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富江鄉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最南端,松花江中游北岸。西與松花江鄉為鄰,東與巴彥港鎮接壤,北和縣城巴彥鎮相連,南靠松花江與賓縣隔江相望。全鄉現有4個行政村(振發村、五嶽村、前程村、新和村)28個自然屯,總人口21815人,4463戶,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8%以上,滿、鮮兩個民族只占人品的2%。全鄉南北狹長約18公里,東西界約8公里,全鄉幅員面積124.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267公頃。其中水面面積1531公頃;森林面積236公頃;草原347公頃;灘涂287公頃;其它面積959公頃;富江鄉95%以上的耕地為平地,適宜各種作物的生長,具有發展商品糧的自然優勢。
富江鄉境內有五嶽河,雙臨河兩條。其中雙臨河屬季節河,旱季無水,澇年長流水。全鄉平均海拔高度在141.5米左右。地勢呈北低、中高、南更低的形狀。
鄉政府坐落在橋頭吳家屯。富江鄉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降水660毫米左右。豐水年分可達800餘毫米,乾旱年份只有400毫米左右。年無霜期135天,年結凍期147天左右。
聞名全省的由原國務委員陳俊生題詞“巴彥縣沿江排灌站”坐落在松花江北岸,該鄉境內,它引松花江水灌溉萬畝綠色稻田,生產的“天鑫”牌大米,獲得國家綠色食品標識。
經濟和社會發展
成功的招商引資使富江鄉擁有了四大企業,即:富江鄉酒精廠,年加工玉米3000噸,生產酒精1000噸。實現產值3000萬元,利稅30萬元。天鑫米業,日加工大米100噸,年創產值4000萬元,利稅50萬元。草炭廠年加工草炭3000噸,生產營養缽1億塊,實現產值1500萬元,利稅40萬元。2004年引來深圳思特博乳膠製品有限公司在巴彥安家落戶,投資1600萬元,年產700噸乳膠製品,創產值2000萬元,利稅達200萬元,可安排200人就業,直接拉動勞動力市場,解決下崗人員再就業社會難題,增加社會穩定,改善縣域經濟環境。創下了當年引資,當年投產,當年見效益的巴彥歷史新高。
富江鄉所處地理環境比較優越,農業資源十分豐富。有肥沃的土地,廣茂的草原,南端靠松花江的滋潤,境內湖湖、泡、溝、叉有水就有魚。魚的種類多達30餘種。肥沃的土地盛產玉米、大豆、高粱、穀子、水稻等。是本縣商品糧主產鄉。
農業的高速發展和農業機械化作物面積已達94%以上。從而保證了農業生產的豐產與豐收。
林牧副漁全面發展。森林覆蓋率逐年增多,養豬、羊、牛、禽專業戶好雨春筍,人工漁池和溝、河、湖、泡的漁業養殖更是前景喜人;此項年人均可增加1000餘元。
交通、郵電煥然一新,鄉、村、屯路均已沙、石化,通了內外聯繫,給廣大民眾帶來了交通的方便。90年代中期,電訊業務已變成微機控制台,程控電話遍而全鄉。手機的使用也越來越多,方便了人民民眾的內外聯繫。
全鄉基本建設日新月異。截止2004年底,全鄉新建高標準的住房已達三千多間,達4萬餘平米。全鄉10處國小1處中學,都建成了磚瓦結構的校舍。農戶建房標準也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