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兒童脾切除術
分類
小兒外科/脾臟的手術
ICD編碼
41.5
概述
脾臟是一個重要的免疫及造血器官。在胎兒時期,脾臟造血功能活躍,出生後造血功能漸為骨髓所代替。脾臟仍擔負著製造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的功能。但在大量失血及骨髓功能發生障礙時,脾臟仍然產生紅細胞。
脾臟是血運極其豐富的器官,又是最大的淋巴組織,直接和血液循環相聯繫,結構上有類似海綿樣組織的特點。平時貯存血液,當身體急需時收縮放出血液,以調節循環血量。
脾臟構成全身網狀內皮系統的一部分,產生抗體,特別是IgM,吞噬和清除血液中的顆粒物質,吞噬白細胞及血小板,參加全身的防禦功能。脾臟摘除後,抵抗感染的能力下降。據文獻報導脾切除後IgM水平下降,清除血液內顆粒抗原能力下降,易造成暴發性感染。因此近年來對外傷性脾破裂多主張儘量保存脾臟,僅有約1/3的嚴重脾外傷須行脾切除術。但在脾臟疾病或與脾臟有關的血液病中,脾切除可獲得良好的療效。
在脾門周圍有時有數目不等的大小各異的副脾。在脾功能亢進須行脾切除時,副脾也應同時予以切除,以免日後副脾代償性肥大,引起脾功能亢進症狀復發。但在脾破裂須行脾切除時,則應儘量保留副脾,有可能在術後副脾代償性肥大,部分代償脾臟的功能。
適應症
小兒脾切除術適用於:
1.脾破裂 目前國內外對小兒脾破裂均主張採取非手術療法為主。據加拿大的一組報導,75例兒童脾破裂,87%非手術治療成功;手術治療的7例僅3例做了脾切除,4例做了脾修補術。作者認為無併發症的脾破裂可經非手術治療而治癒,主張對兒童脾破裂血紅蛋白在80g/L以下時輸血。單純脾破裂一般輸血20ml/kg後病情應當穩定,如超過此量血流動力學仍不穩定,則可能並發多數臟器損傷,應及早行探查手術。
2.脾臟的其他疾患 如遊走脾及脾蒂扭轉、脾囊腫、脾腫瘤、霍奇金病、脾結核、脾膿腫等。
3.血液病、某些代謝性疾病及脾功能亢進、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症、獲得性溶血性貧血及再生障礙性貧血、先天性代謝性缺陷及某些非特異性脾大。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反覆發作,藥物治療無效時也可採用脾切除術,約1/3的病例有顯著效果。
4.門脈高壓脾功能亢脾功能亢進時可在行分流手術同時行脾切除,或單純脾切除及大網膜腹膜後固定術。
5.某些疾病做外科手術時,需要同時做脾切除術,如胰腺體尾部腫瘤切除等。
禁忌症
1.骨髓造血功能減退,脾臟代償性腫大,並行使部分造血功能時。
2.全身感染性疾病所致脾大。
術前準備
1.選擇性脾切除病例,應在脾切除前詳細全面查體,以便做好全面的術前準備工作。
2.外傷性脾破裂,先行積極的非手術療法,包括輸血、輸液,維持必要的血容量並進行抗休克治療等。在可能的情況下,進行必要的術前檢查,如胸部X線檢查、腹部CT檢查等,儘量在術前估計有無多發傷的存在。
3.術前備一定量血液,以防術中大量出血。
4.安放鼻胃管,有食管及胃底靜脈曲張者,應置入柔軟的胃管,以防損傷擴張的靜脈引起大出血。
5.有嚴重貧血的病兒,應在術前輸血以糾正貧血。
6.手術前應開放靜脈,以便在術中輸血。
麻醉和體位
一般選用全麻氣管內插管較為安全,尤其適用於外傷性脾破裂病兒。選擇性脾切除也可採用基礎麻醉加硬脊膜外阻滯麻醉。一般採用仰臥位,如估計術中粘連嚴重或可能切開膈肌時,可採取半側臥位。
手術步驟
1.切口 主要依據脾臟大小、有無粘連、病兒體形及醫生的習慣而定,一般可採取左肋緣下“L”形切口、弧形切口、橫切口或右側腹直肌切口。在門靜脈高壓時,脾與膈肌及後腹膜有廣泛性血管性粘連,可採用胸腹聯合切口,切開膈肌在良好暴露下仔細分離及縫扎止血。
2.外傷性脾破裂時開腹後迅速吸出腹腔內積血,檢查脾臟損傷的部位、程度、有無活動性出血。如仍有出血,應迅速以紗墊壓迫,並快速探查肝、腎及全部胃腸、腹膜後大血管及胰腺、十二指腸有無損傷。在選擇性脾切除病例,應仔細檢查脾臟與周圍臟器有無粘連,同時應探查肝臟,膽道系統有無異常。
3.暴露及游離脾臟 脾破裂大出血後,脾臟縮小,多無粘連,術者可將脾臟托出於切口外,然後以大紗布墊填壓脾床。脾大或脾功能亢進時,脾臟與周圍粘連較多,且多為血管性粘連,托出脾臟時應特別小心,防止粗暴操作引起大出血。
4.托出脾臟後,應先分離切斷胃大彎側網膜,沿胃大彎向上分離胃短動脈的分支,予以切斷結紮,分離脾胃韌帶,注意勿損傷胃壁組織。於胰腺尾部切開後腹膜,分離出脾動脈,以絲線結紮,以減少出血。然後依次處理脾結腸韌帶、脾腎韌帶及脾膈韌帶,將脾完全游離。
