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鐮刀菌)根腐病

小麥(鐮刀菌)根腐病

小麥(鐮刀菌)根腐病, 又稱小麥根腐葉斑病或黑胚病、青死病等。分布在全國各地,東北、西北春麥區發生重,黃淮海冬麥區也很普遍。全生育期均可引起發病,苗期引起根腐,成株期引起葉斑穗腐或黑胚。成為我國麥田常發病害,發病率205—60%,減產10%—50%或更多。

病原

苗期染病種子帶菌嚴重的不能發芽,輕者能發芽,但幼芽脫離種皮後即死在土中;有的雖能發芽出苗,但生長細弱。幼苗染病後在芽鞘上產生黃褐色至褐黑色梭形斑,邊緣清晰,中間稍褪色,擴展後引起種根基部、根間、分櫱節和莖在部褐變,病組織逐漸壞死,上生黑色霉狀物,最後根系朽腐,麥苗平鋪在地上,下部葉片變黃,逐漸黃枯而死。成株期染病 葉片上出現梭形小褐斑,後擴展為長橢圓形或不規則形淺褐色斑,病斑兩面均生灰黑色霉,病斑融合成大斑後枯死,嚴重的整葉枯死。葉鞘染病 產生邊緣不明顯的雲狀斑塊,與其連線葉片黃枯而死。小穗發病出現褐斑和白穗。

病原 Fusarim graminearum Schw.稱禾穀鐮孢、F.avenaceum (Fr.) Sacc.稱燕麥鐮孢、F.culmorum (W.G.Smith) Sacc.稱黃色鐮孢。是多元性複合侵染的病害。黑龍江檢測出5種真菌,其中蠕孢占77%,鐮刀菌占23%。重慶地區小麥根腐病病菌種類較多,重慶植保站和西南農大在當地巴麥18和綿陽11號病組織和帶菌種子上分離出Fusarium oxysporum(尖孢鐮孢)、F.moniliforme(串珠鐮孢)、F.culmorum(黃色鐮孢)、F.graminearum(禾穀鐮孢)、Botrytis cinerea(葡萄孢)、Gerlachia nivalis(雪腐格氏霉)、Alternaria triticna(鏈格孢)、Rhizopus nigricans(根霉)等11種。回接後致病力強的有黃色鐮孢、尖孢鐮孢、串珠鐮孢、雪腐格氏霉、鏈格孢、葡萄孢菌等,均可引起冬小麥根腐病。

內蒙西部春麥區主要病原有Fusarium sp.稱鐮刀菌、Rizoctonia sp.稱絲核菌和Bipolaris sp.稱平臍蠕孢根腐菌、Gaeumanomyces sp.及Alternaria sp.等,引致春小麥根腐病。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體和厚垣孢子在小麥、大麥、黑麥、燕麥、多種禾本科雜草的病殘體和土壤中越冬,成為翌年小麥根腐病的初侵染源。該菌在土壤中存活2年。生產上播種帶菌種子也可引致苗期發病。幼苗受害程度隨種子帶菌量增加而加重,安侵

染源多則發病重;在種子帶菌為主的條件下,種子被害程度較其帶菌率對發病影響更大;播後溫度由10℃上升到20℃時,該病分生孢子萌發快,萌發率高,高於22℃萌發率明顯下降,35℃停止萌發。菌絲生長溫限4—37℃,菌絲生長pH範圍為pH2.7—10.3,產孢溫限11—35℃,適溫為20—24℃。生產上土壤溫度低或土壤濕度過低或過高易發病,土質瘠薄或肥水不足抗病力下降及播種過早或過深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地選用適合當地栽培的抗根腐病的品種,春小麥可選用龍麥23號、龍輻麥7號。冬小麥可選用西農881、秦麥2號、12號,西農1376等抗根腐病品種。種植不帶黑胚的種子。

(2)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麥收後及時耕翻滅茬,使病殘組織當年腐爛,以減少下年初侵染源。

(3)採用小麥與豆科、馬鈴薯、油菜等輪作方式進行換茬,適時早播,淺播,土壤過濕的要散墒後播種,土壤過乾則應採取鎮壓保墒等農業措施減輕受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