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丹

寇丹

甲油的代稱英cutex染指甲的油。也譯作“蔻丹”。蔻丹花俗名千層紅,又名指甲草。古時候蔻丹指染過顏色的指甲。就是一般用顏色鮮艷的花(鳳仙花、千層紅都可以),開花時摘下花瓣放在適當的容器里,搗成糊狀,抹在指甲上,然後用布包裹一些時間,就能把指甲染成紅色。算是古代美女的一種美甲方法。

基本信息

蔻丹

蔻丹在文學中的運用

田漢 《麗人行》第十一場:“你該不想搽‘蔻丹’吧,我的 王太太 。” 老舍 《四世同堂》七十:“她忘了以前小姐的生活,不再往手指甲上塗上寇丹,而變成了個新的 招弟 。”
巧摸神色蔻丹

巧摸神色蔻丹

首先,必須挑選質地較為濃稠的紅色甲油。可以先塗抹在小指上試驗,看看色澤夠不夠飽和,是不是那種未經過稀釋而呈現透明感的指甲油。
接下來,就得好好琢磨塗抹時的技巧了。塗完一層透明的護甲油之後,運用一般塗抹甲油的方法,將指甲表面縱向地分成三等分,先塗中間,再塗左右兩側。想要塗抹出均勻的色彩,一是乾淨利落地完成三筆,二是將指甲刷輕輕壓成扁平狀拖動。假如你的指甲形狀呈寬扁狀,建議將甲面兩側稍稍留白,修飾出纖長的指甲形狀。 深色指甲油容易因為碰撞使指尖部位的顏色脫落,形成難看的窘境。那么不易剝落的秘訣是什麼?建議你在塗抹前先加強指尖的色彩,以橫向入手,在指甲表面前端的1/5處來回塗抹兩層甲油,再照正常方法上色,這樣,指尖處的甲油就可以保持較長的時間了。
一般來說,深色甲油都得塗抹上兩遍,這樣顏色看起來才足夠飽滿,所以當完成第一遍時,必須有充裕的時間和足夠的耐心待指甲油完全乾透後,方可在上面覆蓋第二層。 完成以上步驟後,別忘了再塗抹上一層透明的表層護甲油,不僅有保護指甲的功能,還能讓紅色看起來更艷麗、更富有光澤。
最後,不要企圖把指甲油當做長期的裝飾,最多維持一周就應該卸除,並讓指甲休息幾天再重新上色。休息期間,建議常常塗抹護甲霜,讓指甲表面得到充分的滋養。

茶文化專家寇丹

人物簡介

滿族,1934年出生於北京,1945年隨父母來湖求學,就讀於三一國小、湖州中學,1951年入伍榮立三等功。1958年轉業到湖州,先後在文化系統、工業系統、市機關等單位工作。1994年退休。
出版《壺裡乾坤》、《仙華風流》小說集,曾獲浙江省首屆浙江作家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等;著有《茶具入門》、《鑒壺》等專著,設計的《國蘭壺》載入《中國茶葉大辭典》,論文集《探索陸羽》有中、韓文字出版。曾獲全國總工會《全國自學成才者》稱號,現為省作協、全國少數民族作協會員,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創作研究員,中日韓茶道聯合會咨問,韓國中華茶文化研究會名譽副會長,澳門中華茶道會顧問及國內一些茶刊顧問。

主要工作內容

1、茶論文撰寫;
2、茶小說創作。主編《茶小說彙編?茶間況味》,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
3、茶畫創作。在新加坡、澳門舉辦過茶畫展;
4、弘揚中華茶文化。多次在海內外大學及媒體開展講座,例如,澳門理工學院、新加坡電台等。多次在國內電台、佛學院、夏令營講座,並應邀去上海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東方論壇》講座茶文化;
5、接受國內中央電視台、香港鳳凰衛視、台灣東森台,以及韓國MBCTV的採訪;
6、設計史所未有的國等壺載於《中國茶葉大辭典》,請到當時中國農業部長何康及海外張學良的嘉獎;
7、近期與工藝大師汪寅仙合作開展紫砂文化講座,並為中央領導人刻壺;
8、茶的散文創作很多,多次被香港、國內《政協報》轉載;
9、廣交國內外茶人朋友,並且曾經訪韓國四次,新加坡三次,日本一次,擔任社會名譽職務。

