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磁材料

本項目研製出廉價的高導磁(Fe Si B)98(Cu Nb)2非晶合金,晶成分優選及最佳熱處理工藝, 退火後材料的磁性能達到昂貴的坡莫合金IJ79的國家標準。 技術狀況:該材料除具有IJ 79合金的高導磁性外,飽和磁感應強度較IJ79顯著提高。 本材料研製的飽和型內正反饋放大器的輸入輸出特性優於IJ79合金製成的該類磁放大器,主要表現在輸入輸出特性曲線的工作區斜率大、特性曲線的負向在較大的負信號區域沒有翹起,接近磁放大器輸入輸出特性的理想曲線。用本材料研製的磁感應加熱器熱效率高,可在250kHz的高頻電源下使用。

效益分析

及轉讓方式

這種磁感應加熱器實際使用的功率很低,主要用於金屬的局部加熱、異形件的非接觸加熱,推廣套用後可節約大量能源。轉讓及合作方式面議。

新信息功能陶瓷與現代科學技術進步、國民經濟發展及人民生活的提高均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在電子信息領域被廣泛用作感測器材料、電阻材料、大容量電容材料、特種電感材料等。先進信息功能材料不僅是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基礎,同時也為國防現代化提供了可靠保障。一些功能元器件常常決定了軍事電子裝備和系統的特殊和關鍵功能,如精度、壽命、以及自動化、智慧型化的程度,故稱為關鍵件、致命件。所以美國將一些頻率器件、高導磁材料、微波器件、電池、雷射器件等列入其出口商品控制清單。

電子科學與技術系是國內最早創建該專業的四所高校之一(西安交大、天津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及我校)。也是最早被批准的博士點之一。在信息功能材料領域取得了大批研究成果,研究水平及產業化方面居國內領先地位。電子科學與技術系從事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表面貼裝片式元器件(SMC):表面安裝技術(SMT)使電子工業中的一個革命,SMT技術已成為電子信息行業不可阻擋的發展潮流,表面貼裝元件(SMC)的製造是SMT的。主要研究片式電阻、片式敏感、特種片式元器件等。 敏感陶瓷:主要研究熱敏、電壓敏、光敏、磁敏、氣敏、濕敏陶瓷感測材料等。

陶瓷

微波介質陶瓷:主要研究移動通信用微波介質濾波器、微波接受機發射機用大功率耦合器、衛星直播電視技術用高頻振盪器等。

新型鐵電壓電陶瓷:主要研究新型弛豫鐵電體、、高性能壓電馬達、壓電陶瓷濾波器、電致伸縮材料及器件、微位移執行器、大功率壓電換能器、壓力感測器及壓電陀螺和慣性器件等。

先進磁性材料:主要研究磁致致伸縮材料、靜磁波延遲線、超高頻Co2-Z型六角晶系材料、鐵氧體光環行器等。

光電信息功能材料:主要研究電光陶瓷光調製器、氧化物及硫化物電致發光材料、非製冷紅外焦平面感測器等。歡迎有志學子加入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的研究隊伍,共創美好未來

技術

生物晶片技術

生物晶片(Bio-chip)是指能對生物分子及其所攜帶的信息進行集約化、並行化快速處理和分析的微型固體器件或集成系統。以高通量信息分析為特點的基因晶片可廣泛套用於基因表達、突變檢測、基因組多態性分析、基因文庫作圖、雜交測序、疾病診斷、藥檢、法醫鑑定、環境監測等領域,是堪與計算機晶片媲美,又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革命性技術.

