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這首詩前半部分反覆刻畫海棠,極力形容海棠幽獨,高雅,美麗、清淑的品格,後半部分寫詩人訪海棠,見花生感,抒發了“天涯淪落俱可念”的情懷。這裡讚美海棠,悲嘆海棠,實際上也就是寄託作者的情操,悲嘆自身的遭遇。全詩因物寄慨,形象鮮明,辭格超邁,不蹈襲前人,是東坡生平得意之作。

作品原文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江城地瘴蕃草木 ,只有名花苦幽獨 。

嫣然一笑竹籬間 ,桃李漫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

朱唇得酒暈生臉 ,翠袖卷紗紅映肉。

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輕春睡足 。

雨中有淚亦悽愴,月下無人更清淑 。

先生食飽無一事 ,散步逍遙自捫腹。

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 。

忽逢絕艷照衰朽 ,嘆息無言揩病目。

陋邦何處得此花,無乃好事移西蜀 ?

寸根千里不易致,銜子飛來定鴻鵠 。

天涯流落俱可念 ,為飲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還獨來,雪落紛紛那忍觸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定惠院:在黃岡縣東南。海棠:在定惠院東小山上。

②地瘴:指南方山林間濕熱蒸郁之氣。蕃(fán)草木:使草木繁茂。

③苦:甚。

④嫣(yān)然:形容笑容美好。

⑤佳人:喻指海棠。佳人在空谷,用杜甫《佳人》詩“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意。

⑥薦:獻,進。華屋:華麗的居室,富貴者所居。曹植《箜篌引》:“生在華屋處,零落歸山丘。”

⑦暈(yùn):指酒後兩頰的微紅色。

⑧“日暖”句:《明皇雜錄》載,唐玄宗曾把醉中的楊貴妃比做“海棠睡未足”,這裡詩人反用其意,把海棠比做春睡足的美人。

⑨清淑:清秀美好。

⑩“先生”二句:先生,詩人自指。無一事,詩人貶在黃州,被責令“不得簽書公事”,故云。這是詩意轉折之處,以下皆借海棠寄寓人生感慨。

⑪“不問”二句:暗用《南史·袁粲傳》,粲家居逍遙,得意出遊,悠然而返。時“郡南一家,頗有竹石,粲率爾步往,亦不通主人,直造竹所,嘯詠自得”。又《晉書·王徽之傳》:“吳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徽之)欲觀之,便出坐輿造竹下,諷嘯良久。”

⑫絕艷:指海棠。衰朽,詩人自謂。

⑬陋邦:這裡指黃州。“無乃”句:這句意謂莫非好事者從四川移栽。四川盛產海棠。

⑭“銜子”句:說或是鴻鵠之類把海棠種子銜來此地。

⑮“天涯”句:說自己與海棠都是流落天涯者,命運相同,令人感傷不已。“俱”字雙綰花與人。

⑯雪落紛紛:形容海棠凋零,紛紛飄落。那忍觸:猶言那忍見。觸:接觸,遇。

白話譯文

江南山林多瘴氣,草木十分茂盛,只有海棠這種名貴的花很是少見。

那株竹籬間的海棠宛如女子美好的笑容,桃花李花雖滿山遍野,與之相比便粗俗得很了。

我知道上天是有深意的,特地將這株海棠灑落山谷。

海棠是天然的富貴資質,本不需要華麗的房屋或是貴重的盤子來陪襯它。

美麗的海棠好似美女酒後雙頰微紅,捲起衣袖紅紗映現出肌自如雪。

山林濃密霧氣重,遮住了陽光,海棠就好似在和風暖日中睡醒的美女。

一旦風雨來襲,海棠便似含淚佳人,神情淒婉。月下無人之時,它則更顯清秀美好。

我飯後無事可做,拍著肚子散步,自在逍遙。

不去寺廟也不拜訪鄉鄰,只是拄著拐杖來看挺拔的竹林。

突然與嬌媚的海棠相對,更映照出我的衰老,無奈只能嘆息一聲,擦擦模糊的雙眼仔細觀看。

這偏僻的地方是從哪裡得到這株海棠的?莫非是好事者自西蜀移來?

