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羊山鎮

宿羊山鎮

江蘇省邳州市宿羊山鎮是馳名中外的“大蒜之鄉”,位於邳州市西北部,西與賈汪區接壤,南靠東隴海鐵路和徐海一級公路,北依京杭大運河、310國道江蘇省棗泗公路從宿羊山鎮橫貫南北,交通便利。宿羊山鎮9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萬畝,社會人口8萬人,2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大蒜為宿羊山的主產業,常年種植大蒜8萬畝,以宿羊山為中心的大蒜連片種植輻射面積已達70萬畝,面積居中國第一。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6000元。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宿羊山鎮宿羊山鎮

宿羊山鎮原名宿娘山,據傳很久以前,王母娘夜宿此山而得名“宿娘山”,後以其諧音演變成“宿羊山”。民國3年置宿羊山圩團屬七區,24年置宿羊山鄉屬五區。1949年屬山東蘭陵縣,1953年劃歸邳縣置十五區,1957年撤區並鄉為宿羊山鄉,1968年改宿羊山人民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7年改置鎮,2000年撤鄉並鎮,將原徐樓鄉並置宿羊山鎮,鎮政府駐地宿羊山。

1912年為宿羊山市。1953年屬十五區,1957年建宿羊山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87年建鎮。1996年,面積53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轄宿羊山、鎮南、殷莊、山東、辛家、桃園、沙埠灘、韓行、海子、劉山、坊上、北孫莊、新安莊、徐井、何家、南堰、蘇口、大宋莊18個行政村。2000年,撤銷徐樓鄉,併入宿羊山鎮,全鎮面積91平方千米,人口6.8萬人,轄3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宿羊山村。

地理環境

宿羊山鎮位於江蘇省徐州市邳州市境內 ,位於邳州西北部,西與賈汪區接壤,南靠東隴海鐵路和徐海一級公路,北依京杭大運河、310國道,省棗泗公路從該鎮橫貫南北,交通便利。

行政區劃

截至2008年末,宿羊山鎮總面積為91平方千米,人口77579人,下轄1個居委會,2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宿羊山村。251省道棗泗公路穿鎮而過,連結310國道和徐連公路。

宿羊山鎮下轄村

梁口居民委員會 宿羊山村 沙埠灘村 韓行村 坊上村
何家村 新安莊村 宋莊村 徐井村 辛家村
殷莊村 桃園村 劉山村 蘇口村 徐樓村
蘆崗村 呂村 黃墩村 陸埠村 杜莊村
黃灣村 賈家村 柿園村 耿埠村 白口村

交通概況

宿羊山鎮東臨開放城市連雲港,西依歷史文化名城徐州,西距徐州觀音機場40公里,北距臨沂機場100公里,東距連雲港白塔埠機場80公里,隴海鐵路、徐海一級公路、徐連高速公路、310國道傍鎮而臥,省道棗泗公路縱穿鎮中心並與以上幾條公路交匯,轄區公路縱橫。京杭大運河從鎮區穿過,江蘇省水利樞紐工程大運河劉山船閘、節制閘、南水北調蘇北地區大型翻水站坐落在本鎮規劃區內,水陸交通十分便捷。

人口土地

宿羊山鎮總面積為96平方公里,有耕地8萬畝,人均占有耕地1.11畝。2005年末全鎮計有15006戶,總人口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300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60人,鎮區位於鎮域中北部,面積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萬人。叢林茂密的大武山矗立北部,美麗的不老河橫貫東西。

區劃和城鄉代碼

2013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統計用城鄉劃分代碼

代碼
城鄉分類
名稱
320382105001 121 梁口居委會
320382105201 121 宿羊山村委會
320382105202 220 沙埠灘村委會
320382105203 220 桃園村委會
320382105204 122
韓行村委會
320382105205 122 宋莊村委會
320382105206 220 新安莊村委會
320382105207 220 坊上村委會
320382105208 122 劉山村委會
320382105209 122 徐井村委會
320382105210 122 何家村委會
320382105211 122 蘇口村委會
320382105212 122 辛家村委會
320382105213 122 殷莊村委會
320382105214 220 徐樓村委會
320382105215 220 蘆崗村委會
320382105216 220 陸角埠村委會
320382105217 220 柿園村委會
320382105218 220 杜莊村委會
320382105219 220 呂村村委會
320382105220 220 黃灣村委會
320382105221 220 賈家村委會
320382105222 220 黃墩村委會
320382105223 220 白口村委會
320382105224 220 耿老埠村委會

自然資源

宿羊山鎮宿羊山鎮

宿羊山鎮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陶土等,儲量達1億噸以上。鎮內水資源豐富,不牢河天然淡水養殖水面

達8000餘畝,已經形成了立體水產養殖規模,宿羊山鎮屬黃泛沙土平原半濕潤暖溫帶季風氣候,日照和雨量充足,年平均氣溫13.9攝氏度,降雨量903.6毫米,水土潮濕,為農作物的生產提供了充足的資源,主要種植大蒜、水稻、棉花、蔬菜等作物。