華中科技大學98年開始生物晶片研究開發。學校生物晶片研究開發中心由電子科學與技術系、同濟醫學院分子生物學中心、環境衛生系、中-加聯合腫瘤早期診斷中心、同濟醫學院免疫中心、同濟醫院肝病研究所、協和醫院檢驗科、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系等相關學科的研究人員組成,現有近20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其中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教師總人數的三分之二以上。有從德國海德堡大學、Max-Planck生化研究所、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Genomic Solution 公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專門從事生物晶片及Si-MEMS技術研究的留學回國博士,已經形成了由博士生導師、教授、副教授、博士、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組成的研究開發梯隊。具備了積體電路晶片CAD設計、微電子及Si-MEMS加工、基因克隆與探針製備、納米粒子分子識別、生化反應與分析、DNA測序、基片表面修飾、晶片檢測及分析、臨床診斷等技術優勢。在基因克隆與探針製備、納米探針修飾、疾病診斷DNA晶片製備、基片表面修飾、信號檢測分析等方面的理論與實驗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00年9月,我校與清華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等單位共同組建生物晶片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並發起組建了北京博奧生物晶片有限公司。主要研究開發實用型中、低密度重大疾病(如肝炎、性病、結核、腫瘤、遺傳性疾病等)臨床診斷與分析基因晶片。

吸波與抗電磁干擾技術

自麥克斯韋創立電磁波理論以來, 電磁波已在移動通信、廣播、雷達、電子加熱、磁療等很多領域內得到套用。用作國際間的遠距離通信、調頻廣播、電視廣播、數字式便攜電話(800MHz)的MHz頻段的電磁波。用在多信道、大容量傳輸信息衛星廣播、無線電LAN通信等頻率高達GHz的波段。開發高速率、高質量且能夠在全世界範圍內使用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IMT-2000(國際移動電信2000), 該系統將使用新的頻率〈2GHz, 頻寬230MHz〉。另一方面, 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與更加普及, 正在開發無線電LAN、多媒體都可以用的移動通信系統MMAC(多媒體移動訪問通信)系統, 即在室內利用毫米波電磁波的大容量傳送無線電LAN, 在室外用微波(360 GHz)電磁波可以25~30Mbps傳送信息的系統。電磁波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方便〕但與此同時, 用電磁波傳送信息, 以信號向空間傳播, 可能會變成干擾電磁波。

特別是因數字電路成為主流的電子機器, 和原來使用模擬電路的電子機器相比,干擾電磁波更容易產生。此外, 除了用電磁波發生源有意發射的電磁波之外, 還存在電子設備、通信線路泄漏的電磁波, 開關電源開關時產生的瞬時電磁波, 這些不需要的電磁波, 將會妨礙其他電子機器的正常工作, 甚至使機器遭到破壞。最近的電子計算機, 隨著處理速度的提高, 時鐘脈衝頻率增加, 它所產生的高次諧波噪聲頻率可達GHz波段。由電話網、電視網和計算機網組成的"三網合一"寬頻網, 對環境電磁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改善電磁環境,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制訂頒布了多種電磁兼容(EMC)標準。抗EMC的具體辦法有: 用金屬包復電子機器, 禁止不需要的電磁波發生源, 最佳化電路設計, 減少迴路面積, 儘量減少噪聲, 在機器內部和傳輸線路上使用電磁干擾(EMI)濾波器、抑制器, 吸收或禁止發射噪聲和傳導噪聲。然而,在估計今後用量將增加的GHz頻段, 電路尺寸和電磁波的波長相同電路本身將變成天線, 發射電磁波, 或者接收的機率增大, 如只採用金屬禁止和電路元件, 要減少EMI是很困難的。基於這種情況, 研製片狀電磁波吸收體, 就顯得愈加重要, 特別是高效抗GHz EMI電磁波吸收體的開發, 已成為高度信息化社會發展中的一個重大課題。

電子系在吸波與抗電磁干擾技術領域作出了較大成績,歡迎有志青年加入該領域的研究

積體電路

微電子技術是微小型電子元器件和電路的研製、生產、以及用它們實現電子系統功能的技術。在這個領域中,最關鍵的是積體電路(IC)技術,積體電路晶片的集成度正以三年四倍或兩年三倍的速度提高。目前,積體電路製造技術的特徵尺寸已達到亞微米深度,2001年將實現0.18技術的生產。同時,隨著系統向高速度、低功耗、網路化、移動化方向的發展,系統集成晶片(SOC)技術正在迅猛發展。

電子科學與技術系在積體電路設計方面的工作目前已取得了較大進展,學校投資500萬元組建了"積體電路設計中心",為華為等國內大型企業設計了相關晶片,並與台灣等地的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預計今後將會取得更大發展。</C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