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4月1日)
叢書名: 台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平裝: 478頁
開本: 16開
ISBN: 7500072953
條形碼: 9787500072959
尺寸: 23 x 15 x 2.3 cm
重量: 640 g
作者簡介
黃寬重,1949年生,台灣宜蘭人。中興大學文學士,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博士。專研宋史、中韓關係史、典籍文獻學。曾任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哈佛燕京學社、韓國漢城大學訪問學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訪問教授等。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新史學》雜誌社社長。著有《晚宋朝臣對國是的爭議——理宗時代的和戰、邊防與流民》、《南宋時代抗金的義軍》、《南宋地方武力——地方軍與民間自衛武力的探討》等。發表論文近百篇,已輯成《南宋史研究集》、《南資本家軍政與文獻探索》、《宋史叢論》、《史事、文獻與人物——宋史研究論文集》四書。
內容簡介
家族是傳統中國社會的基層結構,家族史研究是中國社會史研究中的重要課題。這些課題所涉極為廣泛,大體言,可以從結構、功能、發展三個角度來理解。從結構的研究來看,家族史涵蓋了家庭、家族、宗族三個層次,家族的規模、大小、形態、親屬關係與倫理、內部的凝聚力、外部的依付勢力與人際關係等問題皆屬之。從功能的研究言,家族史的研究的重點是由家族所形成的社會群體在不同階段歷史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包含家族與政權的關係、社會活動以及其經濟功能等問題。從發展的研究看,家族的支分葉布、斷續升沉、興衰因緣、發展策略、世叢家風、不同家族間的互動等都是家族史研究的主題。
目錄
出版說明
總序
導言
傳統家庭試論
從戰國至西漢的旅居、族葬、世叢論中國古代宗族社會的延續
漢代的益州士族
中古大士族之個案研究——琅琊王氏
拓氏與中原士族的婚姻關係
北魏時期的河東蜀薛
從趙鼎《家訓筆錄》看南宋浙東的一個士大夫家族
家族合作、社會聲望與地方公益:宋元四明鄉曲義田的源起與演變
宋代四明士族人際綱絡與社會文化活動——以樓氏家族為中心的觀察
明清時代軍戶的家族關係——衛所軍戶與原籍軍戶之間
社會地位與人口成長的關係——以清代兩個滿洲家族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