經濟概況

第一產業

概況

宿羊山鎮農業、水產業、畜牧業和林果業比較發達,一直是邳州市多種經營發展的先進鎮之一,1980年多種經營收入是全鎮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農業

宿羊山鎮宿羊山鎮

宿羊山鎮大蒜為宿羊山的主產業,常年種植大蒜8萬畝,以宿羊山為中心的大蒜連片種植輻射面積已達70萬

畝,面積居全國第一。

2013年大蒜種植面積7萬畝,年產乾蒜10萬噸,夏季作物以水稻為主,間作玉米、棉花等,全鎮糧經比例3:7。全年種糧面積67000畝,糧食產量31400噸,棉花產量1120噸。

林業

2013年,宿羊山鎮全鎮高標準農田林網建設3.6萬畝,成片造林1500畝。

牧業

全鎮人均養殖50隻(頭)以上,全鎮飼養量達到130萬隻(頭),2005年全鎮雞、羊、兔、牛、豬飼養量達到200萬隻。年出欄家畜8萬隻。

漁業

淡水魚養殖是宿羊山鎮的特色養殖,1980年以來,宿羊山實施立體魚菱養殖試驗成功,利用8000畝不牢河水面實行攔河立體養殖,有效地提高了水產效益,2005年共產鮮魚5000公斤,菱角80000公斤。

第二產業

工業

宿羊山鎮工業發展起步較早,解放初期,就開辦一個工具廠,主要生產加工農業生產使用小型農機具。後逐漸有所發展,到1978年相繼新辦一批工業企業,油廠、酒廠、綜合廠等10個,總產值500萬元。1985年鎮辦企業工業總產值5000萬元,今日宿羊山鎮,已形成了陶土製品,建材、化工、電子、鑄造、板材、服裝、農副產品深加工等八大類工業集鎮。2005年,全鎮擁有數十家各類企業,全年工業總產值2.5億元。

宿羊山鎮境內邳州陶瓷廠始建於1957年,1992年經江蘇輕工業廳和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隸屬省陶瓷進出口(集團)公司,企業擁有固定資產1500多萬元,主要生產低溫紅泥陶園林陶器,有400多個品種,1000多個規格產品全部出口歐美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額1000萬美元。

加工業

宿羊山鎮大蒜產業的發展造就了民營經濟的崛起,湧現出一批較大規模的大蒜生產、加工、冷儲加工骨幹企業和機械、板材加工製造民營企業。2008年,全鎮在市工業園區基礎設施投資400萬元,在鎮工業園區投資3000萬元,截至2008年,宿羊山鎮工業園區面積達1.2平方公里,共有民營企業357家,其中,500--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72個,獲外貿出口權的企業11個,民營企業從業人數達1870人,交稅金總額1200萬元,占全鎮財政收入40%,全鎮有大蒜冷庫280座,大蒜銷售量80萬噸,外貿出口額達7500萬美元。2008年全鎮工業用電5800萬度。比2007年增長1200萬度,連續三年工業用電量增幅全市第一,總量全市排名第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宿羊山鎮宿羊山鎮

宿羊山鎮擁有中國小20所,在校學生15000人,教職園工1200人,其中,省級重點中學1所,中心中學2所,中心國小1所,中心幼稚園1所。全鎮3歲以上幼兒入園率達90%,中國小入學率達100%,2013年宿羊山高級中學本科上級人數達65人,位居邳州市農村中學第一名。

省重點中學宿羊山高級中學創建於1938年,原為縣立宿羊山中學,通過改建擴建,1997年通過驗收被江蘇批准為省重點高中。現有教學班級54個,在校學生4000名,教職工248人。宿羊山高級中學,連續五年會考合格率、優秀率、高考上線率,位居邳州市前列。先後被評為“江蘇省德育學校”、“淮海經濟區十佳學校”、“徐州市安全文明示範校”、“徐州市雙文明單位”、“邳州市名校”、“邳州市花園學校”。2008年,宿羊山高中上上本科線增幅達30%,居徐州市第一。

體育事業

宿羊山鎮的體育和武術運動較為普及。至2005年全鎮建有武校1所,習武者達500人,每年都舉行一次武術比賽,參賽人數多達300餘人,多年來共為市級以上武術團體、大專院校輸送100多人。

醫療衛生

宿羊山鎮衛生院共有2所,占地36畝,建築面積12560平方米,有病床180張,設內、外、婦、兒等科室。配有進口彩超機、心電圖及X光機等設備,全鎮有醫務人員200名,25個村級衛生室全部達到農村甲級衛生室標準。全鎮有醫院、衛生院、衛生室28所,全鎮有63000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98.4%。

文化事業

25個行政村(居委會)有線電視達到村村通,全鎮共有4100戶安裝有線電視;投資100萬建成省級標準的文化站一座,12個室,萬餘冊圖書;全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在成功實現“徐州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四連冠的基礎上,2008年被徐州市委、市政府評為“法制創建工作先進單位”。

