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文淵

尉文淵

尉文淵,1955年12月出生,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設計者和創建者,中國股市第一人,九十年代上半段,時任上交所總經理尉文淵,與萬國證券總裁管金生和申銀證券總裁的闞治東被稱為“上海灘證券三猛人”。 “327國債期貨事件”中,管金生被控“擾亂市場”而身陷牢獄,尉文淵也因監管失察而無奈請辭。2013年3月接替韓俊良成為華銳風電總裁。現任西藏新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尉文淵 尉文淵

尉文淵,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設計者和創建者,中國股市第一人。九十年代上半段,時任上交所總經理尉文淵,與萬國證券總裁管金生和申銀證券總裁的闞治東被稱為“上海灘證券三猛人”。

“327國債期貨事件”中,管金生被控“擾亂市場”而身陷牢獄,尉文淵也因監管失察而無奈請辭。

2012年8月加入華銳風電公司,任副董事長。

2013年3月12日,經公司董事會選舉,尉文淵將接任華銳風電董事長。

個人履歷

1955年 出生;

1970年~1975年,在新疆服兵役;

1983年 從上海財經大學畢業後北上赴京;

1983年~1989年 任國家審計署任處長

1989年~1990年 任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任金融行政管理處處長;

1990年~1995年 任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 ;

1995年 因為“國債327事件”辭職;

1996年 創辦新盟集團,任董事長;

2012年 擔任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代理總裁;

2013年 任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2013年5月13日尉文淵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代理總裁等一切職務,隨即公司便任命了王原、劉征奇分別為公司董事長、總裁。王原接任公司董事長,公司副總裁劉征奇上位公司總裁。

人物平生

------- 歷經種種磨礪 為日後職業生涯作鋪墊

尉文淵出身於軍人家庭,15歲國中還沒畢業就去新疆伊犁當兵,住地窩子,在冰天雪地中經受了艱苦的鍛鍊。訓練之餘,他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和泥打坯燒石灰築營房,極勞累的體力活,他戲稱為“基建”工作。這項工作培養了他此後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一直保持著的非常明顯的性格特點,就是能吃苦。18歲他加入共產黨。當兵5年後他復員回上海,在電影院當服務員,他工作積極,髒活累活搶著乾,年年被評為先進,不久被選到上海某區委任宣傳幹部。

恢復高考後,他考入上海財經大學。畢業後,他婉拒了母校的挽留,到正在組建中的國家審計署工作,不久當了副處長。32歲時,又被提拔為審計署人教司處長。雖然仕途順利,但他對機關里坐辦公室的生活一直心有不甘,老想做一點競爭性、挑戰性更強的工作。他的老師、原上海財大副院長、時任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行長的龔浩成對他十分賞識,他被調到人行上海分行金融行政管理處當了正處級的副處長。那是在1989年的11月,他還未滿35歲。當時的勢頭和各方面的信息都很明顯:以他的能力和條件,在銀行系統的升遷之路將是極其順暢的。

拓荒

------------ 事必躬親籌建上交所 敲響開市鑼聲

一種偶然 一種命運

1990年初,為了向世界表明中國改革開放不會走回頭路的決心,中國政府宣布將建立上海證券交易所。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成立了籌備小組,由金管處處長牽頭。這樣,金管處的工作就由剛調來不久的尉文淵負責。

在當時的條件下,籌辦證券交易所談何容易,老處長出去籌辦了一陣,進展不大。這也難怪,誰也不知道這個交易所該怎么籌辦,所以絕不是個輕鬆的工作。1990年6月,在海外訪問的朱鎔基市長向全世界宣布,上海證券交易所將於年內開業。這一時間表讓國內負責籌備工作的同志措手不及,頓時緊張起來。這時候,尉文淵感覺到老處長有意重回金管處,於是他提出由他去籌辦交易所。就這樣,國家大局與個人處境微妙地糾纏在了一起,不經意間改變了尉文淵的人生道路。而此後這條道路上的跌宕起伏,完全出乎他此時的預料和想像。

龔浩成同意了,但明確表示,你去鍛鍊鍛鍊。第一是把交易所建起來,第二是找好接替的人,然後就回銀行,另有重用。而他自己的理解則是剛到銀行工作,作為新人,應該多做一點艱苦的工作,為將來的發展多打點基礎。

此時,尉文淵對年內交易所要開業這個任務至底有多難還沒什麼感覺,因為他根本不知道這個交易所的分量,不知道年底開業對他意味著什麼。

“讓我們試一試!”

