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鄉

小陳鄉

小陳鄉以紡織業為主,有入統工業企業3家。2007年以來,全鄉共實施100萬元以上項目5個,完成投資36049.7萬元,入統工業總產值完成900萬元。

基本信息

簡介

小陳鄉小陳鄉
位於縣城西北8公里處,轄7個行政村,總面積29.8平方公里,孝義河自西向穿過北境,耕地3.6萬畝,土質為輕壤,適宜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等農作物和經濟作物,工業主要以建材、油氈、軋花等為主。今後將發展綠色無公害蔬菜的種植。小陳鄉位於河北省 蠡縣縣城西北8公里處,轄7個行政村,總面積29.8平方公里,孝義河自西向穿過北境,耕地3.6萬畝,土質為輕壤,適宜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等農作物和經濟作物,工業主要以建材、油氈、軋花等為主。[2][9]

工業

以紡織業為主,有入統工業企業3家。2007年以來,全鄉共實施100萬元以上項目5個,完成投資36049.7萬元,入統工業總產值完成900萬元。

農業

小陳鄉土質為輕壤,適宜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等農作物和綠色無公害蔬菜,為典型的農業鄉。近年來,小陳鄉緊緊扭住農業結構調整不放鬆,以無公害大蔥、脫毒馬鈴薯和蘆筍為重點,以"慶豐"牌無公害蔬菜為龍頭,以無公害蔬菜產業協會為依託(2005年全市"一建雙帶"現場會在小陳召開),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2007年全鄉農業總產值完成7358萬元。2008年全鄉無公害大蔥種植面積增加到1.1萬畝,蘆筍增加到3000畝,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

歷史沿革

1957年建小陳鄉,1958年屬鄭村公社,1961年析置小陳公社,1984年復改鄉。1997年,面積26.8平方千米,人口2.1萬,轄小陳村、顏莊、大埝村、北大留、張村、張村營、南大留7個行政村。 [7]

轄區代碼

130635200:~200 小陳村 ~201 顏莊村 ~202 張村 ~203 張村營村 ~204 大埝村 ~205 南大留村 ~206 北大留村[7]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8] 總人口 22617
男 10989
女 11628
家庭戶戶數 5444
家庭戶總人口(總) 21604
家庭戶男 10804
家庭戶女 10800
0-14歲(總) 4617
0-14歲男 2442
0-14歲女 2175
15-64歲(總) 16213
15-64歲男 7785
15-64歲女 8428
65歲及以上(總) 1787
65歲及以上男 762
65歲及以上女 102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1040

農業發展

小陳鄉是一典型農業鄉,在建設文明生態村中,該鄉立足鄉情,確定了以發展生態經濟為重點,三年建成無公害示範鄉的目標。他們組織鄉村幹部和種植能手到北京、山東、定州等地參觀學習,投資15000元對全鄉1萬多畝耕地進行環評認證,試驗田裡的1000餘畝蔬菜也通過了省農科院無公害認證。鄉政府還拿出4萬元幫助部分農戶解決資金困難,對帶頭搞農調的給予政策上的幫助,同時邀請大專院校和省市科研單位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傳授技術知識。在示範戶引導和政府各部門扶助下,該鄉的無公害大蔥由去年的1000畝迅速發展到5000多畝,並新增無公害蘆筍500畝,脫毒馬鈴薯1000畝,蘑菇大棚也增至100多個,全鄉經濟作物與糧食作物占地比例達到7:3。[3]

歷史沿革

1975年成立小陳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46.4平方千米,人口2.6萬人,轄小陳、靳老、東王莊、南袁莊、大齊、小齊、江曲、司馬、於村、睢老莊、前馬立廂、後馬立廂、前張塢、中張塢、後張塢、西賈、東賈、大阮莊、史莊19個行政村。[5]

境內地理

小陳鄉地勢平坦,為黃河沖積平原,黃泛區中心,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高度在64—65米之間。境內主要河流有賈魯河及尉扶河,賈魯河縱貫鄉境的西部邊緣,為小陳南曹兩鄉的分界河,過境長9公里;尉扶河發源於張市鄉,經小陳的東北部邊緣南下過永興入扶溝,過境長4公里,其支流賈黎溝發源於該鄉的中部地區。全鄉大部分面積屬尉扶河流域。[4]

