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據《劉氏家譜》載:“吾先祖復初,於明洪武年間知新泰縣任滿,卜居邑東贅山之陰河莊,後繁居非一處也。始祖諱自榮自孫家莊岸頭卜居上峪莊。”以地貌與東村對應,取名小上峪(《沂源縣誌》載)。作為村莊,建村說法不一,或曰辛、段兩姓建村,或曰王姓建村。後王姓沒有後裔,失傳,衰落。
沿革
建國前小上峪隸屬蒙陰縣;民國初年(1912年)為蒙陰縣北一區,歷山社;1939年在黃莊一帶成立人民政權屬蒙陰縣管轄;1940年歸新泰縣管轄;1941年又劃歸蒙陰縣管轄;1942年劃歸博萊縣,全稱山東魯中行署博萊縣張黃區,並將新泰縣大上峪、小上峪劃歸張黃區;1944年7月博萊縣撤銷,復歸蒙陰縣;1945年張黃區解放,劃歸沂源縣為第六區;1957年撤區設鄉,為黃莊鄉;1958年成立黃莊人民公社;1985年撤區設鄉鎮,為黃莊鎮所轄;1991年劃歸萊蕪市,隸屬黃莊鎮;1993年,萊蕪升為大市,設鋼城區,小上峪村屬鋼城區黃莊鎮至今。
地理環境
小上峪地處山區,東鄰大上峪村,南、北、東三面環山,西部地勢較平坦。原以農業為主,兼營林果業,由於產業結構調整,該村現以種植業為主,林果業已形成相當大的規模。村北有一條新華廠建廠時修的柏油馬路,西接205國道,東與黃新路連線,並與各村機耕路相連,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為發展商品經濟創造了有力條件。村南有一條河流,名曰石河子,從東峪、灰菜峪發源流經大上峪,沿村南向西流經宋家莊匯入汶河,屬季節性河流。
發展
小上峪村1953年就有變工組;1954成立互助組,全村有4個互助組,張健平任大隊長;1955年成立初級社,分4個生產隊、一隊張敬來、二隊董西河、三隊初學孝、四隊王培龍負責。該年在村東馬家林整地50畝,有900多人次參加,全村有1599畝地,產糧19201斤,時有162戶,793口人,牛55頭,羊182隻,生豬165頭,母豬60頭,驢2頭。
1957年進入高級社,王夫安任書記,石玉祥任社長。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開始大躍進,小上峪有6個生產隊,成立了6個食堂,社員開始吃食堂。小上峪村西靠交通要道(二O五國道),歷來是兵家交戰的地方。小上峪人民有著光榮的、不屈不撓的革命傳統。戰爭年代曾抵禦了敵人的一次次侵擾。
劉長春,劉子升之子,抗日戰爭前小上峪第一名共產黨員。在父親的影響下,他積極投身於革命。當時擔任大、小上峪片“動委會”主任,配合黨開展城下工作,組織發動村民開展對敵鬥爭,並發展黨員多名,有初立深、吳希純、劉慎民、劉慎儉、劉丙學等人。
民國時期,土匪陳三坎經常侵擾小上峪村進村燒殺搶掠。村民扶老攜幼,四處逃難,逃至十幾里外的青冶行村,村中空曠無人,雜草叢生,滿目荒涼,苦不堪言。有一次土匪進村一把火點燃董、劉兩片住宅,燒毀半個村莊,慘不忍睹。再次是村民逃到青冶行,土匪追到村里,村中56頭牛幾乎全部被搶走,只剩一頭花母牛。為了保衛家園,打擊土匪,黨派人進村開展工作發動村民對匪鬥爭,成立抗匪組織,取名“紅槍會”,有力地打擊了土匪。張見平,“紅槍會”骨幹分子,在對匪鬥爭中英勇頑強,用自製槍彈,打死一名土匪,名聲大震。
1939年,日寇侵入萊蕪、新泰,在寨子安設據點,修建碉堡,從此小上峪村不得安寧。小上峪村距敵人據點只有5華里,是日寇踐踏最嚴重的村莊之一,該村十幾個人死在日軍的屠刀下。
1940年9月9日,村黨小組成員吳希純、劉慎敏,由於叛徒告密被抓,關入日本人據點。在敵人挖眼、割舌的酷刑之下,他們寧死不屈,守口如瓶,保護了黨的組織及戰友的生命。最後,日寇殘忍地把兩人活埋沙灘,他們英勇就義。族人知道被殺訊息,當晚避開敵人的哨崗,搶回屍體埋在村中。
1942年7月12日,日本人在村燒殺掠搶,又製造了一起害民’慘案。這天日本人殺害村民多人,武老媽媽(無後代)被敵人用刺刀穿死。吳修義之妻懷抱周歲的女兒同時被刺死;初豐孔父親及劉春遠的妹妹被敵人用搶打死。村中哭聲連天,一片恐怖。日寇的罪惡行徑,激起了村民的無比憤慨,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成立了游擊隊,借有利的地勢,與敵人周旋鬥爭,狠狠地打擊了敵人。I943年正月十六日青楊崮戰鬥:這天,日本人進村抄莊,得到訊息後,在黨的秘密組織下,游擊隊把敵人堵在村西,未能進村,並引誘敵人進入我方埋伏圈中青楊崮。經過一場激戰,日本人死傷慘重,敗退。我方損失很小,只有司務長劉長更同志受傷。指揮本次戰鬥的是八路軍指導員盧尹華。臥牛山戰鬥。日寇的侵略行徑,激起了村民的極大憤慨。日寇占據村西臥牛山寨,居高臨下,侵擾該村,自衛隊、民兵連與縣大隊協作,主動發起進攻。經過一個小時的激烈戰鬥,摧毀敵人的據點,趕跑了敵人,保衛了家園。解放戰爭時期,村民與國民党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並配合主力部隊參戰,取得了一次次勝利。孟良崮戰役,該村民兵隨軍支前,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小上峪村民,舍小家、顧大家,積極報名參軍。1946年大動參,該村一次報名參軍14名(當時全村只有四五百口人)。他們的字是:吳修道、王夫安、劉丙武、劉春遠、王夫全、孫樹德、肖光舉、吳連起、吳連奎、董立合、張建平、劉彥俊、徐志永、肖光山。其中,年齡最大的是吳修道,已40多歲。打萊蕪戰役時,本村吳修業參戰,光榮犧牲在戰場上,現萊蕪戰役紀念館載入這位英烈的名字。
“農業學大寨”時期,村中改河、治水、造田,在村西治水造田150餘畝,挖開小紅山改河造田20餘畝,村南疏直河道造田56畝,建蓄水池一個。
要治窮,先治水。1979年,全村村民在南山建小型水庫一座,總庫容量為30萬立米,修水渠1000米,擴大水澆面積24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