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肺炎是我國發病率較高的病毒性肺炎,流行地區廣,以冬春季發病率最高,以三型、七型及十一型腺病毒感染為主,其他各型亦均有報導。主要病理改變是支氣管炎和肺泡間質炎,嚴重者病灶互相融合,氣管、支氣管上皮廣泛壞死,壞死組織和炎症浸潤物充滿支氣管腔內,引起支氣管腔閉塞,加上肺實質的嚴重炎性病變,更妨礙了通氣和氣體的交換,最後導致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瀦留,使全身代謝過程和重要器官的功能發生障礙。屬於中醫的“肺風痰喘”、“肺閉痰喘”、“火熱喘急”、“風寒喘息”等範疇。臨床表現
發病年齡多見於6月~3歲的小兒,大多在冬春季節發病,起病開始l~3天表現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發熱在38~40℃,伴咳嗽,或有雙眼結膜充血。一般在發病第四天后症狀加重,患兒表面色蒼白,嗜睡或嗜睡與煩躁交替出現咳嗽進一步加重,發病6~7天后,患兒出現呼吸急促、困難、喘憋,口唇和指甲發青等症狀,雖用多種抗生素或中藥治療效果也不明顯。輕症患兒在8~11天后體溫驟降,咳喘等症狀亦隨之消失。重症患兒則面色發白、發灰,精神萎靡,嗜睡或昏睡甚至昏迷,呼吸困難,四肢發涼,腹脹,也可合併心力衰竭、肺與胃腸出血、中毒性腦病等。恢復者於14~18天退燒,燒退後上述症狀亦很快消失。如患兒合併細菌性感染,則發燒時間可更長。重症肺炎患兒,最後有可能死於呼吸衰竭,病死率約10%。重症患兒,即使肺炎好轉,亦有半數以上留有反覆咳嗽、喘等肺功能不全後遺症,少數甚至發展為肺心病。
診斷檢查
1.X線胸片檢查:呈支氣管周圍炎,大病灶改變為主,右側多於左側;小病灶多在兩肺內中帶及兩側下部。病極期可有胸膜反應或胸腔積液、肺氣腫、肺不張。
2.血常規檢查: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少,分類以淋巴細胞為主。
3.鼻咽分泌物於早期作病毒分離。
4.取雙份血清做補體結合試驗。血凝抑制試驗、中和試驗,如4倍升高可確診。
5.免疫螢光技術、酶標免疫檢查法可用為早期、快速、特異性的診斷方法。
治療
(一)中醫治療
1.風寒閉肺:惡寒發熱,無汗不渴咳嗽氣急,痰稀色白,舌質不紅,苔薄白,脈浮緊。治宜辛溫解表,宣肺化痰。方用三拗湯:金沸草、杏仁、茯苓、前胡、陳皮、半夏、荊芥、麻黃、甘草,適量配置。
2.風溫閉肺:發熱惡風,微汗出,口渴欲飲,咳嗽痰稠色黃,呼吸急促,咽紅。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治宜辛涼解表,宣肺化痰,方用桑菊飲:桑葉、連翹、杏仁、薄荷、桔梗、黃芩、牛蒡子、射干、前胡、大青葉。
3.痰熱閉肺:壯熱煩躁,喉鳴痰壅、氣促喘憋,鼻翼煽動,或口唇青紫。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宜清肺化方用清寧散:桑白皮、茯苓、貝母、車前子、柴胡、葶藶子、黃芩、梔子、青黛、膽南星、竹瀝,若血分熱甚皮下有瘀點時加用丹皮、生地。
4.正虛邪戀
(1)陰虛肺熱:病程遷延,低熱汗出,面色潮紅,乾咳無痰。舌質紅而乾,苔光剝,脈細數。治宜養陰清肺,方用沙參麥冬湯:沙參、麥冬、玉竹、炙枇杷葉、生地、川貝、阿膠、銀柴胡、青蒿、甘草、茅根、灸鱉甲。
(2)肺脾氣虛:病程日久,低熱起伏,氣短汗多,咳嗽無力,納差便溏,面色蒼白,神疲乏力,四肢欠溫。舌質偏淡、苔薄白或舌苔花剝、脈細無力。治宜益胃氣,方用參苓白朮散:黨參、黃芪、茯苓、苡米、龍骨、牡蠣、白朮、蓮肉、神曲、甘草、砂仁、桔梗、桂枝。
5.變證
(1)心陽虛衰:突然面色蒼白而青,口唇發紫,呼吸淺促,額汗不溫,四肢厥冷,虛煩不安,肝腫大。舌質略紫,苔薄白,脈細數而促,指紋紫暗。治宜益氣固脫,回陽救逆,方用參附龍牡救逆湯:人參、熟附子、龍骨、牡蠣。若呼吸節律不齊加麝香、樟腦。有出血傾向時,除加大人參劑量,還可加用雲南白藥、參三七粉等。
(2)內陷厥陰:壯熱神昏,抽搐頻繁。舌質紅絳,脈弦數,指紋暗紫。治宜清心開竅,平肝熄風,方用羚角鉤藤湯:羚羊角、川貝、鉤藤、菊花、桑葉、生白芍、生地、竹茹、茯神、生甘草、還可另服牛黃清心丸。
(二)西醫治療
1.碘去氧尿啶(皰疹淨)對腺病毒有抑制作用,常用於結膜炎。
2.嗎啉雙胍(病毒靈)對多種病毒有抑制作用。劑量10mg/kg/日,點眼劑為l%~5%。
3.金剛烷胺:可與抗生素合用。
4.三氮唑核甘(病毒唑)具有體內外抗病毒功能。
