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臟腑點穴

臟腑點穴療法是按摩療法的一種。它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基礎,結合陰陽五行、四診八綱、辯證論治的理論,根據臟腑部位和經絡穴位,採用推按點穴的手法,從臟腑治療著手,調理臟腑氣血,尤以調理氣分為主,從而加強臟腑功能活動,增強人身抗病能力,達到治病目的。
結合小兒生理病理特點,辨證取穴,正確運用點穴手法,治療小兒疾病,往往應手而愈,尤其對一些長期用藥物治療不顯效的頑症痼疾,更能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療效。
小兒臟腑點穴療法是中醫臨床施治的瑰寶技能之一。趙鑑秋教授學習先輩王雅儒的臟腑點穴法,和其同仁於60年代開始研究,經過50年的小兒臨床實踐,總結出小兒臟腑點穴法,並首先套用於臨床,治療多種兒科疾病,取得滿意療效。對一些疑難重病,採用臟腑點穴與傳統小兒推拿相結合的治法,收到較好療效。

小兒臟腑點穴名家趙鑒秋

小兒臟腑點穴名家趙鑒秋小兒臟腑點穴名家趙鑒秋

當代著名中醫兒科專家、著名小兒推拿專家,三字經派小兒推拿傳承人之一。小兒推拿聯盟名譽顧問,小兒推拿網(小兒按摩網)專家團成員。原青島市中醫醫院兒科主任,主任醫師。從醫50餘年,臨證以診斷準確,手法精煉,取穴少,療效高而享譽社會。
1960年師從著名兒科名醫、驚風專家鹿瑞芝,1964年師從小兒推拿名醫李德修,專攻小兒推拿。曾任青島市中醫醫院兒科主任、中國中醫藥學會兒科學會理事、中國傳統醫學手法研究會山東分會理事、山東省中醫藥學會兒科委員會委員等職。
1992年被選拔為青島市衛生局專業技術優秀人才。其醫學成就被收錄進《中國名醫列傳》、《當代世界傳統醫學傑出人物》等書。代表作有《幼科推拿(三字經派)求真》、《幼科條辨》、《實用中醫兒科學》等7部著作。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趙鑑秋教授從醫50餘年,臨床經驗豐富。擅長運用推拿、針灸配合中藥辨證施治,治療小兒急重病和疑難病,如驚風、咳喘、腹瀉、厭食、急性熱病、腸套疊、腎炎、面癱、兒童多動症、腦炎後遺症等有顯著療效。臨床以診斷準確、手法精煉、取穴少、療效高而享譽社會。
在小兒推拿和三字經派學術發展過程中,趙鑑秋教授繼承並發展該流派的學術優勢,套用於臨床,其著作《幼科推拿(三字經派)求真》一書,為該流派首次全國出版發行的書籍,使三字經流派為全國醫療界所熟知,並以其獨特療效和方法享譽國內外,此書也成為小兒推拿三字經流派代表著作和臨床指導性文獻。
療效報告
一、趙鑒秋:臟腑點穴治療小兒癲癇的體會
癲癇為難治之疾,《證治準繩》雲“癇小兒之惡候也。”根據其病機為痰瘀阻竅、邪實正虛的特點,筆者採用豁痰化瘀、熄風定癇治法,運用臟腑點穴推拿治療17例,療效較好。現報告如下。
1、治療方法
腹部取穴:闌[lán]門、建里、氣海、帶脈、章門、左梁門、右石關、巨闕(què)。
背部取穴:百勞、肩井、膏肓[huāng]、心俞(shù)、肝俞、脾俞、腎俞。
推按手法:先施治腹部及任脈各穴。病兒仰臥,兩手平伸放於體側。醫生坐在病兒右側進行操作,用瀉、調手法。向左旋轉(即逆時針旋轉)為瀉,往返旋轉為調,即平補平瀉。腹部及任脈各穴治療畢,扶病兒坐起,醫生雙手在背部及督脈各穴施以扣、按、撥法。
以上治療每天1次,10天為一療程。
2、病案舉例
許某,男,8歲,1994年4月初診。反覆抽搐半年,每次發作均為夜間。手足抽動,喉中痰鳴,意識喪失,約2分鐘緩解,查腦電圖異常,有癇性放電。曾在青島醫學院附院確診為癲癇。口服苯巴比妥無效,遂來我院就診。
診其脈滑,舌紅苔白厚,發育、智力正常,面色青黃,納呆,胸悶乏力。診斷為痰。治宜豁痰理氣,開竅定。處方:溫膽湯加全蠍、僵蠶、鉤藤。服10劑病情略減輕,遂停服湯藥,改用臟腑點穴治療,每日1次。用常規點穴法加心俞(shù)、肝俞,施以輕瀉重調手法。
推按10次,病情大有好轉,食增便調,面色紅潤,自覺心胸舒暢,癲癇未發。仍按原穴原法繼續治療,苯巴比妥減量用。推按1月病情穩定,食眠正常,二便自調,兩腿走路有力,停服苯巴比妥。繼續推按1月,取穴同前,手法改為調法,健脾助運,調補後天以收功。3月後複查腦電圖正常,1年後隨訪,患兒身體健康,學習成績良好。
3、體會
小兒癲癇病因複雜,證型不一。病機特點,為邪實正虛,心肝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