產業結構

 農業 境內土壤屬潮土類,分淤土、兩合土兩個土屬,潛在肥力高,保水性強,盛產小麥、棉花、玉米、大豆等,為尉氏縣糧棉主要產區之一。麥棉播種面積分別占耕地面積的88.7%和54.6%。1988年全鄉農作物復播面積達90609畝,複種指數為182.7%,糧食總產1364.8萬公斤,人均產糧562公斤,農業總產值1382.7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4.6%。 林業 桐、楊、榆為境內主要樹種,間有蘋果及其它經濟林,以農桐間作、四旁植樹、農田林網為主要營造方式。全鄉林木覆蓋率為14%,其中農桐間作20757畝,農田林網12043畝,四旁植樹47.8萬株,活木蓄積量61450立方米,果林面積6155畝(蘋果),年產果品139.1萬公斤,1988年林業總產值22.3萬元。 養殖業 傳統家畜家禽仍為家庭主要養殖品種,全鄉大家畜存欄4298頭,其中牛2694頭,馬408匹,驢532頭,騾664匹。生豬存欄6311頭,羊4521隻,家禽3.85萬隻,兔1500隻,蜂210箱,牧業年收入120.2萬元。近期出現養魚專業戶4家,漁業年收入150萬元。 工副業 小陳鄉的工業起步較晚,隨著鄉政府的誕生建起了農機修造廠,逐步發展為農修廠、麵粉廠、加工廠、花炮廠四家,除花炮廠受季節影響虧損外其它三廠產銷情況良好,聯營及個體企業發展到570家,主要從事農副產品加工、工藝美術、建築、飲食服務、木業、鐵業、磨麵、打油等行業,1988年副業收入3.7萬元,工業總產值1150.3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45.4%。 商業 鄉內設供銷社、外貿、農機、糧食等國營集體商業機構,供銷社1988年純購進額111萬元,純銷售額211萬元,利潤5000元。個體商戶180家,從業人員260人,年創利潤27.8萬元。同時為了拓寬商品流通渠道,自1985年始每逢農曆的二、五、八日在小陳設綆會一處。 水利 境內水利資源豐、富,水利條件良好。五十年代後期修築的引黃東三南乾渠水利工程穿越鄉境的西部和南部,仍發揮著巨大的效益,灌溉渠道縱橫交錯,機井星羅棋布遍布全境,共有支渠5條,長22.5公里,建水閘20座,打機井924眼,已配套832眼。並對賈黎溝、尉扶河等排水溝渠進行開挖和整治,基本能達到旱澇保豐收。全鄉有效灌溉面積達4.28萬畝,占耕地面積的86,3%,其中旱澇保收田面積3.6萬畝,占耕地面積的72.6%。[4]

基礎建設

 文化 鄉設廣播站一個,全鄉有線廣播喇叭入戶率達100%。1981年建起鄉文化站,1982年改鄉電影隊為電影管理站,集體個體電影隊15個,年放映電影1070場,觀眾達10.7萬人次。另有業餘獅子隊2班40人,紙紮2組6人,三弦書1人,墜子書3人,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創作人員22人。 教育 全鄉共有國中兩處14班,學生693人,國小15處83班,學生2368人,幼兒班32班,學生751人,中國小教師285人。1987年民眾集資108萬元又新建國中一處,大大提高了中學生入學率,全鄉國中入學率達91%,國小入學率達99.8%。經市縣驗收已達到無文盲鄉標準。 衛生 1975年始組建小陳公社衛生院,臨時借用民房,1978年建成建築面積870平方米的鄉衛生院門診部和病房,全院共有醫務人員20人,內設13個科室,18張病床,能治療一般常見病。村衛生室及個人診所39個,鄉村醫生46人。  交通運輸 境內土公路縱橫交錯,有主要土公路3條,長11公里。1984年在國家協助的基礎上民眾集資修築小陳至小寨(鄭州至周口公路)柏油路面一條,已形成了村村能通汽車的公路網路,運輸車輛特別是個體運輸車輛增長較快,共有25部,其中大客車l輛,小客車1輛,客運三輪車8輛,貨車7輛,貨運拖拉機8輛,運輸業年收入15萬元。 [4]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