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戈村

宰戈村位於貴州省從江縣丙妹鎮,是一個4個村民小組,131戶,590人的侗族村寨,改革開放以來,在村黨支部一班人的帶領下,依靠科技大力發展柑桔種植,短短的十幾年間,全村柑桔從無到有,從幾畝到幾百畝,農民收入逐年增多,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2年底,全村人均糧食408公斤,人均純收入1760元,使宰戈村走在了全縣富裕村之列。

基本信息

宰戈村  

村里完成的農業稅、特產稅年年獲得一等獎,村黨支部也連續8年被上級評為“先進黨支部”,1999年被黔東南州授予“紅旗村黨支部”稱號。改革開放前,宰戈村是一個貧窮的山寨。當時全村人均糧食不足130公斤,人均純收入只有45元,村民生活過得十分艱苦。1985年,改革開放的新思想、新觀念、新科技如一場春雨滋潤了宰戈村。柑桔——一個新興的產業拉開了帷幕。17名黨員幹部,率先開地種植了100畝,昔日的荒山變成了果園。在縣技術員的指導下,第四年成功掛果了,畝產500多公斤,收入近千元。幾年時間內,90%以上農戶都有自家的果園,面積很快從100畝增加到300多畝。宰戈村已有高標準果園400多畝,人均果園0.7畝,是全縣人均果園的3倍,年均總產量達70萬公斤,創產值70多萬元,全村僅此一項人均純收入達800元,占年人均純收入的50%以上。現全村剛建的磚房的就有10戶,電視普及率達100%,機車近20部,三輪車4輛。為進一步促進柑桔產業化進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宰戈村除以椪柑為主外,正加快套種溫州蜜橘、夏橙、沙田柚等早、中、晚熟的品種,他們還充分利用距縣城近、沙壩田多的優勢,積極引進資金和技術,推廣反季節蔬菜。此外,宰戈村結合柑桔產業,掀起建沼氣熱潮。在兩年時間裡,共建沼氣136口,戶均1口,一躍成了全縣沼氣建設示範村。現在每當你到村子時,家家戶戶用的都是沼氣灶,正如人們所說那樣“不見炊煙起,但聞飯菜香”,全村已初步形成了“豬—沼—果”的立體生態農業模式。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宰戈村“兩委”一班人,馬不停蹄地帶領民眾走上了富裕之路,一批有文化、有經濟頭腦、能更好帶領民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年輕人充實到村級班子中來。村級辦公樓、道路硬化、人飲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建成,各項事業蓬勃發展。[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