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營村

小陳營村位於河南省新野縣城西北20公里,距上莊鄉政府機關駐地西北7公里的鄧新交界處。東隔礓石河與柳坡行政村相望,西與鄧州市汲灘鎮相接鄰,南連彭橋行政村,北與陳家道行政村接壤。東西寬2公里,南北長2.5公里。

基本信息

建置沿革

村委會駐小陳營。小陳營村轄小陳營、上河、靈官殿、袁莊、王欽5個自然村。小陳營明未,陳洪勛從今鄧州市劉營遷此定居,時因戶少故名。王欽清後期王欽從鄧縣五龍廟遷此地居,以人名代村名。袁莊清後期袁姓由今鄧州市白牛遷此定居,以姓定村名。靈官殿明中期趙姓居此,因礓石河東岸有一趙莊故名,後因村東有座靈官廟,商旅行人多焚香住宿殿內,久之以靈官殿代村名。曾改名為和平村。1981年復名靈官殿。上河傳明末李、王、孫三姓居此,時孫姓戶多,取名孫家。1950年治理礓石河時,於村南修座退水閘,因村莊位閘北,故易名上河。1948年,小陳營村屬鄧北縣白牛區汲灘鄉,1950年屬新野縣王集區馬集鄉。1951年屬王集區賈莊鄉。1958年屬王集公社彭橋大隊。1975年和彭橋大隊分開,屬上莊公社為小陳營大隊。1984年屬上莊鄉為小陳營村委會。

人口民族

2003年,村委轄五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430戶,1589人。其中,男809人,女780人。全部為漢族。村計畫生育率99%,綜合節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總人口中,國小以下文化程度18%,中學文化程度75%,高中文化程度3%。有陳、王、楊、李、張、劉、柳、史等54個姓氏。

自然狀況

小陳營地處新(野)鄧(州)兩縣市交界處,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土質為黑粘木。環鄉柏油路橫貫南北,交通便利。水利資源豐富。植物資源繁多,除寒熱帶外,任何植物都適宜種植。家邊、溝邊、路邊、河邊的蒲公英、野菊花、車前草、構杞、千年見、地骨皮、茵陳、何首烏、防風、香附、蒼耳 、益母草、豬牙草、旱連草、絞股藍等上百種中草藥隨處可見。

主要經濟

新中國成立後,農村經濟得到全面發展,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生產力得以徹底解放,經濟發展較快。1978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6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5元。1993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26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00元。2003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340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3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50元。農 業 經 濟作物種植 全村有耕地2452畝,人均1.6畝。20世紀70年代,農村以生產隊為基礎,糧食產量低,農民生活以紅薯、紅薯乾(面)為主,當時,流行著“前院到後院,都是紅薯面”的順口溜。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糧、棉、油產量一年比一年高。全村以小麥、棉花、花生、玉米、大豆為主,間有綠豆、紅薯、芝麻等。1978年,全村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010畝,總產78.2萬公斤,畝產260公斤;棉花種植面積450畝,總產2.3萬公斤,畝產50公斤。1993年,全村糧食種植面積3200畝,總產86.4萬公斤,畝產270公斤;棉花面積900畝,總產8.1萬公斤,畝均90公斤。2003年,全村糧食種植面積3400畝,總產95.2公斤,畝產280公斤;棉花種植面積1100畝,總產2.225公斤,畝產皮棉74.5公斤。2001年起,先後在所轄區域種植速生楊樹1萬6千株。

畜牧養殖

解放前至1958年,畜牧養殖為戶養戶有,1958年人民公社後為隊養隊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畜牧養殖逐步向產業化、規模化、品種化發展。1993年,全村大牲畜、豬、羊、家禽存欄量分別為110頭、605頭、458頭和1757隻,肉類總產量44噸,禽蛋產量38噸。2003年,全村有養牛專業戶5家,牛存欄量150頭,生豬350頭,羊700隻。養牛專業戶陳喜安,養牛15頭,年收入2萬6千元。養豬專業戶袁德良,年養豬50頭,收入2萬元。村坑塘水面102畝,年收入30餘萬元。特別是養魚專業戶陳金迎,每年收入達1萬多元。在專業戶的帶動下,養殖業迅猛發展,經濟效益逐年提高。

農業機械

解放後,靠牛拉犁耕地,牛拉車運輸,逐步由機械所取代。1978年,全村有手扶拖拉機2台,電動機、柴油機25台,農用水泵15台。1993年,有手扶拖拉機45台,四輪拖拉機6台,農用水泵45台,脫粒機5台,彌霧機4台。2003年,全村有手扶拖拉機270台,四輪拖拉機8台,農用水泵280台。村耕、種、犁、耙、收基本實現了機械化。

農田水利

該村東靠礓石河,西臨湍河、趙河歷史上一直是大雨大災,小雨小災,水患不斷。建國後,黨和政府重視水利建設,兩次疏通礓石河,改道梁子溝,加固整修河堤,修建橋樑,規劃方塊田,開挖排水溝,平整土地。並在礓石河修防洪泄水閘2處。有效控制了洪水災害。打機井58井,實現了雨澇能排,天旱能灌。

社會事業

建國前,村無國小。1950年在靈宮廟建一座國小。1969年改為九年一貫制學校。建校後三移校址。1979年,礓石河、趙河發洪水,校舍全部倒塌,由原來的土木結構重建成磚木結構。1993年,將磚木結構房改建成磚混結構房。並對校園進行了硬化和綠化。在校學生達360名。學生入學率達100%,鞏固率99.5%。村十分重視科技興農工作,先後多次聘請省、縣、鄉科技人員為村民傳授科技知識,指導村民種植、養殖、施肥、用藥以及政策法規、計畫生育、婦幼保健等知識,受益人達3000多人次。科技知識的普及,棉花、玉米改過去的大田直播為育苗移栽和地膜覆蓋,提高了產量、品質、增加了效益。科學使用化肥,合理配用農藥及化學除草技術得到全面普及和套用。科學技術減少農民勞動量和勞動強度,使農民提高了收入。
建國後,村先後組建了秧歌隊,曲劇團、文藝宣傳隊和電影放映隊。2003年,村有電影放映機一台,投影機一台,還有青年之家圖書室等,廣播電視入戶率達95%。
建國前,村少醫缺藥,解放後,醫療衛生事業有了較大發展。1978年村有衛生所1個,醫務人員3名。1993年,衛生所發展到3所,醫務人員增加到7人。2003年實行了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村民看病難的問題得到解決。

村民生活

解放前,村民們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吃的是糠菜飯,穿的是破爛衣。解放後,經過土地改革和生產互助,村民生活有了改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經濟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93年,村民人均占有糧食350公斤,細糧比例占65%。2003年,人均占有糧食450公斤,細糧比例占95%。蔬菜、禽蛋、肉類消費量大幅度增加。個人儲蓄不斷上升。住房質量由原來土坯牆薄扎瓦的磚木結構發展為磚混結構樓房。由70年代的人均12平方米提高到2003年的30平方米。穿衣由過去單一的黑、白、藍布衣變為色彩豐富、款式新穎的中、高檔服裝。村民擁有腳踏車、機車、洗衣機、電冰櫃、電話、電視機、手機數量逐年上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