5.腎上腺皮質激素:對持久的支氣管梗阻,可用較大劑量4~8mg/kg作靜脈滴注,於8小時內滴入,但不宜超過3~5天。
6.綜合治療:包括對症治療,供給適當水分和熱量,糾正電解質紊亂,減輕支氣管及毛細支氣管阻塞,緩解呼吸困難及時給氧,防止繼發感染等。空氣新鮮,室溫在18~20℃為宜,超聲霧化吸人,使痰濕潤,咳重者用祛痰劑,慎用鎮咳劑,貧血嚴重可輸新鮮血(5ml/kg)l~2次/周。心衰,呼衰要及時處理。注意防止腦水腫的發生。
7.抗生素治療:有繼發細菌感染時,選用敏感抗生素治療。
8.免疫治療:左鏇咪唑可觸發和增長機體免疫反應。
護理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肺炎患兒要經常變換體位;病邪在表,藥後取微汗,忌用冷水擦拭及冰袋冷敷,汗出後用熱毛巾拭乾;對重症者要隨時巡視,吸痰和觀察病情變化。
預防
集體機構有腺病毒感染時,需採取隔離措施,隔離期為2周。冬春季節少到公共場所。
相關詞條
-
腺病毒肺炎
腺病毒除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外,還可引致小兒肺炎,多見於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腺病毒肺炎最為危重,尤以北方各省多見,病情嚴重者也較南方為多。 腺病毒一般通過呼...
病因 臨床表現 檢查 併發症 治療 -
腺病毒性肺炎
腺病毒性肺炎是病毒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較大年齡組兒童或青年人感染腺病毒僅引起上呼吸道疾病,在嬰幼兒中可引起嚴重的急性腺病毒性肺炎。1958年Chang ...
疾病概述 疾病原因 流行病學 發病機制 臨床表現 -
小兒肺炎
小兒肺炎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我國北方地區以冬春季多見,是嬰幼兒死亡的常見原因。肺炎是由病原體感染或吸入羊水及油類和過敏反應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臨床...
病因 臨床表現 檢查 診斷 鑑別診斷 -
小兒腺病毒性肺炎
小兒腺病毒性肺炎由腺病毒引起,多見於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腺病毒肺炎最為危重,尤以北方各省多見,病情嚴重者也較南方為多。腺病毒一般通過呼吸道傳染。在集體兒...
概述 病因 症狀 -
小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小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多發生於嬰幼兒,是一種小兒常見的間質性肺炎,屬副黏病毒科,是引起小兒病毒性肺炎最常見的病原,可引起間質性肺炎及毛細支氣管炎。
概述 病因 症狀 飲食保健 預防 -
肺炎
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症,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損傷、過敏及藥物所致。細菌性肺炎是最常見的肺炎,也是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引起肺炎...
簡介 分類 病因 臨床表現 檢查 -
小兒急性肺炎
急性肺炎(Acuter Pneumonia)是小兒時期常見的疾病,重症肺炎是嬰幼兒時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來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其病死率已有明顯下降。...
概況 疾病描述 肺炎類型 診斷檢查 治療措施 -
小兒嗜血流感桿菌肺炎
嗜血流感桿菌肺炎(hemophilus influenzal pneumonia)是由嗜血流感桿菌所引起。多見於4歲以下嬰幼兒,偶見於新生兒及成人,常並...
概述 流行病學 病因 發病機制 實驗室檢查 -
小葉肺炎
小葉肺炎又稱支氣管肺炎。所屬部位:胸部。 就診科室:呼吸內科、中醫科、兒科、傳染科、中西醫結合科。 症狀體徵:發熱、紫紺、昏迷、噁心與嘔吐、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