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虉草

小虉草

小虉草 Phalaris minor 隸屬於禾本科虉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地中海地區,20世紀70年代引進,在江蘇,浙江、福建等省及長江中下游一些地區種植,長勢良好。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小虉草虉草

一年生草本。鬚根稠密,入土較深。具根狀莖,黃棕色,稈直立,光滑,成熟期高達100—160cm。葉鞘長於節間;葉舌膜質;葉片長15—23cm,寬0.6—1cm,扁平,嫩綠色。圓錐花序長5—8cm,小穗排列緊密,每小穗含2小花,僅一花可孕,翼狀,長0.5—0.6cm。穀粒卵形,黃褐色,長0.3—0.4cm,寬0.15—0.2cm。染色體x=7,4x=28。

地理分布

原產於地中海地區,在歐洲諸國及澳大利亞、阿根廷、烏拉圭均有種植,我國於20世紀70年代引進,在江蘇,浙江、福建等省及長江中下游一些地區種植,長勢良好。

生物特性

小虉草小虉草

性喜涼爽而濕潤的氣候,在南京秋播的抽穗期為4月30日至5月19日,邊抽穗邊開花,盛花期5月13日至27日,一穗上開花順序自上向下地進行,每穗開花期為1周左右,花粉多,自5月31日至6月11日種子陸續成熟。早春生長緩慢,在抽穗前開始猛長。適宜在較肥沃而潮濕的土壤上種植。耐旱性較好,耐寒性較差,絕對低溫在零下6℃時即受凍害,但地上部分受凍枯萎後,根狀莖上的芽可在翌春再生,故在淮北地區種植,雖冬季枯萎仍能收到較高的產量。

套用價值

株叢葉量豐富,草質柔嫩,為家畜及草魚所喜食,可青飼或曬制乾草,秋播的在4月可以放牧,但因含有植物鹼類毒素,幼嫩期對牲畜特別是馬易於中毒,放牧不宜過早過量。作為青刈用,可在開花前2周刈割第一次,留茬稍高,以利下部分櫱枝抽出,於盛花期刈割第二次。由於發育晚而草質嫩,在南京最後次刈割可延至一年生黑麥草之後,以填補5月中、下旬飼料不足的空缺。小虉草蛋白質含量較高,乾物質含量為14.5%—15.7%,粗蛋白質則為9.69%—13.44%。

小虉草小虉草

栽培管理

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播種期以10月中旬為宜,過早易受凍害。種子千粒重為1.2–1.3g,每畝播種0.5kg,條播行距35–40cm。除施用肥外,早養宜結合除草重施氮肥。小虉草可以和箭筈豌豆混播,每畝播種量0.5kg,加播箭筈豌豆種子2.5kg,則可減少追肥的施川量。小虉草易於倒伏,故收種的應以施基肥為主,要控制追肥用量。穗子成熟後易散落損失,故約有70%穗子上部發黃時即可抓緊收穫,畝產種子可達25–50k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