解放前的上海曾經是遠東的金融中心。為了學習和了解什麼是證券交易所,籌備組找來幾位曾參與舊上海證券市場的老人座談。但由於在戰亂中,中國的民族工業沒有很好地發展,舊上海的證券市場也沒有很好地運作,且這些老人只是一般的參與者或工作人員,雖然熱情很高,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調研了一圈,尉文淵仍然一頭霧水。

有一件事讓他感覺踏實了一點,就是先要找個交易場所。這是件很具體的事情,尉文淵一下子感覺到把事情做實了,不再那么茫無頭緒。

尉文淵 尉文淵

證券交易所的房子,應該是什麼樣的呢?尉文淵在一本書的封面上看到過一張香港聯交所交易大廳的照片,於是就一心想找這樣一個大廳。他每天坐著公車到處找大廳的時候,心裡仍然不清楚這個大廳該派什麼用處,席位的含義到底是什麼。他找過漢口路舊上海交易所的舊址,黃浦江和蘇州河沿岸的舊倉庫,看了北京東路的火車站售票大廳和金陵東路的船票售票大廳,都失望而歸。絕望之中,有人說北外灘的浦江飯店有個大廳。已經不抱希望的尉文淵冒著中午的太陽步行來到浦江飯店。這個飯店是一幢已有150年歷史的歐式建築,以前叫理查飯店,雖然已很破舊,但那氣勢還在。尉文淵眼前一亮:就是這裡了!

有了場地,該怎么交易呢?尉文淵從很少的一些資料中了解到,國際上已開發國家的交易所主要是口頭競價交易。中國人熟悉的《子夜》里描述的就是口頭競價,打手勢配合高聲喊價。聽說像新加坡、台灣等新興市場正在推行計算機交易。對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方式的選擇,很多人包括一些領導都贊成口頭競價模式,因為當時就那么幾隻股票,交易會很冷清,口頭競價能夠滿足需要,還能造點氣氛。但尉文淵覺得,高科技發展那么快,難道我們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新建的交易所,還要重複那種古老的方法嗎?他向領導提出,讓我們試一試電子計算機交易。

尉文淵從向人民銀行借的500萬元籌備金中擠出100萬,決定搞計算機交易系統。他並沒有完全放棄口頭競價交易方式的準備,還請在美國華爾街工作過的“海歸”來幫助設計口頭競價的方式。搞了一段時間,比劃來比划去,找不到感覺。因此,儘管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交易規則中規定的是口頭競價和計算機交易兩種方式,其實“寶”全部押在電子交易上。可以講,這是一種極其大膽的、跨越式的發展,因為我們連最簡單、基礎的交易方法都沒有掌握,一下子就進入電子交易領域,誰也不敢保證此事能夠成功。他邀請當時的上海財經大學的助教謝瑋,在深圳黎明工業公司的支持與配合下開始了計算機交易系統的開發和建設。難度可想而知,因為當時他們連交易所的交易規則是怎么樣的都搞不太清楚,要在這個基礎上編寫電腦軟體和程式,確實是一個極其困難的任務。

到11月份,交易所的籌備大體定型,尉文淵才終於有機會第一次到香港證券市場考察。尉文淵出去的頭兩天,他對香港聯交所的交易體系看不太懂,心想,糟了,自己搞的那套東西不太一樣,心情有點慌張。幾天后,他突然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電腦交易的構想已經走在了聯交所交易系統的前面!

