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1.不規則發熱,進行性蒼白、衰弱、出血,以皮膚、牙齦出血、鼻衄常見。
2.組織浸潤表現:肝、脾、淋巴結腫大,可有骨關節、皮膚、腮腺、縱隔淋巴結、神經系統、睪丸等器官浸潤並出現相應症狀。
診斷鑑別
診斷依據
1.發熱、貧血、出血、衰弱。
2.組織浸潤表現:肝、脾、淋巴結腫大,可有骨關節、皮膚、腮腺、縱隔淋巴結、神經系統、睪丸等器官浸潤並出現相應症狀。
3.血像:白細胞可增多、減少或正常,血紅蛋白或血小板下降,可見或無原始和幼稚細胞。
4.骨髓象:骨髓中原始+早幼細胞占白細胞系30%以上。可分為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分為L1、L2、L3共3型)和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分為7型)。
疾病治療
治療原則
1.一般治療:休息、支援療法、隔離。
2.防治感染。
3.輸血或成分輸血。
4.化療。
5.免疫治療。
6.白細胞極高者化療時應鹼化尿液,防止高尿酸血症。
7.中醫治療,例如中醫袁氏療法。
用藥原則
1.標危急淋誘導緩解,選用VP、VAP、VDP、VDP+L-ASP/ACP+L-ASP方案的任一種。
2.高危急淋誘導緩解,選用LOAP+L-ASP、CODP+L-ASP方案中的任何一種。
3.急非淋誘導緩解,選用DA、HA、DAVP16方案中的任一種。
4.維持與加強治療根據不同類型白血病選用不同的方法。
5.腦膜白血病防治:鞘注MTX、地塞米松及ArA-C等。
6.合併睪丸白血病者局部放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