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台灣,不是蕞爾小島,這裡幾度處於大時代的風暴核心。逆推一萬四千年,原住民就已定居在此,與世無爭。
17世紀以前,這裡是中國東南海洋冒險家的藏身之處。
日據時代,台灣主流知識分子貧賤不移,威武不屈,堅守民族立場。
自1945年光復後,寶島又牢牢地掌握在中國人的手中……
本書為“秦風作品系列”之一,對台灣民生作歷史性的解剖,與秦風編著的《歲月台灣:1900-2000》、《抗戰一瞬間》並成姊妹篇,也與“溫故影像”系列的《內戰結束的前夜:美國〈生活〉雜誌記者鏡頭下的中國》、《遍地鹽井的都市——抗戰時期一座城市的誕生》同為圖文讀物,採取圖文並進的讀解方式,內容形式不多見。面向未來,讀史知今。
台灣,兩岸中國人的鄉愁。
論傳統,全中國大概沒有一個地方像台灣這般“傳統”了。曾有三十年間,台灣努力把自己打扮得比誰都更“中國”。這段特殊的生命體驗,形成今天台灣社會內心深處的悸動。只要受到同胞真誠的愛的牽引,隨時都會泉涌而出……
目錄
原住民
考試
家庭
傳統
社會
農村
災難
體育
人物
演藝
專家推薦
提到台灣,通常我們最容易想到的是阿里山和日月潭,一座山,一潭水,幾乎引發了對寶島的所有想像。如問題轉到台灣同胞走過的足跡,我們的印象便變得十分模糊了,的確,我們不太知道他們是怎么走過來的,也不知道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懷有怎樣的情感。
然而,這正是兩岸同胞愛的根源,也是最重要的體現。兩岸同胞以同理心來了解彼此的夢想和渴望,以及至今為此付出的代價和取得的成果,彼此欣賞,彼此諒解,任何隔閡都可化解於無形。
基於此,繼《歲月台灣:1900-2000》一書後,秦風再編撰此書,由過去編輯的《二十世紀台灣》全集中選取適當的照片,更強化視覺的效果,用清晰的畫面讓讀者可直接在紙上飽覽寶島美麗的山川,看到人物鮮活的表情,仿佛那百年的光影剎那間就掠過眼帘。不發驚人之語,不作獵奇之態,更著重平實生活的層面,用溫馨的瑣事和貼近的心情,讓讀者的心思不自覺飛越海峽,走入彼岸的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