上交所從開業的第一筆交易開始就跨入了電子交易時代,這對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以這樣講,沒有電子交易的技術基礎,中國證券市場不可能以這樣快的速度擴張,也無法支持遍及全國城鄉、數千萬投資人參與、每天幾千億的成交規模。在電子交易的基礎上,尉文淵也順便解決了股票無紙化交易的問題,在當時,這又是一項具有世界領先意義的創舉,推動和支撐了此後證券市場的快速發展。

敲響開業鑼聲

交易大廳的裝修布置、交易規則的制定、會員和席位的明確、交易員的培訓、交易清算的程式、上市公司的準備等等,都在同步進行。具體到交易大廳的色調、交易櫃檯的位置、顯示屏的安裝等,尉文淵都是事必躬親,千頭萬緒,忙亂不堪。

他說,那時候他白天在外面奔忙,晚上回到籌備組辦公室與吳雅倫等籌備組的人員討論交易所章程、交易規則、上市規則等檔案。按照原定的日程,交易所應該在12月14日左右開業。12月3日,朱鎔基來視察,交易大廳門外基建工地一片狼藉。下了車,朱鎔基臉色鐵青。但當他走進大廳時,臉色舒緩了下來,他看到大廳里已經布置就緒。他問尉文淵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的。尉文淵說裝飾包廂的圓拱形玻璃配不到。朱鎔基立刻說:你找耀華皮爾金頓,就說是我朱鎔基說的,叫他們馬上定做。後來朱鎔基又對他說:你敢不敢大膽管理?尉文淵說,敢!

朱鎔基視察過後,地方部門對交易所籌建工作的配合力度更大。開業前一天晚上,區裡的市政、綠化、環衛等部門的施工隊伍齊集現場,統一指揮,分批魚貫進場施工。一夜之間,浦江飯店門外的馬路和環境煥然一新,就像變戲法一樣。

由於要等香港行政司鄧蓮如女士率領的代表團參加開業儀式,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開業推遲到12月19日。

19日一早,尉文淵起床後發現,腳腫得根本穿不上鞋,只好向人借了一隻大號鞋。他穿著一隻大一隻小的皮鞋,由人背著來到現場,一瘸一拐地在現場做最後的布置,然後倚著牆迎接貴賓。

按照原定程式,上午11點正式開始交易,由交通銀行董事長、也是交易所的理事長李祥瑞授權尉文淵鳴鑼開市。11點整,興奮的來賓們還在議論著參觀著,未能全部進入儀式現場,而顯示屏已經開始顯示交易數據。情急之下,尉文淵敲響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第一聲開市鑼聲。

放下鑼錘,他艱難地走進電腦房,看到謝瑋他們興奮地抱在一起跳啊跳。交易成功了!

午宴上尉文淵沒吃幾口飯。送走來賓後,他就一頭倒在了床上。此時他高燒已達40度左右,當晚被送進醫院。他在醫院呆了一個月,才被允許出院。有人問他開市第一天的感覺。他說:沒有感覺。第一天是怎么交易、怎么收市的我都不知道。

引咎辭職

---------身陷“3.27”國債風波 無奈引咎辭職

在交易所成立後的三年中,尉文淵進行了多項嘗試和改革。比如,市場擴容。到1992年底,上市公司數量從最初的“老八股”擴大到近60家。比如,擴大交易席位。交易所的會員已經從16家擴大到100多家,交易席位由最初的50個擴大到上千個,到93年更是達到了6000個。另外,他還推出一項極其大膽而有遠見的金融工具創新:國債期貨。國債期貨以及國債回購交易工具的推出,大大活躍了國債市場,提高了金邊債券的聲譽,極大地促進了當時讓政府揪心的國債發行難問題的解決,也是資本市場深化發展的一次勇敢探索。但也正是三年後的“3·27”國債期貨事件,讓尉文淵因負“監管責任”而離開了他一手創建起來的交易所。

