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02年,即清末光緒二十八年,宣化府尹王守坤在原柳川書院舊址創建宣化府中學堂,聘宣化名流胡桂芳為學校監督(即校長)。1904年送呂復等19人赴日留學,開創了張宣地區學生到外國留學的先例。
1911 年,李大本先生任校長,勵精圖治,銳意改革。校名改為直隸省第十六中學校。李校長先後收萬壽宮、演箭所土地,建起了禮堂、教室、圖書館、儀器室、操場;買游擊署及民房,蓋了廚房、飯廳及宿舍,學校建設初具規模。他衝破了傳統束縛,於 1912 年暑假,招收一個女生班,開創了張宣地區的男女合校建制。李大本校長革除陳舊教法,採用道爾頓制教學方法。
1929年,因宣化府十縣劃歸察哈爾省,學校更名為察哈爾省第二中學。
1932年,學校更名為察哈爾省立宣化中學校。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宣化淪陷,學校被日偽軍部強占,所有圖書、儀器等設備都被焚毀。學校被迫停辦。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九月八日宣化第一次獲得解放,因校址為聯大所借,學校未得恢復。
1946年,國民黨統治張宣後,學校又改名為察哈爾省立宣化中學。
1948年12月8日,宣化獲得第二次解放,於12月15日宣化中學復校。
1949年1月,正式上課。1949年7月,學校建立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組織。
195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學校公開建黨。
1953年,撤銷察哈爾省,劃歸河北省管轄,學校更名為河北省宣化中學。
1956年,學校更名為宣化第一中學,被列為省屬重點中學。
1966 年至 1976 年間,由於極左思潮影響,學校曾一度改名為“宣化機修廠”、“氮肥廠五七中學”。
1978年,學校更名為宣化第一中學。
2000年,學校被定為省級示範性高中。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據學校官網2014年顯示,學校占地面積164畝,建築面積116,200平米。其中逸夫教學樓面積為6,529平米; 圖書樓面積為2580平米;科學樓面積為8,888 平米,內設理化生實驗室、微機室、語音室、演播廳、報告廳、網路中心、天文館;體育館面積為8,642平方米,能容納近三千名觀眾;體育運動場面積為22,670平米、體育運動看台面積為3,384平米的,運動場的田徑跑道、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全部鋪裝塑膠,足球場鋪裝進口人工草坪;二號、三號學生公寓面積為14,000平米,可同時容納2,300人住宿;餐飲中心面積為10,800平米;新飲水鍋爐房、浴室面積為1,235平米;印刷廠和教工宿舍樓面積為1,969平米;第三教學樓面積為7,300 平米;第二學生公寓大院面積為20,328平米。
師資力量
截至2009年,教師人數300多人,在校師資力量均達到了本科學歷,其中部分達到研究生學歷。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學校高考成績穩定突出,一本、二本錄取率均列張家口市前茅,河北省先進行列。學校學生多年奪得張家口市文理科狀元。連續5年,宣化一中共12名學生考入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
學校榮譽

學校曾先後榮獲全國體育衛生先進學校、河北省文明學校、河北省教學改革先進集體、河北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河北省素質教育先進學校、河北省創建安全文明先進單位、河北省教代會先進學校等榮譽稱號。
文化傳統
校風
尊師守紀、勤學好問、艱苦樸素、積極向上
校歌

控朔漠 屏燕京 上谷古城
風沙凜冽 寒暑育奇英
文澤光芒照塞外 長城豈能阻春風
勿自暴自棄 勿固步自封
光我民族志要始終 志要始終
歲寒始見松柏青 功兮有成
社會中堅亦冶融
晉冀蒙展雄風 宣化一中
登峰攬月 天地舉鯤鵬
老樹常青碩果累 凱歌高唱新征程
要愛國明責 要礪志尚德
興我中華力篤躬行 力篤躬行
雨後方顯七彩虹
業而有就 祖國棟樑 自產生
教學理念
學校在長期的辦學中形成了“學校——整體最佳化加特色,學生——全面發展加特長”的辦學特色。“尊師守紀、勤學好問、艱苦樸素、積極向上”是宣化一中的校風。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管理為先”的指導方針,實行“開放教育,封閉管理”,教會學生“做人,做合格公民,做高層次的人”。
校慶
慶典大會
百年風雨兼程,九州桃李芬芳。 金秋九月,在這碩果飄香的美好時節,在生機勃發的宣化一中校園,幾代師生感恩抒懷,老少學子歡聚一堂,隆重慶祝宣化一中110周年華誕。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廷山、張家口市副市長侯桂蘭、原教育部社科司司長楊瑞森、原張家口市市長張寶義、張家口市教育局局長鬍守榮、宣化區委書記何亞星、宣化區區長岑萬俊及區四套班子領導和社會各界嘉賓、校友、宣化一中全體師生參加建校110周年慶典大會 。
慶典晚會

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廷山、原教育部社科司司長楊瑞森、宣化區委書記何亞星、原張家口市市長張寶義、張家口市教育局局長鬍守榮、宣化區區長岑萬俊及區四套班子領導和社會各界嘉賓、校友、宣化一中全體師生共同觀看了晚會。
晚會分為“往事如煙 似水流年”、“老樹金秋 碩果飄香”、“攜手共進 華章永唱”三個篇章。 宣化一中學生合唱團演唱、張家口鑽石交響樂團伴奏、北京串串紅舞蹈團伴舞的開場歌舞《節日歡歌》拉開了整台晚會的序幕。
重回母校懷抱的校友錢翔、董文浩深情款款地唱起歌曲《母校,您好》、《故鄉之戀》,校友楊揚動聽的薩克斯獨奏《回家》娓娓道出了所有一中校友的共同心聲“今天我們回家了” 。《同桌的你》讓音樂人高曉松和歌手老狼同時名揚天下,今天,他們又帶著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和《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來到晚會現場,和觀眾一起回憶當年青春校園的美好時光和純真情感。

知名校友

宣化第一中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優秀人才,如原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呂復;愛國將領武士敏;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原最高人民監察院副監察長張蘇;原國家計畫委員會燃料局副局長童銑、著名口腔矯形學家朱希濤;原總參炮兵部部長、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文擊;原國務院副總理康世恩;著名歷史學家楊生茂;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幹部部部長梁濟民;著名哲學教授、思想政治教育專家、教育部原社政司司長、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楊瑞森;宣化炮兵指揮學院防空兵偵察預警教研室正團職軍事教官王自焰等。