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人物
廉頗是戰國後期趙國的名將。趙惠文王時封為上卿,屢次戰勝齊、魏等國,為趙國立了大功。長平之戰時,堅壁固守三年。後來趙孝成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用趙括代替廉頗為將,遭致慘敗。燕國乘機攻趙。趙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頗,戰勝燕軍。趙王封廉頗為信平君,任相國。趙悼襄王時,廉頗不得志,投奔魏國。魏國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將。最後老死在楚國。
藺相如,戰國時期趙國的大臣。趙惠文王時得到世上稀有的寶玉——楚國和氏璧,秦國強以15座城換取“和氏璧”,藺相如奉命帶璧出使秦國,與秦王當庭力爭,完璧歸趙。趙王封相如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隨趙惠文王到澠池(今河南澠池西)與秦王相會,使趙王未受辱於秦,歸國後因功封為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廉頗憤憤不平,藺相如以國家安危為重,對廉頗容忍謙讓。使廉頗愧悟,負荊請罪,二人成為至交。將相和的故事傳為美談。
故事由來
將相和源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廉藺交好”(或“負荊請罪”)。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是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廉藺交好”(或“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組成。
“完璧歸趙”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塊寶玉的名稱,有一段不平凡的來歷。相傳在春秋時期的楚國,有個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塊玉璞(即未經過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獻給了楚厲王。厲王就叫辨別玉的專家來鑑定,鑑定的結果說是石頭。厲王大怒,認為卞和在欺騙戲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腳。不久,厲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這塊玉璞奉獻給武王。武王也使辨別玉的專家來鑑定,結果同樣說是石頭,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腳。武王死後,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淚哭幹了,最後哭出了血。文王聽說後,就派人問他,說:“天下被砍掉腳的人很多,都沒有這樣痛哭,你為什麼哭得這樣悲傷呢?”卞和回答說:“我不是為我的腳被砍掉而悲傷、痛哭,我所悲傷的是有人竟把寶玉說成是石頭,給忠貞的人扣上欺騙的罪名。”文王於是就派人對這塊玉璞進行加工,果然是一塊罕見的寶玉。於是就把這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由於這塊寶玉的珍奇,加之來歷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間所公認的至寶,價值連城。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為誘餌來騙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藺相如不畏強暴,甘冒喪失性命的風險,完璧歸趙,一方面是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於“和氏璧”的珍貴。
《史記》
作者
司馬遷(約前145—前90年),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今陝西省韓城西南)人。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於公元前90年,55歲終。
其父司馬談是漢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書、編寫史料,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曆法的官職)。
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誦古文”即讀古文書傳。
約在漢武帝元光、元朔年間,向今文家董仲舒學《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國學《古文尚書》。
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
不久仕為郎中,成為漢武帝的侍衛和扈從,多次隨駕西巡,曾出使西南各地。
元封八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曆法及皇家圖籍,博覽皇家珍藏的大量圖書、檔案和文獻。
太初元年(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曆》,以代替由秦沿襲下來的《顓頊曆》,新曆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
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
出獄後任中書令(掌管皇家機要檔案),繼續發憤著書,公元前91年終於完成《史記》創作。
著述經歷
司馬遷是我國西漢的大文學家和歷史學家,父親是西漢一個很有學問的史官。司馬遷從小就跟父親來到長安,10 歲開始攻讀古文, 學習非常刻苦。20 歲後他漫遊大江南北, 到過長城、 渡過黃河、 登過泰山、 經過長江, 一路上採訪民間傳說, 考察文物古蹟, 蒐集歷史資料,這些活動大大地豐富了他各方面的知識, 培育了他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司馬遷漫遊回來後, 當了一名小官。不久他父親病危, 臨 去世前 拉著司馬遷的手說:“我家世世代代都當史官, 你將來也會接替這個職務。我早就想寫一部通史, 但這個願望實現不了啦! 你一定要繼承我的事業, 千萬不要忘記啊!”司馬遷堅定地回答:“我雖然沒什麼才能, 但我一定實現您的願望! ”
後來,司馬遷當了史官,他如饑似渴地閱讀皇家圖書館裡的藏書、檔案, 整理和考證歷史資料。那時的文字都刻在木簡上或寫在絲絹上,有時一部書就要堆滿一間屋子,讀書是很不容易的。到41 歲那年,他開始寫《史記》。6年後,司馬遷因直率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得罪了皇帝,被關進監獄。
他在獄中身體受到嚴重摧殘,曾產生過自殺的念頭,但他又覺得:“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如果就這樣輕易死去,《史記》由誰來完成呢?他決心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記》寫完!
50 歲那年,司馬遷被釋放出獄。他更加奮發,把全部心血都傾注到寫《史記》中去,用了14年的時間,終於寫成了這部50 多萬字的著作。《史記》是我國的第一部通史,一共寫了3 千多年的歷史,其中有揭露帝王作惡的文章,也有歌頌奴隸起義故事。這是司馬遷用畢生的精力,艱苦的勞動,寫出的一部永遠閃耀著光輝的偉大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