尉文淵 尉文淵

“327”是國債期貨契約的代號,對應1992年發行1995年6月到期兌付的3年期國庫券,該券發行總量是240億元人民幣。1995年2月23日,上海萬國證券公司違規交易327契約,最後8分鐘內砸出1056萬口賣單,面值達2112億元國債,虧損16億元人民幣,國債期貨因此夭折。英國《金融時報》稱這是“中國大陸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本來,國債期貨是非常好的金融期貨品種。國債由政府發行保證還本付息,風險度小,被稱為“金邊債券”,具有成本低、流動性更強、可信度更高等特點;在國債二級市場上做多做空,做的只是國債利率與市場利率的差額,上下波動的幅度很小。這正是美國財政部成為國債期貨強有力支持者的原因。當時我國國債發行難,靠行政性攤派。1992年發行的國庫券,發行一年多後,二級市場的價格最高時只有80多元,連面值都不到。中國的管理者到美國考察了一圈,發現人家的這個寶貝不錯,也比較容易控制,於是奉行“拿來主義”。我國國債期貨交易於1992年12月28日首先出現於上海證券交易所。1993年10月25日,上證所國債期貨交易向社會公眾開放,北京商品交易所在期貨交易所中率先推出國債期貨交易。1994年10月以後,中國人民銀行提高3年期以上儲蓄存款利率和恢復存款保值貼補,國庫券利率也同樣保值貼補,保值貼補率的不確定性為炒作國債期貨提供了空間,大量機構投資者由股市轉入債市,國債期貨市場行情火爆。1994年全國國債期貨市場總成交量達2.8萬億元,占上海證券市場全部證券成交額的74.6%。1994年至1995年春節前,全國開設國債期貨的交易場所陡然增到14家,成交總額達28000億元。這種態勢一直延續到1995年,與全國股票市場的低迷形成鮮明對照。

形勢似乎一片大好。但問題出在327國債期貨契約上。

327國債應該在1995年6月到期,它的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補貼率,每百元債券到期應兌付132元。與當時的銀行存款利息和通貨膨脹率相比,“327”的回報太低了。於是有市場傳聞,財政部可能要提高“327”的利率,到時會以148元的面值兌付。但上海三大證券公司之一萬國證券的總裁管金生不這樣看,他認為高層正狠抓巨觀調控,財政部不會再從國庫里割肉往外掏出16億元來補貼327國債。於是管率領萬國證券做空。

1995年2月327契約的價格一直在147.80元—148.30元徘徊。23日,提高327國債利率的傳言得到證實,百元面值的327國債將按148.50元兌付。一直在327品種上與萬國聯手做空的遼國發突然倒戈,改做多頭。327國債在1分鐘內竟上漲了2元,10分鐘後共漲了3.77元。327國債每上漲1元,萬國證券就要賠進十幾個億。按照它的持倉量和現行價位,一旦到期交割,它將要拿出60億元資金。毫無疑問,萬國沒有這個能力。管金生鋌而走險,16時22分13秒突然發難,砸出1056萬口賣單,把價位從151.30打到147.50元,使當日開倉的多頭全線爆倉。這個行動令整個市場都目瞪口呆,若以收盤時的價格來計算,這一天做多的機構,包括像遼國發這樣空翻多的機構都將血本無歸,而萬國不僅能夠擺脫掉危機,並且還可以賺到42億元。

最意外的是上交所總經理尉文淵,他做夢都沒有想到貼息,美聯儲調息時都是0.25%地調,咱們一下子竟然就是5個百分點。當天下午,他陪證監會期貨部主任耿亮在場內。耿說國債期貨管理辦法修改完了,準備發布。尉正在為此高興,突然發現市場上氣氛不對勁,各地國債市場都是向上的突破性行情,“327”價格大幅下跌,交易量突然放大了許多。出事了!

夜裡11點,尉文淵正式下令宣布23日16時22分13秒之後的所有327品種的交易異常,是無效的,該部分不計入當日結算價、成交量和持倉量的範圍,經過此調整當日國債成交額為5400億元,當日327品種的收盤價為違規前最後簽定的一筆交易價格151.30元。

上交所沒有公布管和萬國的名字,但是萬國在劫難逃,如果按照上交所定的收盤價到期交割,萬國賠60億元人民幣;如果按管自己弄出的局面算,萬國賺42億元;如果按照151.30元平倉,萬國虧16億元。

5月17日,中國證監會鑒於中國當時不具備開展國債期貨交易的基本條件,發出《關於暫停全國範圍內國債期貨交易試點的緊急通知》,開市僅兩年零六個月的國債期貨無奈地劃上了句號。中國第一個金融期貨品種宣告夭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