生平概述

有這樣一位老人,他自喻“一片茶葉”,他自謂“人生最好是茶緣”,他自勉“頌毋喜,謗無辯;平常心,茶中練。”他就是“客居苕上為飲茶”的江南茗耆寇丹先生。
5年前的夏日,一位名叫李根柱的韓國友人不遠萬里來到湖州,叩開了紅豐淡茶齋寇老師的家門,原來,他是韓國“茶星”崔圭用先生的茶道傳人,此行是奉恩師遺命專程前來拜訪寇丹先生的。在寇老的引領下,虔誠的李根柱懷著崔老生前之囑託,探訪了茶聖陸羽在湖州的遺蹟,瞻仰了杼山皎然塔、陸羽墓和三癸亭。從此,李根柱和寇丹先生結下了跨國的忘年之交,中韓民間茶文化交流史上譜寫了又一篇佳話。
寇丹原籍北京,滿族,早年從軍,曾任部隊文藝指導員。上世紀50年代末,退伍後的他隨妻南下,在山水清遠的古老茶鄉湖州紮下根來。70年代後期,一個偶然的機會,寇丹無意在《全唐詩》里發現不少有關湖州的茶詩,這些清雋的詞句深深感染了他,從此,他移情於茶茗並開始蒐集茶文化歷史資料。同時,從事印花圖案設計、精於工藝美術創作的他對紫砂陶藝也萌生了濃厚的興趣。
作為茶道發祥地、陸羽隱居並著《茶經》的古邑湖州,儘管有著“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文化之邦的”美譽,但只有“茶”才是舉世無雙的,因為1200多年前的一部茶著、一個茶人同時被後世奉為“經”和“聖”者,唯清麗湖州所僅有。為此,寇丹曾連續多年建言當時的湖州市長,提議以茶文化為契機發展茶產業。1990年秋,在包括寇丹在內的湖州茶界同仁集體倡議下,成立了“陸羽茶文化研究會”並編印出版《陸羽茶文化研究》會刊,使湖州在陸羽及《茶經》的研究上了一個新台階。17年來,湖州的“陸學”探求可圈可點,取得了長足進步和不菲的成績。如果將這一切比作新時代孕育的世紀春茗,那么,寇丹先生恰似一滴水珠和一片茶葉,在茶的天地里,悄然傳遞著清淺淡泊之馨香。
改革開放後,寇丹在湖州市鄉鎮企業局任職,他利用經常出差的便利,遍走茶鄉,遍訪茶事,發掘吳越地區燦爛悠久的茶文化遺產。為探索歷史上的紫筍、羅岕、霞霧等名茶以及千年重生的安吉白茶,寇丹少則幾次、十幾次,多則數十次地深入長興顧渚山、羅岕、茗嶺,吳興妙西霞霧山和安吉的崇山峻岭。為探索紫砂壺的奧秘,他也曾無數次趕赴宜興丁蜀,研習紫砂從採礦、鍊石、養泥、製作、煅燒等一系列環節,並率先探訪湮沒已久的湖氵父古金沙寺遺址。集寫作、鑒壺、書畫於一身,多才多藝的他和長興紫砂名手蔣淦勤、吳稚明等人聯袂設計創製了“駱駝”、“茶筅”、“陸羽”、“文學泉”等經典茗壺。酷愛藝蘭的他還獨闢蹊徑,創意製作了蘭蕙造型的“國蘭壺”,為何康、張學良、黃繡球等世界著名蘭友所垂青,並在國際大賽中榮膺“蘭花金獎”,此舉為紫砂陶藝史上只有梅、竹、菊,“歲寒四君子”獨缺蘭花器型填補了空白。
自1990年始,寇丹兼及世界茶人的簽名收集,寒來暑往,已累計珍藏達9冊之多。這其中,不僅有我國王澤農、莊晚芳、陳椽等茶界先輩的手跡,還有日本千利休15世家元千宗室、布目潮渢、韓國崔圭用等海外茶耆的雪泥鴻爪。他曾將這些茶人的簽名墨跡匯集於紫砂壺,成為獨一無二的“世界茶緣壺”。甚至連他喜愛的摺扇上,也收錄著不少茶人題簽,堪稱“縷縷清風皆茶緣”。

