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寺前街村隸屬浙江省義烏市佛堂鎮,因原先村址是通往雙林的街道,位於寺前,故稱為寺前街。歷史建築
村裡有兩棵已經有800年樹齡的樟樹。義烏佛堂鎮就是一座千年古鎮,明清古建築眾多,而寺前街村則是這座古鎮風貌的一個縮影。據村民說,寺前街村先有寺後有村,具有1500年歷史的雙林寺遺址就“沉睡”在村外300米處的一個水庫中。寺前街村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歷史,村裡的清代古建築共有“惠吉堂”、“仁和堂”、“樹聲堂”等7處,總面積約有10000平方米,“年齡”大多在200年以上,最老的“仁和堂”已有270多年歷史了。這些古建築也許沒有說得上來頭的名人光顧過,但不可否認它們仍然是“民間一寶”。據村民說,十幾年前,義烏拍過一部《神醫朱丹溪》的電視劇,就曾在寺前街村“惠吉堂”等處取景拍攝。
義烏雙林寺建於南梁,由高僧傅大士開創。歷經15個世紀,以規模宏大,高僧輩出而名揚中外。北宋時有僧舍1200餘間,僧尼2000餘人,被譽為“震旦國中,莊嚴第一”,又有“天下第三,江浙第一”的美稱。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67畝(其中:田29畝,地138畝),人均耕地0.68畝,主要種植糧食、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259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66畝,主要種植板栗、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畝;草地71畝;荒山荒地446畝,其他面積849畝。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6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4.4萬元,占總收入的54.8%;畜牧業收入45萬元,占總收入的2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05頭,肉牛18頭,肉羊146頭);林業收入 0.8萬元,占總收入的0.5%;第二、三產業收入7萬元,占總收入的4.3%;工資性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3%。農民人均純收入288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人(占勞動力的4%),在省內務工3人,到省外務工3人。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 、通路、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67戶通自來水;有67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6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5戶(分別占總數的82%和22%)。該村到鎮集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9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9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20輛,機車8輛。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建有小水窖55口。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10年烤菸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1%。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鮮玉米產業。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7戶,共有鄉村人口244人,其中男性114人,女性130人。其中農業人口244人,勞動力152人。該村以漢為主,其中漢族238人,彝族6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7人,占人口總數的1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244人,參合率100%。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9公里。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槽溝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狗街第二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5公里,距離中學1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4人,其中小學生12人,中學生12人。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經濟收支。主要以貼上公告方式公開。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7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12.2萬元,有固定資產1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3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公告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8人,黨員中男黨員8人。有團員6人。發展重點
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自來水水源不足,鄉村公路無法通行,資金不足,農業基礎設施薄弱。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鮮玉米特色產業,種植面積 80畝;發展養殖業,養豬300頭、牛100頭、羊50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3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9年的3961元增加到428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