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專欄內容上的某些要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系統闡述。
一、時代感
專刊及其讀者都存在與一定的時空環境之中。所謂的時代感,就是要反映社會發展現階段所提出的根本任務和完成這一任務所應倡導的精神,即反映時代的主鏇律。如何體現時代感,應注意“虛”與“實”的問題,“冷”與“熱”的問題。
二、地域性
即是指在內容上多選用具有貼近性的本地題材,並利用為當地所喜聞樂見的形式來表現。
三、新穎性
舊內容與新需求、舊內容與新視角、舊材料與新由頭。
四、趣味性
即是指,要求專刊所選擇的內容應該讓讀者讀起來感到有興趣,能引起會心的微笑或愉快的情緒,並從中獲得教益。
五、豐富性
拓寬領域、展示過程、展現層次、從時空方面延伸、改變角度。
六、共賞性
講求高雅,不脫離廣大民眾;講求通俗,不能粗製濫造,忽視質量,不能流於庸俗,不能變成“搞笑罵街式的文化快餐”。
專副刊
專副刊的格局
專副刊誕生以後,很長一個時期,在報紙上的格局一直都是以副刊居主導地位。其重要原因是,副刊種類少,刊出的頻率高(幾乎每天都有),專刊種類多,各刊的刊出頻率較低(多為周刊、半月刊),而且遇有版面壓縮,首當其衝的是縮減專刊的種類和降低刊出的頻率。因而給讀者留下的印象遠不及副刊那么深。新中國成立之後到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版面一般為四版文藝色彩較濃的綜合性副刊能經常刊出,處於主導地位,其他內容的專刊數量不多而且每種專刊刊出的間隔時間也較長,影響力遠不及前者。當時人們的文化生活也不如現在豐富,閱讀文藝性的綜合副刊是獲得文化享受的重要渠道,也是讀者看重這種附刊的原因。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時代結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新時期開始了。專副刊在報紙上的格局開始發生變化。特別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後,報紙副刊日漸萎縮,各類專刊大幅度增加,刊期縮短,內容更新,現已占據報紙新聞版意外的大部分版面。所以有人說,現在專刊和副刊是報紙的”半壁江山“,而專刊又是這”半壁江山“的大頭。報紙專副刊的格局之所以發生如此之大的變化,其原因有以下各方面:
1、讀者需求的增加和需求的多樣化:
2、媒介的競爭。在迅速傳播新聞方面,報紙遠不如廣播電視,因此便在深度報導方面與之對抗。專刊容量大,時效性又不是那么快,便於提供北京隊新聞事件作深入闡釋和多方面的開掘,便於從容地對社會熱點問題做冷靜的思考。因此,各類專刊便成為了報紙參與媒介競爭的有力手段。
3、面向市場的選擇;
4、經濟和物質條件的改善。印刷出版技術(特別是雷射照技術)的進步,為報紙的擴版和專刊的大量增加提供了物質條件。
關於專副刊,業界有兩種說法:
一是從屬說。認為專刊是屬於副刊的一種,是專門性、專業性副刊的簡稱。這種說法,並不否認兩者在性質、功能上的差別,但看重的是它們之間的歷史淵源關係。
一是並列說。認為兩者在性質、功能方面有很大的差別,兩者應並提,當然也並不數典忘祖,否認它們之間的淵源關係。
其實,兩種說法並沒有原則的區別。但考慮到副刊一詞在人們的概念中往往與文藝色彩聯繫在一起,而專刊極少有文藝色彩,因此不列為副刊的一種,也不無道理。再者,如上所述,在現代生活中,讀者對專刊的需求越來越大,專刊在報紙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因此強調專刊與副刊並列更有其現實意義。關於專副刊是什麼的問題,實際上前面的論述已從不同側面作了回答,這裡用一句話做出科學的界說,可以作如下表述:
副刊是報紙上文藝色彩較濃、用文學體裁反映社會、能給讀者提供美的享受的固定版面,定期出版,一般都刊名。
專刊是報紙上用文章形式(一般不用文學體裁和訊息體裁)深入闡釋新聞事件、闡發理論見解、介紹各種知識和實用信息的固定版面,定期出版,一般有刊名。
有些業者不辨別所載內容的性質,統稱上述各版為”專版“。”專版“是一個含義寬泛的詞語,它既可以指專門刊登某類新聞,也可以指專門刊登某類知識的專刊。因此專刊與專版是兩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概念。
