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他為燕魏

他人的災難意味著自己的利好,他國的混亂是國家攫取利益的最佳時機。國家之間無情義可言,乘人之危是非常正常的事。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與他周遍國家是統一安定還是混亂分裂有著直接的關係。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宮他為燕魏》
【作品出處】
戰國策

【作品年代】戰國時代
【文學體裁】
記敘文

作品原文

宮他為燕魏

宮他為燕使魏,魏不聽,留之數月。客謂魏王曰:“不聽燕使何也?”曰:“以其亂也。”對曰:“湯之伐桀,欲其亂也。故大亂者可得其地,小亂者可得其寶。今燕客之言曰:‘事苟可聽,雖盡寶、地,猶為之也。’王何為不見?”魏王說,因見燕客而遣之。

作品譯文

宮他為燕國出使魏國,請求援助,魏王沒有答應,還把他扣留了幾個月。有人對魏王說:“為什麼沒有答應燕國派來的使者呢?”魏王說:“因為燕國發生內亂。”那人說:“商湯討伐夏桀的時候,希望夏桀國家混亂。因此,發生大亂的國家,別國可以得到它的土地;小亂的國家,別國可以得到它的寶物。如今宮他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所要求的事情假使能夠同意,即使把全部的寶物和土地送上去,還是願意乾的。’大王為什麼不見他一面呢?”魏王聽後很高興,於是召見宮他,並且讓他回到燕國。

作品評析

乘人之危在道義上不可取,但在取得利益上卻是國家、採用的辦法之一。作為鄰國,最希望你的國度混亂不堪,如此它就可以占有土地、分享權力。比如近現代的日本,最希望中國發生內亂,而且日本人還故意在中國國內挑起混亂。 中國的混亂使日本有機可乘,通過幾次戰爭,獲得了大量的土地。 二次大戰期間,幾乎侵略了大半箇中國。 中國人一定要反思日本帶來的恥辱, 時刻防止日本這種乘人之危、 亂中取利的伎倆。

作品出處

《宮他為燕魏》出自《戰國策》

《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學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是第一部)又稱《國策》。是戰國時期遊說之士的著作。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bǎi hé)的鬥爭。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約12萬字。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滅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漸離以築擊秦始皇。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戰國策》是我國古代記載戰國時期政治鬥爭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實際上是當時縱橫家〔即策士〕遊說之辭的彙編,而當時七國的風雲變幻,合縱連橫,戰爭綿延,政權更迭,都與謀士獻策、智士論辯有關,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該書文辭優美,語言生動,富於雄辯與運籌的機智,描寫人物繪聲繪色,常用寓言闡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畫蛇添足”“亡羊補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這部書有文辭之勝,在我國古典文學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戰國策》是我國一部優秀散文集,它文筆恣肆,語言流暢,論事透闢,寫人傳神,還善於運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來說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濃厚的藝術魅力和文學趣味。《戰國策》對我國兩漢以來史傳文政論文的發展都產生過積極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