帶

居合帶為佩帶刀之關係,有必要使用此物品.穿褲(裙)之前必須綁好居合帶。市面上賣的角帶或使用居合用之帶。結法是相同,綁結角帶的要領,亦有采次頁之圖例的方法。

◎刀

刀最可行的條件,是一開始即使用真刀,或未開鋒之刀較佳。但初入門者,使用合金制模擬刀亦無不可。刀之長度是刀身二尺二寸或三寸,最長是三寸五分為最恰當。標準的長度測量要領是,采自然站立姿勢握住刀鍔附近,自然垂伸右手腕背時,刀尖約能碰著地面的程度為佳。

另有一種基準是從本身高度減去約九十公分的長度為最長限度。

重量是用刀身一公斤左右為適當。使用過後,必須每次清潔污點或水氣,拭擦刀身,塗上薄薄一層油是很重要的保養法。

切記的事項

◎刀柄之握法

大約與握住竹劍的要領同樣,稍離鍔下之緣金,不觸到右手食指而握,兩拳頭(右前左後)間隔大約放進二指或三個指頭程度,然後小指和無名指握緊,其餘指頭要松握。

◎目視

正坐或站立時,基本上,目視四.五公尺前地板上,不凝視一點,而采遠山觀望的要領,把眼睛半開著觀看,但動作中,常注視對手,亦注視被砍斬倒下的對手,唯頭不可俯視的太低。

◎呼吸(吐吶)

採用穩靜緩慢、腹式呼吸。演完每一式招技歸原正坐後,緩慢用腹式呼吸二次調整氣息,約吸滿第三次氣息時開始動作。而且吸進第三次氣息後,至演完一式之前不吐氣,息俟納刀完畢然後才可輕吐。若操演長招技,必須中途換氣時,不使對手發覺在換氣,其要領依各人之修練而有所差異。

◎鯉口之切法(推刀鍔離開鞘口)

右手穩靜緩慢的從刀柄下面往上、由拇指和食指托住刀柄,左手拇指將刀鍔向右斜前稍推,靜捎捎的不使對方感應行動。

◎拔付(拔擊)

刀刃拔出脫離鞘口(鯉口)瞬間橫一文字的最初之一刀,這即居合之生命。拔出速度,起初穩靜緩慢,至中段時變快,及刀尖快脫離鯉口時,如疾風閃光般的快速,依其順序“徐、破、急”之要領拔擊。制先機發揮一刀必殺之銳厲為要。

◎切下(斬下)

受(橫一文字)一擊的對方,完全斬倒制住之一刀。把從對手頭頂,由上段描大圓弧的要領一豎砍斬切下至水月(胸口)的氣魄行施。跪著地時,刀尖離地板約15~20公分,在立委時斬下刀刃要保持水平。

◎血振(振落積血)

斬擊斃敵後,振落付在刃上的積血。其套用技法,像“振落付在雨傘上積水”“傾斜刀尖流落”“右手反掌,向右拂開,以刀尖較刀刃水平低而流落”等三種方法,在振血時要保持充分的殘心意境來行使。

◎殘心

斃敵之後仍然留心對手,以預防垂死的對手,然再襲擊時,立即可反應擊刺對方之絲亳不松卸的身手狀態,從振血到刀歸鞘止,對倒下對手保持隨時可應付的心態。

◎納刀法(收刀法)

一面表示充份的殘心,以腰收納的意境,穩靜緩慢,從鍔元,確實收入。不可圖想,以急忙或優美姿態及只用手腕的收法。要持著刀的右手和握著鞘口之左手,配合到恰好的要領歸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