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北京一些水果批發市場要求蘋果進入市場必須實行“實名制”,實現了實名制管理的蘋果被稱為實名制蘋果。
2011年1月,中央電視台對北京東郊水果批發市場和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銷售裝蘋果紙箱夾層中灌入水泥欺騙消費者進行了報導。事後,這些市場的蘋果紙箱裡都多了一張張的“身份證明”。例如箱子的紙條上寫著,品名:蘋果,產地:山東棲霞,淨重:28.5斤,聯繫人:張××。
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批發蘋果的商戶說,這是媒體報導了市場銷售裝蘋果紙箱夾層中灌入水泥之後,從1月5日起,裝蘋果紙箱夾層中灌入水泥的不準進入市場,現在已難尋灌入水泥的裝蘋果紙箱了。更嚴格的是,現在賣蘋果已經開始實行“實名制”了
現象
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批發蘋果的商戶說,蘋果價格上漲,賣蘋果不賺錢,只好使用“水泥紙箱”來增加重量。
2010年以來,產區的蘋果價格一漲再漲,現在每斤收購價漲到2.8元,運到北京運費4000元左右,一個裝蘋果的箱子5元,進市場銷售的進門費500元,到北京合3.2元一斤,每斤批發3.2元根本賣不動。一汽車蘋果以前一天賣完,現在3天才能賣完,只有使用“水泥紙箱”使得原本重量僅為1斤的紙箱變成了4斤到5斤,折算到蘋果的重量上,一箱蘋果增加2斤至3斤,這樣才能掙到錢。
蘋果價格高,消費者接受不了,很難批發出去。所以商戶只按成本價走貨,就掙箱子錢。他們對於這種弄虛作假行為並不感到慚愧,還埋怨現在蘋果價格高,老百姓吃不起,賺錢越來越難了。
一位批發山東紅富士蘋果自稱姓李的商戶說,銷售水泥紙箱大概是從2010年10月份開始在市場普遍存在,一個普通裝蘋果的紙箱重量一般在1斤以上,而同樣大小灌入水泥後的紙箱重量在3斤至4斤,一個箱子的價格在5元左右,灌入水泥後賣6元至7元。
“買的人不吃,吃的人不買”成為催生“水泥蘋果”的一個因素。一些經銷商表示,花50元也是送一箱蘋果,花70元也是送一箱蘋果,買整箱蘋果大部分都是送禮的,反正蘋果是整箱封閉好的,送禮的人也不注意這個,即使發現了也很少有人因購買了裝蘋果紙箱夾層內灌入了水泥來秋後算賬。
治理
迫於媒體對裝蘋果紙箱夾層內灌入水泥報導的輿論壓力,監管部門開始亡羊補牢。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從2011年1月5日起已明確要求裝蘋果紙箱夾層內灌入水泥的不準進入市場。同時,進入市場銷售的成箱水果,必須標明品名、產地、淨重量、負責人。
該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市場相關規定,如果再發現有批發商在銷售紙箱裡灌漿增重行為者,將予以清出市場
評論
1.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辛向陽說,紙箱灌水泥這一問題反映出目前一種不合理的消費結構和消費市場的監管缺失。
這一問題反映了目前市場經濟中道德素質的缺陷。裝蘋果紙箱夾層內灌入水泥是一起典型的集體造假行為,有生產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往紙箱夾層內灌入水泥,有人銷售灌入水泥的蘋果紙箱,有人知假賣假。單個的弄虛作假並不可怕,而弄虛作假成風,彼此無所顧忌、明目張胆地一起弄虛作假就很危險了。
2.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從某種意義上說,即便有了蘋果“實名制”,也未必能確保非法逐利的衝動不會突破制度的防線。當年,“陽澄湖大閘蟹”為了防偽,給每隻螃蟹的腳上掛上地理標識,但隨後各色湖塘出產的毛蟹都穿上了“防偽標誌”,一度令消費者真假莫辨。
“實名制”的蘋果或許能減少虛假的分量,卻無法驅散人們的憂慮。客觀地說,市場失范既是制度問題,也是道德問題。成熟的市場經濟從不諱言誠信的意義和價值——這當然不是推卸監管部門的責任,但我們也當看到,任何制度都不可能達到完美,監管的效能終歸有個限度。在千變萬化的市場中,道德自律具有不可或缺的意義。
成熟的市場經濟應當是講道德、講誠信的經濟。歷史也一再證明:沒有誠信等最基本的道德觀念,市場經濟的“自我調節”遲早會引發無可規避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