基礎設施

2008年全年投入380萬元,完成草危房改造416戶,投資800萬元完成全長42.4公里水泥路16條,實現村村通水泥路;投入資金1600萬元,完成宿徐河、彭河、蘆崗河等工程疏浚,完成土方20餘萬方,建設大蒜示範基地4萬畝,完成基地配套溝橋涵50餘座,維修和新建電站20餘座。

名勝古蹟

宿羊山鎮名勝古蹟眾多,鎮域內主要有“清涼寺”、“千年古槐”、“瑞香寺”、“雙眼井”。

清涼寺

據傳很久以前在宿羊山境內正中制高點上曾建有一座古剎,名日“清涼寺”。

清涼寺坐落於宿羊山老街的最高點,即被人們稱為“上廟台子”的地方。它初建於元至正之時(公元1341年),重修於明天啟之年(公元1621年),至今已有662年的歷史。

清涼寺占地約9900平方米,有古建築100餘間,鼎盛時期有住持生僧200多人。它北依宿羊山脈西段山峰,東西南諸方,均是平川之地。

清涼寺的建築以青石墊基,上面是一色的灰磚瓦木結構。它的建築布局是沿中間一條中軸線,分三道院落構建殿堂。北殿是天王殿,十八尊者殿,中殿是佛祖殿,前殿是聖帝殿、馬王殿(關羽的兩匹馬)。最前面是五間門面,正門上橫書“清涼寺”三個大字。三道院落的東西兩側各有廂房陪襯。

清涼寺經歷了600多年的歷史滄桑,有記載的只有明朝天啟年間重修過一次。住持生僧在日偽統治時期被趕出廟宇。它曾作過國民黨邳縣第十五區區公所。解放後,我人民政府把它作為宿羊山鄉糧食管理所。1978年糧管所遷址,清涼寺所占地皮被分給私人建房,地上所有建築全被拆除,從此清涼寺不復存在。

古槐

清涼寺其門前正南百米處,有一棵古槐,相傳,唐朝大將尉遲敬德生性酷愛古槐,大唐一統之後,打馬遊歷全國,曾到這棵古槐樹下觀賞,走時留下兩名侍從,賜予銀兩,令其於樹下,安家守護。至今這棵古槐,根深葉茂,甚為壯觀。

瑞香寺

宿羊山鎮宿羊山鎮

古鎮宿羊山原建有瑞香寺,始建於元天順年間(公元1328年),清嘉慶年間(公元1769年)重修,是邳州最古老的寺廟之一。《邳縣縣誌補》中記載“元時建,蒼松翠柏,繞廟

三面,廟東南有黃楝一株,數百年物也。”瑞香寺建在宿羊山主峰大武山西坡腳下,林木蔥鬱的三山相叩的谷底之中,坐北朝南,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富麗堂皇,古色古香,蔚為壯觀。門臨一泓清池,規模頗大,清朝光緒年間,香火鼎盛,僧眾多達百人。這座始建於元朝天順年間的寺廟,相傳是鎮江金山寺有一高僧從西北方追趕一隻鳳凰到此,這隻鳳凰飛至宿羊山後,悄然落在主峰武山腳下。“鳳凰不落無寶之地”,高僧看到這裡林濤起伏,野花滿坡,瑞氣繚繞,透著靈秀,如入仙境,於是便在這裡建造了一座寺廟,名日“瑞香寺”。可惜,這座晨鐘暮鼓、古木參天、興旺非凡的數百年古剎,於“文革”時被破壞的蕩然無存,那棵數百年“物也”的黃楝連同數株合抱古銀杏,也被連根伐除。

瑞香寺各主建築中均塑有神像,並且所有神像都是用優質木雕刻而成,為其它廟宇所不及。瑞香寺有廟地45頃,廟周圍所有山地均為其所有,另有上合莊子18頃,下合莊子18頃。鼎盛時期有住持生僧千餘人,飲食起居,修經練功,均以鍾為號。晨鐘暮鼓,經聲有韻,香菸瀰漫,盛況空前。

瑞香寺門前有刻文石碑兩塊,石獅一對,銀杏樹三棵,東南角有黃楝一株,月牙井一口。東西北三面山坡植有松柏萬株,且松柏林中建有僧塔5座,僧冢數百。瑞香寺歷經五次破壞,被夷為平地,從公元1976年起不復存在。

雙眼井

位於宿羊山鎮大武山角下,還有一個名勝古蹟“雙眼井”,這座“雙眼井”,是人工用青石砌制而成,據傳有千年歷史,一井兩口,故名“雙眼井”,此井四季清澈透明,井水甘甜爽口,據說,凡是飲用此井水的人們,從不腹瀉,這便是“雙眼井”的傳說。

名人

宿羊山不僅名勝古蹟繁多,而且俊才星馳,清朝進士陳略,聞名四方,至今流傳民間的《胡打算》一書屬他所著,他的墓碑現立於宿羊山山坡之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