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在古老的文化記載中,里腥掛子分“清掛子”與“挑將漢兒”。“清掛子”就是江湖藝人在市場裡、廟會裡拉場子撂地兒,淨指著打把式賣藝掙錢,如若在打把式賣藝中還帶賣膏藥之類的東西,那就只能叫“挑將漢”。在掛子行里的各種生意,就屬挑將漢的這種買賣最難做。第一是幹這行生意得“人兒壓住點兒”(身軀高大,相貌魁梧,往場內一站,鎮得住人);第二得練過些年“尖掛子”,或是會使幾樣兒“樣色”,然後才能做得了這種生意。
挑將漢的人們所練的,都是半尖半腥的掛子。惟有鏢行的人練的把式,才是尖掛子。凡是練武的人將武藝練成了,無論是保鏢去,護院去,得重新另學闖江湖的行話,把行話學好了,才能出去做事。
出版背景
看來無論到了什麼時候,做人還是有點真本事的好。打把式賣藝的和做鏢師的同樣是練武出身,但是因為“挑將漢”、“清掛子”的功夫多為不實用的“花架子”,因此被江湖中人稱做“里腥”,而鏢師這種有真武藝的人,則被尊稱為“尖”,可見“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