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區位
引黃灌區位於黃河上游下河沿——石嘴山兩水文站之間,沿黃河兩岸地形呈“J”型帶狀分布。寧夏引黃灌區分布見圖2-1。灌區涉及青銅峽市、永寧縣、銀川市、賀蘭縣、平羅縣、惠農縣、石嘴山市及中衛縣、中寧縣、吳忠市、靈武市等4個縣(市)的引黃灌溉部分,計11個縣(市)和20多個國營農、林、牧場。寧夏引黃灌區以青銅峽水利樞紐為界,將其分割為上游的衛寧灌區和下游的青銅峽灌區。
由於黃河河道的自然分界,衛寧灌區又劃分為河北灌區和河南灌區,青銅峽灌區又劃分為河東灌區和河西灌區。在自流灌區邊沿,受地形影響無法自流灌溉,又陸續發展了青銅峽灌區的扁擔溝、五里坡、狼皮梁、甘城子,以及衛寧灌區的鹼鹼湖等揚水灌區。此外,為了解決黃土丘陵和台地地區人民生活和灌溉用水,又陸續發展了南山台子、同心、固海、紅寺堡、鹽環定等揚水灌區。
衛寧灌區位於黃河沙坡頭與青銅峽之間120km長的狹長地帶上,原系多渠系無壩引水。沙坡頭水利樞紐建成後,部分渠道改為有壩引水,土地面積686km,涉及中衛、中寧兩縣和青銅峽市的廣武鄉以及國營渠口農場。
青銅峽灌區為有壩控制引水,位於寧夏北部,介於東經105°37′~106°39′,北緯37°49′~39°23′之間。青銅峽灌區行政區劃上主要包括銀川、石嘴山、吳忠三個地級市和青銅峽、利通區、靈武、永寧、銀川郊區、賀蘭、平羅、惠農、陶樂、鹽池、同心等十一個縣市及十三個國營農、林、牧、漁場。
歷史沿革
唐代
唐代寧夏引黃灌渠有薄骨律渠、漢渠、胡渠、御史渠、百家渠、光祿渠、尚書渠、七級渠、特進渠等。安史之亂後,吐蕃常在這一帶用兵。大曆八年(773年)郭子儀敗吐蕃兵於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南的七級渠。後5年回紇族進攻靈州,堵塞漢、尚書、御史三渠引水口,破壞唐兵屯田。漢渠在靈武縣(今永寧西南,黃河西岸)南50里,北流40里有千里大陂,長50里,寬10里,相傳為漢代所建。它的附近還有胡渠、御史、百家等8條渠,溉田500餘頃。郭子儀曾請開御史渠,灌田可至2000頃。元和十五年(820年)重開淤塞已久的光祿渠,灌田1000餘頃。後4年開特進渠,灌田600頃。此外,回樂縣南有薄骨律渠,灌田1000餘頃。《元和郡縣圖志》稱:“(賀蘭)山之東,(黃)河之西,有平田數千頃,可引水灌溉。如盡收地利,足以贍給軍儲。”《宋史·夏國傳》載:今銀川、靈武一帶有唐徠渠、漢延渠,無旱澇之憂。北宋前期寧夏一度為西夏政權割據。李元昊在1032年至1048年間,曾修建長300多里的李王渠(又名昊王渠),大約是對北魏艾山渠的重建。《元史·郭守敬傳》載,其時銀川一帶有古渠,其中唐徠渠長400里,漢延渠長250里。其他州還有長200里的大渠10條,大小支渠68條,共灌田9萬多頃。元代
元代至元元年(1264年),郭守敬修復寧夏灌區。秦家渠的名字也在這時出現,後來簡稱秦渠,訛傳為秦代所開,有人認為是古七級渠。蜘蛛渠在明代稱為古渠,也應是元代修的渠道,是今中衛美利渠的前身。明代除利用舊渠外,有鐵渠、新渠、紅花渠、良田渠、滿答喇渠(都是唐徠渠支渠)、石空渠、白渠、棗園渠、中渠、夾河渠(以上在今中衛)、羚羊角渠、通濟渠、七星渠、貼渠、羚羊店渠、柳青渠、勝水渠(以上在今中寧)等各渠出現。灌區向青銅峽上游發展,技術上大量修築石壩石堤,加強引水和泄洪能力。清代
清代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開大清渠,灌溉唐徠、漢延二渠之間高地。雍正四年(1726年)開惠農渠,取水口在漢延渠口下游,灌溉漢延渠以東地區。同年又開昌潤渠,灌溉惠農渠以東至黃河間的灘地。雍正、乾隆年間,大清、惠農、昌潤三渠均曾多次改口改道,其灌溉面積有很大變動。以上三渠和唐徠渠、漢延渠合稱河西五大渠。現代
民國年間,寧夏灌區分為河東區、河西區和青銅峽上游的中衛、中寧區,據1936年資料,共有支渠近3000條,乾渠總長2600多里,共灌田1.8萬頃左右(見圖)。1959年青銅峽水利樞紐建成後,寧夏灌區又有了迅猛的發展。地貌類型
地貌類型為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溝渠縱橫,海拔1100~1300m。灌區地勢自南向北漸趨平緩,衛寧灌區地面坡降為1/1000~1/2000,青銅峽灌區地面坡降為1/2000~1/7500。土壤類型編輯
主要為灌淤土、鹽漬土、淡灰鈣土;揚黃灌區主要為灰鈣土、風沙土。
植被覆蓋
灌區內植被覆蓋率較高,尚未開墾的荒地以草原植被為主體,積鹽乾旱區以旱生灌木和半灌木為主,分布稀疏,覆蓋率僅為10~40%。氣候條件
引黃灌區地處中溫帶乾旱區,日照充足,溫差較大,熱量豐富,無霜期較長。灌區年均氣溫8~9℃,作物生長季節4~9月大於等於10℃的積溫為3200~3400℃,不僅能滿足小麥、糜子等作物的需要,喜溫作物如水稻、棉花也能很好地生長。同時大於等於10℃的積溫的初日及終日也正好與無霜期吻合,再加上太陽輻射達148Cal/cm2·a,年均日照時間2800~3100h及無霜期長達164d,有利於作物生長。引黃灌區屬大陸性氣候,乾旱少雨、蒸發強烈。灌區年均蒸發量1100~1600mm(E601),年均降水量180~200mm,降水年內分配不均,乾、濕季節明顯,7、8、9三個月的雨量占全年雨量的60~70%。雖然本區降雨稀少,但有時秋雨集中,影響夏收及秋作成熟。
災害天氣
主要災害性天氣為乾旱,其次為霜凍、冰雹、熱乾風、低溫、冷害等,大風、沙塵暴天氣出現次數較多。每年的12月下旬到次年一月中旬,境內黃河段封凍,二月中下旬解凍,易形成冰壩、凌汛災害。榮譽記錄
2017年10月10日晚上11點,在墨西哥城召開的世界灌排委員會執行大會上,寧夏引黃古灌區被確認成功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並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