1、從選材範圍上來看:專刊限定在一個專門的領域,而副刊特別是綜合性副刊就是反映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當然,一個領域內專刊的反映也可以具有多樣性,但同綜合性副刊的”綜合性“不是屬於同一層面上,二者並不相同。
2、從題材的性質看:專刊比較嚴肅,偏重於”硬性“的題材;副刊比較輕鬆,多選用”軟性“的題材。專刊沒有文藝性,副刊則把文藝性作為必備的品質,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副刊可以通過藝術的虛構,折射現實。專刊則是直面現實,它所提供的背景事實或理性的分析都是用來對客觀存在的事實做出解釋和闡明的。它同新近發生的新聞,聯繫的更為緊密,新聞性更強。
3、從表現形式來看:由於所反映的內容和選用的題材不同,專刊的文字平實、直白;副刊的文字絢麗多彩。
4、從稿件配置的結構方式來看:專刊常常被用來作深度分析,因此喜歡用集納的方法,即圍繞一個共同的主題,各篇稿件分別從不同側面加以展示,稿件之間的聯繫十分緊密,整版內聚力很強。副刊則不同,它要求一個版豐富多彩,內容儘量避免單一化。因此稿件配置的結構方式通常是綜合式的。只有在少數情況下(如紀念某位文化名人),採用集納的方法。
第一, 從選材範圍來看,專刊限定在一個專門的領域,即限定在某一專題或專業的領域。副刊,特別是綜合性副刊,則是反映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
第二, 從題材的性質來看,專刊的新聞性從總體上看比副刊強。專刊可以直接對新聞事件提供背景的解釋和理論上剖析,而且比較系統。副刊只能是以小見大、側面取材,抓住一個由頭生髮開來,新聞性自然比不上專刊。專刊的題材性質比較嚴肅,“硬性”的較多;副刊的題材比較輕鬆,“軟性”的比較多。
第三, 從表現形式來看,專刊的文字平實、直白;副刊的文字絢麗多彩,富於變化。這是因為兩種刊物所反映的內容和選用的體裁不同。
第四, 從稿件配置的結構方式來看,專刊常常被用來作深度剖析,因此喜歡用集納的方法,即圍繞一個共同的主題,各篇稿件分別從不同側面展示這一主題,稿件之間的聯繫十分緊密,整版內聚力很強。副刊則不同,它要求一個版豐富多彩,內容避免單一化,因此,稿件配置的結構方式通常是綜合式的。
專刊比較
與新聞的比較
(一)相同之處:專刊與新聞版同為報紙組成部分,它們同樣服從於報紙的板報方針和編輯方針。具體來說,就是板報宗旨、指導思想、政治態度、報紙水準、報紙風格、讀者對象以及所承擔的任務方面與向你問班應該都是一樣的。
(二)專刊有別於新聞版的特性:專刊同新聞版的根本區別在於,它不是像新聞版那樣,報導剛剛發生的新聞,而是對新聞的延伸。這種延伸是指對新聞版的整體的延伸,並非是對某篇訊息的補充和解釋。這種延伸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功能的延伸。報紙的主要功能是,報導新聞、傳播信息;表達意見、引導輿論;服務社會、指導生活;傳播知識、普及教育;提供娛樂,裨益身心;播載廣告,促進產銷。在這幾項功能(除廣告功能外)中,新聞版主要承擔第一項。而專刊則是其他幾項功能的戶主要承擔者,所以說專刊是對新聞版承擔功能的延伸。
2、事實、理論、知識等內容的延伸。
3、狀態的延伸。新聞版反映現實生活中正在發生的變動,即呈現的是一種動態。專刊作為新聞的延伸,其主體部分呈現的是靜態。
4、方式的延伸。二者在選材的角度、信息的流向、選用的題材等方面有所不同。
專刊和雜誌都是用非新聞題材傳播思想、理論和知識,提供文化享受,在這方面有著許多共同之處,但是專刊比雜誌讀者面更廣,時效性更強,篇幅(指單篇作品)更小,在專業性方面也不如某些雜誌那么強。作為新聞紙的有機組成部分的專刊同雜誌比,更具有較強的新聞性。這種新聞性是指所載內容與客觀外界正在發生著的變動有較為密切的聯繫。主要變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專刊所載的內容更具有現實性和時代感;
2、用非新聞文字作為主要形式,對新聞版報導的新聞事件進行解釋、補充或引申;
3、專刊縮寫的內容是靜態的,但是借用了含有動態的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