海棠不易從遠處移栽,這一定是鴻鵠把種子銜來的。

海棠啊,我和你都遠離家鄉西蜀,流落異鄉,為此應該共飲一杯,吟唱這感嘆淪落天涯的詩篇。

明天酒醒後我還會獨自前來,只怕雪落紛紛不忍觸及往事啊。

創作背景

此詩是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蘇軾到黃州不久寓居定惠院時所作。附近小山上有海棠一株,極為繁茂。蘇軾對其甚為喜愛,每年海棠盛開的時候,都要置酒賞花。這首詩當是賞花時所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詩歌在對海棠花的描繪中,寄寓了自己深深的流落之感。

詩歌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部分。自“江城地瘴蕃草木”到“月下無人更清淑”十四句是對海棠花的描寫,而自“先生食飽無一事”至結束則是抒發詩人的感慨。

詩歌首句就點出瘴氣蒸郁的惡劣環境、海棠的高貴和流落草莽間的孤寂,而“嫣然一笑竹籬間”則又深入一層,寫出海棠不以境遇榮辱動其心的品格:縱然被放逐到荒郊野外,卻仍然自信地微笑著,相形之下,遍山的桃李似乎都變得粗俗不堪。下句暗引杜甫“絕代有人,幽居在空谷”詩意,將海棠花比為空谷中的佳人,更突顯出海棠花的絕代風華。“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詩人首先以簡練的話語總括其自然富貴的風姿,以下四句則細筆描摹海棠的美麗和在早晨、日暖、雨中和月下的各種情態:她如醉酒的佳人,朱唇沾酒,紅暈泛上臉頰。捲起綠紗的衣袖,映現出紅潤的肌膚。林深霧暗,很遲才能透進陽光;而當日色溫暖,清風和暢的時候,春睡十分酣暢。在雨中,海棠垂著淚滴,顯得悽愴可憐;而當月下無人之時,則越發地清雅婉淑。詩人發他的觀察力和想像力,以擬人的手法從容不迫地對海棠作了多角度的描繪,既精細又不板滯。

詩歌的第二部分轉而寫詩人的感慨,但是卻又不直接加以直白的議論,而是先活畫出詩人的樂天與幽默:東坡先生飽食之後,閒得無事,便摩挲著肚皮漫步,不論是民居還是僧舍,只要看到修長的綠竹,就拄著拐杖敲門要細加欣賞。而後寫詩人初見海棠的詫異與驚喜:忽然看到絕代的艷色出現在我這衰朽之身面前,不禁無言嘆息,擦拭著有病的眼睛凝視著她。僻陋的黃州怎么會有這么高貴的海棠花呢。莫非是好事者從西蜀移來的。但是詩人很快又作出了否定:一寸多長的幼苗,怎么能夠從遠在千里之外的西蜀移植呢。肯定是鴻鵠銜來了種子落到此地才得以成長為這么一株明艷照人的鮮花。詩人面對著來自故鄉西蜀的海棠,不禁產生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覺,一陣酸楚湧上心來,於是便痛飲一樽美酒,歌吟出這首詩篇。最後兩句是尾聲:明朝酒醒之後,作者他還會獨自到來,只怕那時海棠的花瓣已如雪片紛紛飛落,不忍觸摸了。這句雖是懸想之詞,卻是至情之語。

全詩的最大特色是以物喻人,而且每一描寫都貼切自然。如海棠自西蜀來黃州的揣測實是詩人自身際遇的暗喻,而海棠在黃州“苦幽獨”的精神苦悶同樣是詩人自指,不過詩人雖然暗用心機進行比附,卻並不顯得生硬單調。雖是寫“苦”,卻常雜以愉快而幽默的笑語,苦中有樂,苦樂交織,使詩歌顯出一種獨特的格調。而其寫物抒情,也正如紀昀所評“風姿高秀,興像微深”,實在是蘇軾詩中的精品。

名家點評

清代查慎行云:“讀前半競似海棠曲矣,妙在‘先生食飽’一轉。此種詩境從少陵《樂遊園歌》來,遇其神理而化其畦畛,斯為千古絕作。”(《初白庵詩評》)。

清代紀昀:“此種真非東坡不能,東坡非一時興到亦不能(《紀評蘇詩》卷)。”

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鵬:詠物詩常自寓身世,物與人合一,以此抒情議論。東坡在此詩中,讚美一株西蜀海棠幽獨清淑的品節,悲嘆它飄零陋邦,與雜花草莽為伍,其中寄託了自己的情操和身世之悲。東坡妙用擬人手法描繪海棠,把它寫成一位風姿高秀的絕代佳人:“朱唇”二句,狀其衣著、容貌、膚色之美,“日暖”句摹其春睡之態,“嫣然”句攝其動人笑靨,“雨中”句傳其孤苦悽愴之情。或用工筆或用寫意,無不惟妙惟肖,形神俱活。至於興象之深微,詞格之超逸,更是東坡戛戛獨造。(《蘇軾集》)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進士及第後,官至中書舍人、禮部尚書。由於新舊黨爭、諫官彈劾,仕途蹉跌,屢遭貶謫。所歷州郡,關心國計民生,多有惠政。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個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做出了卓越貢獻。其文縱橫恣肆,揮灑暢達;為詩題材廣闊,清新雄健;詞風一洗綺羅香澤之態,逸懷浩氣,開“豪放派”之先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