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清都·春訊飛瓊管

《宴清都·春訊飛瓊管》是盧祖皋的文學作品,該作品創作於宋代。

概況

題目:《宴清都·春訊飛瓊管
作者:盧祖皋
創作年代:宋代
體裁:詞

原詞

《宴清都·春訊飛瓊管》
(宋)盧祖皋
春訊飛瓊管,風日薄,度牆啼鳥聲亂。江城次第,笙歌翠合,綺羅香暖。溶溶澗淥冰泮,醉夢裡,年華暗換。料黛眉,重鎖隋堤,芳心還動梁苑。
新來雁闊雲音,鸞分鑒影,無計重見。春啼細雨,籠愁淡月,恁時庭院。離腸未語先斷,算猶有憑高望眼。 更那堪衰草邊天,飛梅弄晚。

注釋

宴清都:周邦彥創調。
①瓊管:古以葭莩灰實律管,候至則灰飛管通。葭即蘆,管以玉為之。
②泮(pan叛):溶解,分離。
③次第:轉眼,頃刻,白居易《觀幻》詩:“次第花生根,須臾燭遇風。”
④溶溶:水盛。劉向《妨嘆·逢紛》:“揚流波之潢潢兮,體溶溶而東回。”淥,清澈。泮,溶解,分離,《詩·邶風·匏有若葉》:“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⑤冰泮:指冰雪融化。
⑥黛眉:以美人黛眉比喻柳葉,白居易《長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隋堤,見周邦彥《蘭陵王》注,此處泛指。
⑦隋堤:隋代開通濟渠,沿渠築堤,後稱為隋堤。
⑧梁苑:園囿名,在今河南開封市東南。漢梁孝王劉武築。為游賞與延賓之所,當時名士如司馬相如、枚乘、鄒陽皆為座上客。一名梁園,又稱兔園。此處泛指園林。
⑨雁闊雲音:聽不到大雁的叫聲。闊:稀缺。
⑩鸞分鑒影:范泰《鸞鳥詩序》:“昔罽賓王結置峻卯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俞戚,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後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意。鸞睹形悲鳴,哀響沖霄,一奮而絕。”後以此故事比喻愛人分離或失去伴侶。借指婦女失偶。
11、恁時:此時。

意譯

春天的訊息隨著葭莩灰飛出瓊管,早春的清風日頭雖然還不暖,越過牆頭的鳥啼已一片噪亂。江城轉眼間,已是翠碧籠罩,笙歌喧天,人們穿上綺羅春衫,迎來花香日暖。溪澗里殘冰消融,綠水涓涓,恍惚在醉夢裡,歲月悄然轉換。我料想隋堤的柳葉凝重地緊鎖了黛眉,梁苑的林花芳心震顫。
新近我久已不聞鴻雁的叫聲,分飛的鸞鳳對著鏡中的孤影悲喚,生離死別的情人再也不能相見。啼泣的春天灑下淋瀝的細雨,愁雲籠罩的夜晚,月光淡淡,我獨守著此時的庭院。離別的愁腸未曾傾訴已先寸斷。就算還能登高望遠,更如何忍受那芳草連綿伸向天邊,飛落的梅花舞弄著暮色昏暗。

賞析

此詞為傷春抒懷之作。上片寫景。“春訊”八句從自然與人事的聲、色、香、暖之種種變化,渲染江城春色之絢麗與溫馨。“醉夢”、“暗換”,寫春光流逝之迅速和詞人恍惚不覺之心態,“料黛眉”二句寫詞人料想中原故土柳葉凝眉鎖愁,林花震顫不安,暗寓了對中原的眷念與悲感。下片抒情。由春思人,由思生恨、辭情愈轉愈深。“春啼”三句以移情手法寫春之啼泣而細雨淋漓,由雲之籠愁而月光暗淡,詞人此刻正獨立於庭院而思家傷時,一片淒涼。“離腸”二句寫詞人相思離愁而痛斷離腸,即使登高望遠以舒懷,亦不得消釋內心的離恨。末句以景結情,傳達出無限深長的別愁離恨,辭盡意未盡。

作者簡介

盧祖皋(約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號蒲江,永嘉(今屬浙江)人。南宋慶元五年(1199)中進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詩集不傳,遺著有《蒲江詞稿》一卷,刊入“彊村叢書”,凡96闋。詩作大多遺失,唯《宋詩記事》、《東甌詩集》尚存近體詩8首。
盧祖皋於慶元五年(1199年)考取進士,從此便進入仕途。嘉泰二年(1202),調任兩浙西路吳江(今蘇州市)主簿,重到吳中。嘉定十一年(1218),因文才卓著,內召臨安,主管刑、工部架閣文字。十三年除秘書省正字,十三年三月,任校書郎。十二月,為秘書郎。十四年正月,升著作佐郎。十月,為著作郎兼權司封郎官。十五年正月,直學士院暫代學士職務,起草制詔及其他文稿。九月,遷將作少監,未久逝世,享年51歲,墓葬在杭州西湖名勝“九里雲松”(洪春橋以西至靈隱天竺一帶)。盧祖皋為樓鑰之甥,學有淵源,與永嘉四靈以詩相倡和。盧氏為八百年來溫州詞宗,宋黃升《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卷八評云:“申之樂章甚工,字字可入律呂,浙人皆唱之。有《蒲江詞稿》行世”。又《中興詞話》謂其《虞美人。釣雪亭》詞“無一字不佳,每一詠之,所謂如行山陰道中,山水映發,使人應接不暇”。周濟《宋四家詞選目錄序論》:“竹屋、蒲江並存盛名。蒲江窘促,等諸自鄶;竹屋硜硜,亦凡響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