5.處理脾蒂 在脾臟周圍的韌帶已完全游離後,最後處理脾蒂。首先分開胰尾,用3把血管鉗分別夾住脾動脈、脾靜脈,近端結紮及貫穿絲線縫合,再切斷脾蒂血管。切除脾臟,仔細檢查膈肌表面有無滲血、脾門血管結紮是否牢靠,然後將分離的後腹膜予以縫合。縫合後脾床如無滲血,可不放引流。但若術中脾臟與周圍臟器粘連緊密,術後局部有滲血可能時,可放菸捲引流,自左上腹壁另戳孔引出。一般在24~48h後如無滲血可拔除引流條。
術中注意要點
1.脾切除術的主要危險是術中發生大出血,在脾臟腫大變脆及暴露欠佳時尤應注意。一般術者希望將脾臟托出於切口外,這樣操作比較簡便,也容易處理脾蒂。但如脾蒂短,且與周圍組織有廣泛血管性粘連時,切勿使用暴力,否則可能撕破脾蒂,造成危險的大出血。在分離脾蒂血管時不應一次鉗夾過多組織,以免結紮不牢,導致術後血管回縮繼發大出血。一般對脾動、靜脈用三鉗法處理比較可靠,如脾動脈已先行結紮則更為安全。脾動、靜脈的處理應在將脾臟托出後施行。如脾臟尚未完全游離,脾門血管位置深,處理脾門過程中一旦撕破脾靜脈時,則不易控制出血。
2.胃、胰腺距脾門較近,手術中操作不當或意外發生大出血時,盲目鉗夾止血容易造成胃大彎及胰尾的損傷,因此術中分離脾胃韌帶結紮胃短動脈時,不要靠近胃壁太近,否則鉗夾胃壁後容易造成局部壞死穿孔。
結紮脾門血管時,要將胰尾分開,如誤傷後可發生胰腺壞死,形成腹腔膿腫或胰瘺。
3.處理脾膈韌帶時,宜在處理完脾胃韌帶及脾腎韌帶後進行,這時可將脾臟下移,顯露良好。如遇門脈高壓,此處有大量側支循環,可切開膈肌進行縫扎止血,萬萬不可用力牽拉或鈍性分離,否則易造成脾臟上極撕裂或撕破側支循環的血管發生大出血。
4.搜尋副脾 約25%的人有副脾存在。有脾臟疾病的病兒副脾發生率更高。副脾多在脾門處,有時位於腸系膜、大網膜甚至在卵巢。一般一個,約黃豆至蠶豆大小,有的人4~5個不等,手術中必須搜尋並將副脾切除(外傷性脾破裂則要保留副脾),因為遺留的副脾將會發生代償性增生,致使諸如溶血性貧血,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及大多數脾功能亢進等疾病復發。
術後處理
小兒脾切除術術後做如下處理:
1.預防術後腹脹,應保留胃管行胃腸減壓,待腸蠕動恢復後拔除。
2.爭取及早經口進食。經口進食後可使胃部擴張,縮小脾窩的間隙,有利於局部的止血。
3.術後定時測量血壓、脈搏、呼吸,有條件的可進入監護室。如血壓下降、脈搏加快,應注意有無內出血的徵兆。如疑有內出血,應及時輸血。輸血後血壓繼續下降,引流物為血性、且不斷增多時,應再次剖腹止血。
4.術後為預防感染可套用抗生素。對於肝功能不好的病兒,可給予保肝治療。脾床處引流手術後24~48h拔除。
併發症
1.腹腔內出血
是脾切除術後最嚴重的併發症,多系血管結紮線鬆脫或脾床粘連分離後滲血所致。臨床表現術後24~48h內脾床引流管內流出較多血液,病兒出現休克的症狀及體徵。應及時進行剖腹探查止血,不能等待觀察而貽誤搶救時機。
2.膈下感染及脾靜脈血栓性靜脈性靜脈炎
脾切除術後膈下積血易繼發感染形成膈下膿腫。臨床表現高熱不退、白細胞總數增高,X線平片及超音波檢查可以幫助確診及定位,必要時行CT檢查,並可在超聲指導下穿刺膿腫或再次切開引流。有時膈下的感染波及已結紮的脾靜脈,造成血栓性靜脈炎,這也是脾切除術後長期發熱的原因之一。抗生素治療短期內常不奏效,治療不及時可發生敗血症。
3.血栓形成
脾切除術後血小板計數常有明顯增加,一直至術後2周達最高峰,以後逐漸下降。個別病例可延長至1個月以上,尤其多見於脾切除術前有脾功能亢進的病例,在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症的病兒,術後血小板可高達100×1010/L以上,血小板急驟增加,引起血管內凝血而形成血栓,最常見於門靜脈,嚴重者可致死。所以術後1周起,應定期檢查血小板,如遇急驟上升的病例,為預防血栓形成,可使用雙嘧達莫(潘生丁)或套用肝素抗凝治療。
4.暴發性感染
因脾臟具吞噬及產生抗體的作用,故脾切除術後會增加細菌感染的敏感性。近年來國內這方面的報導也較多,有的作者報導961例兒童脾切除術後有3.96%因嚴重感染而死亡,而非致命性感染占4.37%,兩者之和為8.3%。我們也有因脾切除術後發生嚴重暴發性肺炎球菌性敗血症而死亡的病例。因此,在決定小兒脾切除時,應權衡利弊,如非危及生命,儘量將脾切除術推遲至2~3歲以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