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小學生的生長發育逐漸減慢,但至國小高年級時又進入人生第二次生長發育加速期。此時智力發育迅速,學習緊張,體力勞動增加,故對營養要求仍較高,尤其是國小進入生長突增期,對營養要求更高。
注意事項
1、營養需要,
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每日能量供給量7~9歲為2200千焦,10~12歲男生為2600千焦,女生為 2340千焦。蛋白質的需要量隨活動能力增加和肌肉發育程度而增多,7~10歲為每日60克,10~13歲為70克,應保證獲得優質蛋白質,其供能應占總能量的12%~14%。由於骨骼生長迅速,對礦物質尤其是鈣的需要量甚大,其他微量元素如鋅、鐵、銅等及各種維生素也必須攝入足夠量。脂肪攝入量不宜過高,其所供能量約占能量的25%~30%,其中1/2來自植物油。
2、膳食的多樣化和合理平衡,
並保證足夠的量。根據季節及供應情況做到主副食粗細糧搭配,葷素、乾濕適宜,多供給乳類豆製品,保證鈣的供應充足。
3、適當安排餐次,除3餐外應增加1次點心。
3餐能量分配可為早20%~25%,午35%,點心10%~15%,晚餐30%。早餐必須豐富質優,不僅吃飽還要吃好。如早餐營養供給不足,小學生經常在第二節課後出現飢餓感,影響集中思想學習。一般宜供應給一定量的乾食,如麵包、蛋糕、包子之類,最好能吃到一定量(50~100克)的葷食,如一個雞蛋,一瓶牛奶或豆漿,一些肉鬆或素雞、火腿、午餐肉等,此外,還可增加課間點心1次,以便供給給充分的營養素和能量,利於腦力活動。午餐也應受到充分重視,學校或家庭如能為孩子提供質量好的午餐,對提高孩子身體素質、生長發育有極大作用。晚餐一定在家進餐,雙職工家庭往往晚餐最豐盛,但從營養學角度考慮,晚餐不宜油膩過重,吃得過飽會影響睡眠、休息,抑制生長激素分泌。晚飯後儘量不要進食。
4、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注意飲食衛生。
應自幼養成不挑食、不偏食、不多吃零食等習慣,否則對孩子生長發育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