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又稱:寶貝(Cypraeacea),是軟體動物腹足綱(Gastropoda),前鰓亞綱中腹足目中很具特性的貝類動物。種類繁多,完全為海產。寶貝一般產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區,行動緩慢,怕強光,白天蟄伏在珊瑚洞穴或岩石下面,黎明或黃昏時外出覓食,是肉食性的種類。它們用齒舌捕食海綿、有孔蟲、小的甲殼類動物。雌雄異體,產卵季節多在3-7月,卵一般產在珊瑚洞穴,空貝殼及陰暗的地方。母貝產卵後並不離開卵群,仍臥伏在卵群上面刻意保護,直到孵化為止。
基本信息
寶貝的貝殼通常為卵圓形,表面鍍有一層琺瑯質,極光滑並無肋。上面布滿了各種斑點和花紋,體螺層長大,殼口窄長,在殼體背面的中央線上呈縫狀,共長度幾乎等於殼長。兩唇很厚向內卷,邊緣具齒紋,無厴。寶貝的身體可以全部縮入殼內。
這種動物集食用、玩賞和裝飾為一身,深得人類喜愛。其中最出色的當屬黑星寶螺,這種軟體動物分布十分廣泛,在太平洋、菲律賓、日本和我國的南海及熱帶海區都有蹤跡。因為上面布滿了黑色斑點,酷似美洲虎的斑紋,所以也稱"虎皮斑紋貝"。其貝殼光澤奪目,令玩賞者愛不釋手,雖然肉可食用,但因其貝殼質優價高,採集者絕不肯將它砸碎食用,而是採到後將它埋於沙內,待它肉體腐爛後洗淨售殼。
分布範圍
寶螺科的動物,是世界熱帶、亞熱帶和暖溫帶海區廣分布種類,但主要分布在印度一太平洋暖水區域,也有的種類分布在大西洋沿岸暖水區,如從非洲西岸南端好望角,向北經塞內加爾至西班牙,英國東岸、南岸和地中海沿岸;在墨西哥灣、佛羅里達半島、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島,直至巴西沿岸,都有它們的分布。 目前在中國沿海發現的寶螺總科142種,是暖水性較強的種類。向北延伸到山東省南部青島的僅有2種。中國大陸沿岸的氣溫是愈向南愈暖,因此,向南隨著溫度的增高,動物種類的分布也逐漸增多。台灣雖是位居東海,緯度較高,但由於受暖流的影響較大,其生活環境與海南島的南端及西沙群島近似。在海南島南端和西沙群島採到寶螺科的種類,在台灣都能採到,不僅寶螺類是如此,其他熱帶和亞熱帶生活的貝類,在台灣也都有分布。 寶螺總科的種類中,分布到山東南部青島的,僅有梭螺科的玫瑰履螺和愛神螺科的硬結原愛神螺. 寶螺科的細焦掌貝,分布的北限是浙江省的嵊山,黍斑眼球貝向北可以分布到浙江的普陀。寶螺總科,在中國海域發現的142種,分布在大陸沿海的有101種,其中有1 6種僅見於大陸沿岸,不延伸到台灣和南海諸島。在台灣水域分布的1 01種中,有41種可以分布到大陸沿岸,有2 2種僅見於台灣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