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根反應原理
顯示DNA的傳統方法是富爾根(Feulgen)反應,切片先用稀鹽酸處理,DNA經弱酸(1mol/L HCL)水解後,在60℃條件下使DNA分子中脫氧核糖與嘌呤之間的連線打開,脫氧核糖的一端釋放出醛基,並在原位與Schiff試劑反應生成紫紅色產物。原理同PAS反應,使細胞核DNA顯紫紅色。在此過程中RNA不受影響,故染色具有DNA特異性。準確的溫度和鹽酸濃度,適宜的水解時間是成功的關鍵。水解過度或不足均降低染色強度。
配製試劑:
1. 1mol/L HCL:將8.5ml濃鹽酸和91.5ml蒸餾水混合即得;
2. 0.5%亮綠水溶液;
染色步驟:
1. 取培養於蓋玻片上的貼壁原代細胞,用Hanks液漂洗三次;
2. 在卡諾(Carnoy)固定液中固定10min,然後蒸餾水洗三次;
3. 移入60℃濃度為1mol/L的HCL中靜置10min;
4. 用蒸餾水漂洗幾次;
5. 放入Schiff試劑中靜置30—60min,可隨時檢查顯色情況;
6. 用自來水沖洗5min;
7. 再用蒸餾水漂洗;
8. 不同濃度梯度乙醇溶液脫水;
9. 用二甲苯透明、樹膠封片;
福爾根反應-相關內容
脫氧戊糖核酸,縮寫 DNA。指核酸的戊糖部分為D-2-脫氧核糖而言。是基因的本質物質。鹼基有腺嘌呤、鳥便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和其它成分,有少量的甲基化鹼基,即5-甲基胞嘧啶,6-甲基氨基嘌呤。某種噬菌體DNA的胞嘧啶由5-羥甲基胞嘧啶,胸腺嘧啶由5-羥甲基尿嘧啶代替或含有尿嘧啶。核苷通過3′,5′-磷酸二酯鍵形成雙股鏈狀多核苷酸,用氫鍵形成雙股螺旋結構沃華特生。病毒DNA分子量為 1—200×106,除特殊者例外,一個病毒粒子中含有一個分子的核酸,但也有的噬菌體的核酸成分是環狀單鏈DNA。認為細菌染色體是由一個分子DNA形成的,大腸桿菌 DNA的分子量約為2.5×109。高等動植物細胞核中鹼性蛋白質(組蛋白,魚精蛋白等)與其它相結合,而以脫氧核糖核蛋白的形態而存在。細胞質中特別是線粒體、葉綠體等也有少量DNA存在。高分子量的 DNA在溶液中易被機械的切斷,從噬菌體和病毒以外的材料提取的DNA,在多數情況下,一般認為是原來分子的片斷。加熱或鹼處理可使雙鏈間的氫鍵斷開成為單鏈形態,稱此為 DNA變性。定量測定DNA的方法,包括測定磷酸、糖(脫氧核糖)的顯色反應(二苯胺反應,半胱氨酸硫酸反應,吲哚反應等),以及由鹼基部分紫外吸收(257-270毫微米)的。組織切片中富爾根反應檢測法是很有用的。用四種三磷酸脫氧核苷為前體,以親本DNA為模板,DNA的複製是半保守式的。已知有多種特異性的DNA分解酶,用於DNA結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