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 凌:超出,高於 杜荀鶴(844~906),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

作者簡介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曾數次上長安應考,不第還山。當黃巢起義軍席捲山東、河南一帶時,他又從長安回家。從此“一入煙蘿十五年”(《亂後出山逢高員外》),過著“文章甘世薄,耕種喜山肥”(《亂後山中作》)的生活。後游大梁(今河南開封),獻《時世行》10首於朱溫,希望他省徭役,薄賦斂,不合溫意。他旅寄僧寺中,朱溫部下敬翔,勸說他“稍削古風,即可進身”,因此上頌德詩三十章取悅於溫。

原文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
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
直待凌雲始道高。

注釋

漸:逐漸,一點一點地
凌:超出,高於
始:才,開始
道:說,稱
時人:指普通的人

譯文

小松剛出土,路邊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沒在深深的草堆里。
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腳底下,可現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
但那時有人不認識這些能夠高聳入雲的樹木,
一直等到這些凌雲樹長高長大才說它高。

賞析π

這是一首典型的、寓意深長的托物諷喻詩。頭一二句,極其生動地刻畫出了松樹小時的特性、以及它在不被關注的環境中漸漸成長的過程。它剛剛出土時,被周邊的雜草深深地掩蓋著,儘管不被人識,它依然表現出了特異的品格,一個“刺”字,就把它的不同凡俗的特質鮮活地表現了出來:周邊柔弱的雜草們怎么能和它相比呢?它的自強不息、不畏困苦、奮發向上的品質也是它們根本無法企及的。經過它自己不懈的努力、頑強的拼搏,“而今漸覺出蓬蒿”,是說慢慢地慢慢地它已經嶄露頭角,比那些不能成大器的“蓬蒿”要高出了一籌。三四句的議論,既是一種諷刺和鞭笞,也是一種感慨和願望。它諷刺的是社會對小人物的成長缺乏關注與培養,大人物往往不能慧眼識人,在小人物還胸懷凌雲志的時候便將他選拔出來,感慨的是,為什麼總是在小樹長成參天大樹後才能被人發覺與接納,為什麼不能有伯樂,在其弱小的時候便將它們挖掘出來呢?這首詩也是作者借用“小松”來哀嘆自己 。

作者

杜荀鶴(844~906),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曾數次上長安應考,不第還山。當黃巢義軍席捲山東、河南一帶時,他又從長安回家。從此“一入煙蘿十五年”(《亂後出山逢高員外》),過著“文章甘世薄,耕種喜山肥”(《亂後山中作》)的生活。後游大梁(今河南開封),獻《時世行》10首於朱溫,希望他省徭役,薄賦斂,不合溫意。他旅寄僧寺中,朱溫部下敬翔,勸說他“稍削古風,即可進身”,因此上頌德詩三十章取悅於溫。溫為他送名禮部,得中大順二年(891)第八名進士(《鑒誡錄》)。得第後次年,因政局動亂,復還舊山,田頵在宣州,很重視他,用為從事。天復三年(903),田頵起兵叛楊行密,派他到大梁與朱溫聯絡。田頵敗死,朱溫表薦他,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患重疾,旬日而卒。其詩語言通俗、風格清新,後人稱“杜荀鶴體”。部分作品反映唐末軍閥混戰局面下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悲慘遭遇,當時較突出,宮詞也很有名。
荀鶴才華橫溢,仕途坦坷,終未酬志,而在詩壇卻享有盛名,自成一家,善長於宮詞。因長期置身於九華山懷抱,吟詠九華山面貌的詩篇甚多,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客居他鄉寫的《秋日懷九華舊居》流露出棄官歸隱九華的心情和身在異地戀鄉之苦。在《自江西歸九華有感》、《題所居村舍》和《山中寡婦》等詩篇中揭露了社會政治昏暗,酷吏殘忍、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與呼聲,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
杜荀鶴是晚唐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提倡詩歌要繼承風雅傳統,反對浮華,其詩作平易自然,樸實質明暢,清新秀逸。著有《唐風集》(十卷),其中三卷收錄於《全唐詩》。
因為年輕儘管滿腹經綸依然無人賞識的命運不公,還表達了一種希望有人提攜的心跡很讓人感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