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期前收縮經導管射頻消融

室性期前收縮經導管射頻消融是通過外周血管用消融導管釋放射頻電流破壞室性期前收縮起源或維持的關鍵部位,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

麻醉方法及術前準備

1.麻醉方法
局部麻醉。
2.術前準備
(1)完成術前檢查,包括血、尿常規,出、凝血時間,甲狀腺功能和生化檢查。
(2)記錄竇性心律和心律失常發作時的12導聯常規體表心電圖。
(3)消融前行經食管超聲心動圖檢查。
(4)胸部X線檢查。
(5)心臟和肺靜脈CT或磁共振成像(MRI)檢查。

適應證

1.頻發單形性室性期前收縮,單用或合用多種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無效或藥物不耐受者。
2.頻發室性期前收縮,臨床症狀嚴重者。
3.心電圖提示R-on-T現象(即收縮出現在前一個心動周期的T波上)。
4.非一過性可逆因素導致的室性期前收縮。

操作方法

局部麻醉後,一般採用經股靜脈插入大頭電極消融導管到達相應部位,根據體表心電圖初步判斷起源部位,然後用標測法尋找消融靶點。術中以左前斜45°及右前斜30°X線透視下指導電極放置,並判斷成功消融的部位。
1.尋找消融靶點
常用的基本標測方法包括激動標測和起搏標測。室性期前收縮發作時,最早激動的部位多為室性期前收縮起源點,即為消融靶點。室性期前收縮未發作時,採用起搏技術以不同頻率起搏心室的不同部位,以起搏時12導聯心電圖QRS波形態與自發性室性期前收縮12導聯心電圖QRS波形態比較一致時,即為消融靶點。
2.射頻消融
以溫控60°,功率20~30 W放電,若放電15s內室性期前收縮消失或相同形態室性期前收縮先增多後消失為有效標誌,繼續將功率增大至60W,持續100s;若放電15s內室性期前收縮無變化,需要重新標測。

消融終點

室性期前收縮完全消失。消融成功的判定:①術後靜脈滴注異丙腎上腺素做誘發試驗,並觀察30min無復發;②術後24h動態心電圖同形態室性期前收縮較術前減少80%以上;③停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後,隨訪無室性期前收縮或室性心動過速復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