給自己的定位

寇丹把自己的人生定位為“茶”,他認為:“茶不是一個人的茶,而是世界的茶。”伴隨著茶緣日深,其問茶足跡也遍及大江南北,甚至還遠涉重洋。他曾數度出訪海外,應邀在新加坡、澳門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舉辦個人茶畫展及講座;難能可貴的是,對於賣畫所得,他始終分文不取,並悉數贈予主辦方以支持中華茶文化在國際上的傳播。多年來,不以“專家、學者”自居的他著有小說《壺裡乾坤》、《仙華風流》,紫砂陶及茶文化專著《茶具入門》、《鑒壺》、《陸羽與〈茶經〉研究》,選編《茶間況味》和點校《石屋清珙、普愚太古禪師語錄》等,並寫下了諸如“草帽茶”,“茶外之茶、味外之味”等一系列充滿哲理和禪趣的文字,他還成為上海歷屆茶藝師培訓中最受學生歡迎的客座導師之一。
鑒於寇丹自學成才的感人事跡和成就,山東濰坊破格為這位民間人士設立了“寇丹茶文化藝術館”,這在中國茶文化史上也是唯一的。
當然,再好的“茶”也不可能“皆大歡喜”,在茶學探求的心路旅程中,他的一些觀點也難免存在爭議或“非議”。但他依然樂觀豁達,年逾古稀仍勤勉學習的精神無不激勵著後學。
風趣依舊、情懷依舊的他嘗言:“一碗茶中的你只是一片小小的茶葉,正因為有了你、我、他,大我、小我、眾我,我們才能在無色的水中浸泡出一碗韻味雋永的芳香。也因為如此,茶中貯滿了平和、安詳、圓融,方能解脫人的心,和諧社會才得以實現。人這一輩子,得喝三杯茶,第一杯甜茶,人生下來,大凡都無憂無慮;第二杯苦茶,人有了一定成就,煩惱就多了,意識到生活不易,需經坎坷與磨難,正如武夷山大紅袍,苦後晚來甘;第三杯淡茶,心中淡然、圓融,處世和諧,凡事皆然。”他就象一把紅泥“大壺”,“寇脫心冰清玉潔,丹楓脂馥郁馨逸。”繼續經受光陰的洗禮,繼續發揮著脈脈餘熱。
真水無香,淡茶有味。“真心愛茶,一輩子為茶無私奉獻的人,方可稱之為茶人”。以此來詮釋寇丹先生,不正是恰如其分的么?

明山區政府副區長

個人簡歷

女,生於1972年2月,遼寧省遼中縣人,漢族,研究生文化,1993年8月參加工作,199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93年8月任明山區臥龍鎮團委書記
1996年6月任中共明山區委辦公室工作人員
1996年12月任共青團明山區委副書記
1997年7月任共青團明山區委書記
1999年12月任新明街道辦事處籌備組負責人
2000年4月任明山區明山街道黨工委書記
2000年7月任明山區政府副區長(2005.09-2006.09英國奧斯特大學攻讀公共管理MPA碩士)

工作分工

負責文化廣播、教育、體育、衛生、計生等方面工作。分管區教育局(體育局)、區文化廣播電視局、區衛生局、區人口和計畫生育局;負責聯繫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