運用臟腑點穴法治療本病,應先開中焦之門。點闌門瀉建里,調理脾胃功能。氣海有通調任脈、調氣滯補腎虛之功,推按時感覺氣機已開即止,久推傷氣。放帶脈可活動周身氣血,有開結通經,疏滯散瘀之功。章門與闌門穴呼應治療,有通順小腸氣分之功。左梁門、右石關兩穴必須同時並用,以舒胃氣。推按巨闕(què)穴,可通順食道之氣,為開胃納氣主穴。
以上各穴治畢,再加調上脘、中脘、建里、闌門一次。並壓三把,引氣歸原,導氣達于丹田。清升濁降,病人即有舒暢之感。背部及督脈諸穴,大都在骨縫之處,全以筋絡通於臟腑。扣按各穴的筋絡,應由上而下,節節放通,以通其臟腑之氣。
本病加按心俞、肝俞,可安神定癇,平肝熄風。調通任督二脈,臟腑正常功能恢復,則脾胃納運有司,所進飲食化津生血灌溉全身,絕其生痰之源;心神安藏,肝風平息,腎精充足,陰平陽秘。邪祛正復,癇證蠲[juān]除。
二、趙鑒秋:臟腑點穴法治療小兒厭食症
筆者自1984年至1987年,在兒科門診用臟腑點穴法,治療小兒厭食症132例,其中男88例,女44例;發病年齡8個月~2歲28例,3~6歲95例,7歲以上9例;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4年。治療期間停止一切中西藥物。
一、治療方法
腹部取穴:闌[lán]門、建里、氣海、帶脈、左章門、左梁門、右石關、巨闕(què)。
背部取穴:百勞、肩井、膏肓[huāng]、脾俞(shù)、胃俞、腎俞。如大便秘結加治大腸俞。
推按手法:先施治腹部及任脈各穴。病兒仰臥,兩手平伸放於體側。醫生坐在病兒右側進行操作。用補、瀉、調法。向右旋轉(即順時針旋轉)為補,反之為瀉,往返旋轉為調,即平補平瀉。腹部及任脈治療畢,扶病兒坐起,醫生雙手在背部及督脈各穴施以扣、按、撥法。以上療法每天1次,6天為一療程。
二、療法觀察
最短推拿3次,最長推拿三療程。
顯效(食慾明顯改善,主食量增加1倍以上,臨床症狀消失)125例,占95%;好轉(食慾改善,主食量增加0.5倍以上)6例,占4%;無效(推拿3次,食慾無改善,食量不增而改用其他療法)1例,占1%;總有效例數占99%。治療後半個月至二個月內,隨訪22例,體重均有增長,在0.5~2公斤不等。
三、病案舉例
曹x,男,4歲半。1987年10月11日診。三年來,食欲不振,每餐食量不足一兩,大便偏乾,漸消瘦,伴有煩躁易怒,睡中磨牙蹬被,易汗出,常感冒。診見:面色青黃,皮毛憔悴,舌淡紅,苔薄黃,脈沉滑。體重15公斤。診斷為厭食症。
治療先泄調闌門、建里,再調氣海,使清氣上升。再放帶脈。瀉調章門、梁門、石關以舒胃氣。再泄調巨闕,並用左手捺天突、璇璣、華蓋三穴,使食道濁氣下降。再調上脘、中脘、建里、闌門、氣海一次,並壓三把,引氣歸元。次治背部及督脈各穴:先按百勞、兩肩井使諸氣下順;再按膏肓、脾、胃、腎俞,加治大腸俞以通大便。推拿1次後,當天中午食量增加,推拿6次後,食慾明顯改善,食量增加1倍。面色紅潤,其他症狀亦消失,繼續推拿一個療程而痊癒。10月29日測體重增長1公斤。
四、體會
筆者自1964年開始學習王雅儒老先生的臟腑點穴法,臨床套用二十多年。治療多種兒科疾病,主要體會是:
1、診斷本病時,其食欲不振的病史,必須在一個月以上。還應排除因外感、急慢性消化系統疾病和某些慢性疾病所造成的食欲不振。
2、臟腑點穴法是以祖國醫學的臟腑經絡學說為基礎,結合陰陽五行,臟腑氣血,辯證施治的理論,以推按點穴等手法為治療手段,來調理人體的臟腑氣血,尤以調理氣分為主的一種療法。體內氣分調順,即能加強各臟腑的正常活動,增強人體抗病能力。因厭食症病位在脾胃,治則以調理脾胃為大法,故調氣必先開中焦之門。
闌門在大小腸交會之處,是順逼上下之氣和開中氣的要穴,施治時必須首先放通此穴。建里部位屬脾,有健脾理氣,和胃寬中之效。於闌門放通後,即須治此穴,以活動脾經,開通胃氣,因此說:“點闌門、瀉建里、瀉下肚腹諸般積。”氣海有通調任脈,溫下元,調氣滯,補腎虛之功。推按時,感覺氣機已開即止,久推傷氣。放帶脈可活動周身氣血,有開結,通經、疏滯、散淤之功。左章門與闌門穴呼應治療,有通順小腸氣分之功。左梁門、右石關兩穴必須同時並用,才能調理胃氣。推按巨闕穴,可通順食道之氣,為開胃納之主穴。
以上各穴部位治畢,再加調上脘、中脘、建里一次。並壓三把,以活動大腸之氣。治背及督脈諸穴,由上而下,節節放通。具有疏通表里之氣,交通督任二脈,調整氣機的作用。其中胃俞為開胃要穴,脾俞為升脾陽主穴。將此二穴放通,則脾陽即振,胃納大開。若大便秘結者加治大腸俞,以通大便。
3、本病在治療的同時,須加強預防和護理,使患兒生活有序,起居有常,飲食有節,切忌強迫進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