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環保學家在2009年9月公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雖然在澳大利亞不斷發現動植物新品種,但是棲息地面積減少和條件變差、海蟾蜍(cane toad)等物種入侵,以及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可能會對該國的生物多樣性造成嚴重破壞。羅奇表示,澳大利亞政府已經把該國的1700多種植物和動物歸入瀕危生物行列。他說:“隨著很多振奮人心的動植物新品種被發現,努力不讓它們進入瀕危動物名單至關重要。
袋鼩的特徵
袋鼩是哺乳類動物中的一種,其特徵是早產,早產兒會待在母體之育兒袋裡吸奶長大。該類動物以其口袋狀之育兒袋得名。育兒袋是一層覆蓋乳頭的皮膚。現今存活的此類動物如袋鼠、腹鼠和無尾熊。
繁殖方式
雌性有袋類擁有用來撫育幼獸的育幼袋,且擁有兩條共用開口的陰道,分別通往子宮內不同部位;而雄性則通常擁有一具純粹用來輸送精液的分岔陰莖。不論雄性或雌性,廢物都是經由一種稱為泄殖腔的構造來排放。懷孕中的雌性會在子宮內長出卵黃囊以供給胚胎營養。而胚胎在發育早期約4到5周就會出生,之後爬行到母親的育幼袋內,並吸取位於袋內的乳頭。數周之後,幼獸將可暫時或永久性地離開育幼袋。
比起胎盤動物,有袋類較早將幼獸產出,且沒有發展出用來保護胎兒免受母體免疫系統攻擊的胎盤構造。雖然早產且體型小的幼獸在生存上有較大的危險,但如此一來也減少了懷孕時的風險,例如不必在生活不易的季節里懷有大型胎兒。
由於出生後的幼獸必須爬行到母親的乳頭位置,因此至少在出生時,它們的前肢比身體其他部位的發育更加完全。而這可能也是造成有袋類的行動範圍較胎盤類小的原因。有袋類的前肢必須發展出可供爬行的爪子,因此不像胎盤類一樣發展出具有其他功能的鰭、蹄或是翅膀。
澳大利亞發現新種袋鼩
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的科學家團隊,日前宣布在澳大利亞內陸和塔斯馬尼亞找到兩個袋鼩屬新物種,這種袋鼩每年交配季節的交配時間最長可達14小時,直至公鼩“精盡鼩亡”。
據報導,昆士蘭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把這兩個新物種分別命名為“大陸暗袋鼩屬”(Mainland Dusky Antechinus)和“塔斯馬半島暗袋鼩屬”(Tasman Peninsula Dusky Antechinus)。這種袋鼩雄性的壽命極為短暫,因每到繁殖季節,公鼩都會全力交配,直至精盡“鼩”亡為止。
昆士蘭科技大學科學家貝克稱,公袋鼩每逢夏季都幾近滅絕。他說,袋鼩的繁殖期一般維持2至3星期,此時雄性體內的睪丸素水平極高,它們會瘋狂與雌性交配,最長可達14小時之久。
但同時,睪丸素升高也會引發壓力賀爾蒙陡增,令袋鼩的免疫系統崩壞,當場死亡。睪丸素同時令它們變得好鬥,打架也讓不少袋鼩喪命。
科學家也指出,由於每年交配季占總數一半的公袋鼩幾乎滅絕,反而可以為母袋鼩和它們的下一代“節約”出更多的昆蟲和蜘蛛等食物,以便它們更好地生存。
由於棲息地減少及氣候轉變已對袋鼩的生命構成威脅,加上它們有做愛至死的習性,令袋鼩的數量越來越少,步向瀕危之路。
澳大利亞十年來新發現物種
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澳大利亞分會2009年9月公布了一份報告,公布了1999年以來發現的新物種,其中包括能快速交談的雄性庫蘭達樹蛙、短平鼻海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