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花桂

少花桂

少花桂又名岩桂、香桂、三條筋、香葉子樹、臭烏桂……屬於樟科樟屬。為小至中喬木,高3—14米,胸徑達30厘米;樹皮黃褐色,具白色皮孔,有香氣。分布於湖南西部、湖北西部、四川東部、貴州、廣西及廣東北部。

基本信息

概況

所屬卷:Cinnamomum Trew
所屬科:Lauraceae
中文名:少花桂
其它中文名:岩桂、香桂、三條筋、香葉子樹、臭烏桂(四川),臭樟(貴州),土桂皮(廣西).

文獻來源:

Cinnamomum pauciflorum Nees(1831),(1836);Meissn.(1864);Hook.f.(1886);Y.Momiyama(1971).
Cinnamomum recurvatum(Roxb.)Wight(1839)*;Hand.-Mazz.(1931);LiouHo(1934);Lee(1935);Allen(1939);Laurus recurvata Roxb.(1824).

描述欄位:

少花桂少花桂
小至中喬木,高3—14米,胸徑達30厘米;樹皮黃褐色,具白色皮孔,有香氣。頂芽卵珠形,小,長約2毫米,芽鱗堅硬,外面略被微柔毛。枝條近圓柱形,具縱向細條紋,無毛,幼枝多少呈四棱形,近無毛或略被極細微柔毛。 葉互生,卵圓形或卵圓狀披針形,長(3.5)6.5—10.5厘米,寬(1.2)2.5—5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內卷,厚革質,上面綠色,多少光亮,無毛,下麵粉綠色,晦暗,幼時被疏或密的灰白短絲毛,老時毛被漸脫落至無毛,三出脈或離基三出脈,中脈及側脈兩面凸起,側脈對生,自葉基0—10毫米處生出,向上弧升,近葉端處消失,其上尚有少數斜向而在葉緣之區域網路結的支脈,橫脈兩面多少明顯,細脈在放大鏡下多少網結狀;葉柄長達12毫米,腹凹背凸,近無毛。圓錐花序腋生,長2.5—5(6.5)厘米,通常短於葉很多,3—5(7)花,常呈傘房狀,總梗長1.5—4厘米,向上伸長,兩側壓扁,與序軸疏被灰白微柔毛。花黃白色,長4—5毫米,花梗長5—7毫米,被灰白微柔毛;花被兩面被灰白短絲毛,花被筒倒錐形,長約1毫米,花被片6,長圓形,近等大,長3—4毫米,先端銳尖;能育雄蕊9,花絲略被柔毛,第一、二輪雄蕊長約2.5毫米,花葯卵圓狀長圓形,與花絲近相等,藥室4,內向,花絲無腺體,第三輪雄蕊長約2.8毫米,花葯長圓形,長約為花絲之半,藥室4,外向,花絲扁平,上部稍上方有一對具短柄的圓狀腎形腺體,退化雄蕊3,位於最內輪,長1.7毫米,先端心形,具長柄;子房卵球形,長約1毫米,花柱彎曲,長約2毫米,柱頭盤狀。果橢圓形,長11毫米,直徑5—5.5毫米,頂端鈍,成熟時紫黑色,具栓質斑點;果托淺杯狀,長約3毫米,寬達4毫米,邊緣具整齊的截狀圓齒;果梗長達9毫米,先端略增寬。花期3—8月,果期9—10月。

分布及生境:

產中部至東北部;生於石灰岩砂岩上的山地或山谷疏林或密林中,海拔1800—2200米。分布於湖南西部、湖北西部、四川東部、貴州、廣西及廣東北部。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樹皮及根入藥,功能開胃健脾及散熱,可治腸胃病及腹痛。枝、葉尚含芳香油,據四川筠連報導,含芳香油約35%,油的主要成分為黃樟油素,其含量高達80—95%。
少花桂少花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